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张建中 赵广汉是西汉涿郡蠡吾县人,年轻时做过郡吏、州从事,后被人举荐担任管理物价的平准令,继而任阳翟县令。从政后的他立志要做一名清官,因政绩突出,被朝廷看中,选拔到长安担任京辅都尉,不久又升任代理京兆尹。 京兆府中有一位叫杜建的中层官员,曾在数任京兆尹手下当差,成了官场的老油子,在京城官场中人脉颇广,黑白两道通吃,为人跋扈,为所欲为。 前不久,杜建受命监造汉昭帝刘弗陵陵墓,这项工程规模宏大,需花费巨额钱财,杜建乘机指使手下,不择手段地偷工减料、中饱私囊。 ![]() 汉昭帝平陵 赵广汉到任后,很快就觉察出杜建的不法行为,他顺藤摸瓜,很快把杜建的行踪摸了个一清二楚。他先是警告杜建赶快悬崖勒马、投案自首,否则将严惩不贷。杜建却没有把这个代京兆尹放在眼里,依然我行我素。 赵广汉一见杜建没有丝毫悔改之意,便趁其不备将杜建及帮凶全部捉拿归案。面对高官显贵、富商豪绅的轮番说情,赵广汉不为所动。他迅速查明案情,将杜建押赴刑场,斩首示众。京都百姓拍手称快,称赞他为民除害。 赵广汉不媚上、不讲私情,结果得罪了一些人,这些人就从中说他的坏话,于是京兆尹的官职被撤,调往颍川任郡守。 被降职的赵广汉,并没有怨恨,仍然一如既往地坚守自己的职责,兢兢业业地处理政事。因前任太守无能,颍川郡的豪门大族相互勾结,结党营私,勾搭盗贼,盘根错节,势力庞大,相互利用,他们还纵容门客横行乡里、为非作歹,颍川郡的局面十分混乱,闹得民不聊生。 ![]() 赵广汉经过深入调查走访,查明了为首的几个大家族的罪恶,立即诛杀了两大家族的首犯,敲山震虎,震慑了邪恶势力,全郡百姓拍手叫好,社会治安逐步稳定,人们开始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颍川郡步入安定的生活,反而京都长安却因赵广汉的离去又被邪恶势力闹得鸡犬不宁、人心惶惶。宣帝又想起了赵广汉,又下诏书从颍川调回赵广汉继续担任京兆尹,在赵广汉的治理下,京都长安很快又恢复了安宁。 转正后的赵广汉,对自己的要求渐渐放松了,加上用人不当,办事急躁,不计后果,使他的人生道路急转直下。 有一次,赵广汉的部属私自在长安市上卖酒牟取暴利,丞相的部下将他们驱赶,没收了钱物和并给予处罚。部属认为是丞相府的骑士苏贤告发了他们,赵广汉便唆使尉史禹弹劾苏贤犯了贻误军机罪。苏贤的父亲不服,转而上书控告赵广汉,案子重新审理,结果,尉史禹被判处腰斩,赵广汉因对部属管教不力,被降一级俸禄。 赵广汉十分恼火,就罗织罪名把苏贤的同乡荣蓄处以极刑作为报复。有人告发赵广汉滥杀无辜,宣帝下诏,由丞相和御史大夫处理此案。 ![]() 正好这年七月,丞相府一个丫鬟上吊身亡。赵广汉采取一箭双雕的计策,派中郎赵奉寿劝告丞相,说是丞相夫人杀了丫鬟,只要丞相不再查办荣蓄案,他们便睁只眼闭只眼,为丞相保密。谁知丞相置之不理,反而对荣蓄案追查得更加紧急。 赵广汉无奈,只好铤而走险,向皇帝告发丞相擅杀仆女。宣帝便把案件交给京兆尹审理。赵广汉不问青红皂白亲自率领吏卒闯入丞相府,把丞相夫人强按在庭院地上,跪着受审,并将相府的十几名侍女丫鬟收押。 丞相气愤不过,就上书宣帝,说明事件的原委。 宣帝诏命由廷尉来审理。经审理查明,丫鬟是自杀,赵广汉告发丞相夫人杀人属捏造。 丞相府便上奏章弹劾赵广汉犯诬陷、侮辱罪,要求严惩。皇帝竟然准奏,赵广汉也被判处腰斩。尽管长安数万百姓为他跪地求情,也没有挽救了他的性命。 赵广汉一生为官清正,不避权贵,嫉恶如仇,廉洁奉公,深受百姓爱戴,但是,他在选人用人上,把关不严,处理事情又急躁冒进,还不善于和他人沟通。尤其是在他的人生后期,骄傲自大,目空一切,树敌太多,终于走上了不归路,令人唏嘘不已。真是做廉官难,做领导更难啊! |
|
来自: Confucius365 > 《盘点与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