分享

真的好想向天再借五百年!古代帝王的长寿梦也是如此轰轰烈烈(上)

 秦岭之尖 2017-03-24

纵观永乐皇帝的一生,他始终坚持以儒学治国的思想,排斥道术,目前还没有发现永乐皇帝于钦安殿举办斋醮活动的记载。但他的子孙也会像他那样远离道术、全心全意治理国家吗?显然不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就是一个典型的沉迷道术的皇帝。


文/蜉蝣


嘉靖皇帝与邵元节


钦安殿内的玄天上帝为永乐皇帝所供奉,但他本人却近儒家而远道术。永乐元年(一四〇三年)五月初四日,群臣向永乐皇帝请求于太祖及孝慈高皇后忌辰时诵经行礼一事,永乐皇帝说:“为天下主,社稷所寄,生灵所依。但当谨身修德,深体天心……使内无奸邪,外无盗贼,宗社奠安,万民乐业,斯孝矣。如不能此,而惟务修斋诵经,抑末矣!”即位之初,永乐皇帝就旗帜鲜明地反对举办斋醮诵经活动。永乐十五年(一四一七年),南京通政司奏瓯宁县人进金丹及方书,永乐皇帝说:“此妖人也,秦始、汉武一生为方士所欺,求长生不死之药,此又欲欺朕。朕无用金丹,令其食之,方书亦与毁之,毋令别欺人也。”纵观永乐皇帝的一生,他始终坚持以儒学治国的思想,排斥道术,目前还没有发现永乐皇帝于钦安殿举办斋醮活动的记载。


钦安殿外景(资料图)


但他的子孙也会像他那样远离道术、全心全意治理国家吗?显然不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就是一个典型的沉迷道术的皇帝。


沉迷祷词醮供的嘉靖皇帝


明成化时始见于钦安殿举办斋醮(亦称斋醮科仪,俗称“道场”)活动的记载,《皇明恩命世录》有这样的记述:成化二十二年(一四八六年),龙虎山四十七代大真人张玄庆被召进京,“命醮于钦安殿”。弘治时期,钦安殿斋醮愈演愈烈,据现存悬挂于钦安殿内西南角红油五彩钟架上的“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大钟上“大明弘治庚戌年秋吉日制”的款识,可以证明孝宗于弘治三年(一四六七年)就开始于钦安殿举办斋醮活动了。且《明孝宗实录》记:弘治五年六月,光禄寺卿胡恭上奏称,由于钦安殿修斋急用器皿,除用宫外寺庙的器皿外,还要加紧造办,以备日后斋事所用。


弘治十一年(一四九八年)八月五日,弘治皇帝想于钦安殿外树立斋醮所用幡杆,使钦安殿的道场设施进一步完善,但遭到工部尚书徐贯的反对。弘治皇帝迫于压力,回答说:“尔等言是,其勿造。”弘治皇帝还是有所忌讳和收敛,但他仍沉迷于斋醮活动之中。弘治十四年,四十七代大真人张玄庆再次被召入朝,弘治皇帝亲御钦安殿召见,命坐赐宴。


但弘治皇帝朱祐樘与嘉靖皇帝朱厚熜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了。


朱厚熜即位后,旋即沉迷于道术不能自拔,并终其一生。对于敢反对的大臣,嘉靖帝一律将其罢官下狱。作为进行道事活动的场所,他就选择了钦安殿,钦安殿离寝宫乾清宫最近,他亲行到钦安殿参加活动。


明人绘 嘉庆皇帝坐像轴


嘉靖元年(一五二二年),朱厚熜在太监崔文的蛊惑下,在乾清宫修习道家经典,讲诵科仪,紫禁之内,一时祷词繁兴。给事中张翀上疏说:“太监崔文辈,挟邪术愚弄陛下,干扰政事,牵引群邪,怠日讲,疏召对,政令多僻,起居愆度。”但嘉靖皇帝并没听从言官劝戒,而且变本加厉,第二年于钦安殿修设醮供。给事中张嵩以天戒为由上言三事,指责太监崔文蛊惑圣驾于钦安殿修斋醮、拜奏青词,请“火其书,斥其人,日临讲读,亲近儒臣”。接着大学士杨廷和等人联合上疏,公开指责嘉靖皇帝的种种不是,要求其“痛绝异端左道,慎始修德十二事”,称斋醮之事“乃异端诳惑假此为衣食之计,佛家三宝,道家三清,名虽不同,都是虚诞诬罔,为历代圣王所禁昔梁武帝宋徽宗崇道尊奉无所不至,一则饿死台城,一则累系金虏,求福未得,反以招祸”。大臣们的激烈言词,说明当时的嘉靖皇帝已然是深陷道术之中,不能自拔。


道术“灵验”的邵元节


朱厚熜嗜好道术,认为道术能让他焕然精神,脱胎换骨。嘉靖三年,他听信太监崔文之言,征江西道士邵元节进京,见于便殿。邵元节以“立教主静”之说,得到赏识,赐居显灵宫(位于兵马司胡,专司祷祀。邵元节第一次登坛祈祷雨雪,果然“应验”,令嘉靖帝刮目相看。嘉靖时由内府绘制的《赐号太和先生相赞》,其中《钦命招鹤相图》画的是邵元节亲设坛场于钦安殿月台,燃香招鹤,仙鹤自天而降,嘉靖皇帝深信不疑,崇拜得五体投地。特别是邵元节于钦安殿设坛祈子,果然圣嗣叠生,“由是上之宠遇日隆,锡予稠叠,诚越寻常,而极光显矣”。皇子诞生,使邵元节获得莫大的荣光,赐宴奉天殿,位列二品,一个道士被封官二品,古今无此殊遇。


明嘉靖 《钦命招鹤相图》


邵元节的异术让嘉靖帝觉得必须画图写赞,使其不至泯灭于后世,于是“乃述平生所蒙荣异之数,命史绘图,凡二十有六,征文人韵士,按图著赞”,其空前程度超轶古今。接着又下令于城西敕建真人府,以其孙为太常丞,曾孙为太常博士,每年给邵元节食禄百石,派校尉四十人供其洒扫,赐庄田三十顷,蠲免租税,又派遣中使到邵元节家乡贵溪修建道院,赐名仙源宫。邵元节受到了最高的待遇,堪比神仙供奉。仙源宫建成后,邵元节告假回乡。嘉靖皇帝日思夜想,还未等邵元节进京,当舟行至潞河时,就迫不及待地命太监迎接,赐予蟒服和“阐教辅国”玉印,显然嘉靖帝治理国家欲以道教为辅助,故邵元节获得了极大的宠幸。


天一门近景


钦安殿的斋醮活动也日益隆重而繁盛起来,嘉靖十四年(1535年)十月,钦安殿燎垣及天一门建成,将钦安殿封闭了起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空间。十八日,嘉靖皇帝亲制祝文率群臣进钦安殿祭拜真武大帝,正式宣告以玄教治理天下,号称“治世玄岳”,从此再不踏进外朝半步。


雍正帝与娄近垣


清代,满族统治者对道教起初是缺乏了解也不信奉的。但是为了笼络汉人,巩固统治,在政治上也要利用道教。可是,道教由于当时和民间秘密宗教、秘密会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清朝皇帝对道教又不得不严加防范,以防止其蛊惑百姓。顺治皇帝曾经要求正一道“不得惑乱愚民”,但同时对全真道在北京的阐教活动予以支持。康熙皇帝认为道教的“长生之术”、“方药”都是愚蠢、对世道无意义的,尽管如此,他还是对正一道首领照例封赐。


到了雍正皇帝,还是在钦安殿,与一位道士结下不解之缘。


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