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周动脉疾病,糖友怎么自查?

 微微传奇 2017-03-24

外周动脉疾病(PAD)是糖尿病众多并发症之一,不仅会使生活质量严重降低(疼痛、行走困难等),也预示发生心脏事件和脑卒中的风险更高。如果能早期识别PAD,并采用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则可以有效预防疾病进展和治疗疾病,缓解病情。


外周动脉疾病的病因

外周动脉疾病(PAD)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循环障碍,脂肪、胆固醇、血小板等沉积在破损的血管内壁形成粥样硬化斑块,阻塞上肢或下肢动脉(较常见),常见部位是膝盖以下、足部以上的动脉。因此,糖尿病的外周动脉病变通常是指下肢动脉病变,又称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尽管只有10%15%的糖尿病患者发生PAD,但是糖尿病患者PAD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的两倍。研究表明,吸烟、肥胖、糖尿病、高胆固醇、动脉疾病家族史都是PAD的危险因素。

动脉管壁最内层在维持血液流通顺畅、保持血液凝固与抗凝的动态平衡方面有重要作用,高血糖参与破坏动脉管壁最内层的结构,因此,随着高血糖状态的持续存在、管壁破坏和脂质沉积,机体产生炎症反应(在发生感染或损伤时机体的自发反应),进一步导致动脉管壁粥样硬化形成,阻碍血液流通。高血糖也会对已经形成的斑块产生影响,使其粘性增加,其他物质更易凝集。


PAD的症状

通常,下肢动脉血栓最早出现的症状是间歇性跛行,即步行或上楼梯时小腿发生疼痛或痉挛,休息之后疼痛症状消失。也可能出现足部发凉、腿部发麻、针刺感或者足部伤口久不愈合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阻塞的血管不能为组织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导致缺血性静止性疼痛,呈持续性灼烧样疼痛,夜间疼痛感更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未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则疼痛剧烈,但在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后可因感觉神经受损而使疼痛症状减轻。在PAD晚期,如果发生了下肢外伤,下肢缺血就会加速缺血性溃疡和坏疽的发生。

检查方法

美国糖尿病协会2016年发布的糖尿病治疗标准推荐:无PAD症状且年龄大于或等于50岁的糖尿病患者每年检查踝肱指数。年龄在50岁以下但存在其他PAD危险因素(血脂紊乱、高血压、吸烟、超重或肥胖、缺乏体育运动、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也要常规每年检查踝肱指数。

糖尿病患者可进行规律自测,以便及时发现病变。最简单的自测方法是检查足背动脉搏动,具体的检查方法是:将手指的指腹置于足背动脉搏动点(如图),感受有无足背动脉搏动以及搏动的强度,对比双足的动脉搏动,并与以前的触摸感受做对比。如果动脉搏动不能被触及则提示患者可能有闭塞性血管病变(由于解剖变异,有极少部分人不能触及到足背动脉搏动),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如果出现疑似PAD的症状或自测时不能触及足背动脉搏动,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和鉴别诊断。


常见的检查方法包括三种:

踝肱指数ABI是一项无创检查分别测量脚踝和手臂的血压,并计算二者比值。正常值是0.9~1.3,比值在0.7~0.9为轻度PAD;0.4~0.7为中度PAD;小于0.4为重度PAD。

趾肱指数(TBI):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硬化会导致ABI测量值偏大,从而影响病情判断,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血管实验室测量脚趾的血压(脚趾的血管通常没有发生硬化)。计算脚趾和手臂的血压比值,大于0.7为正常;0.5~0.7为轻度PAD;0.3~0.5为中度PAD;小于0.3为重度PAD。如果已经发生了足部损伤趾肱指数小于或等于0.3,则应高度重视病情变化,积极治疗。

影像学检查: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CT血管成像(CTA)、介入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I)等各项检查方法,可用于辅助判断血管有无阻塞以及阻塞的程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