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达70%的教师声音嘶哑说话费力 嗓音专家:要学会科学发声

 吕康悠然 2017-03-24

  大河健康网讯(记者:王芳芳 穆治奇)嗓音就像是我们的第二面孔,嗓子一旦出现问题,就很容易造成嗓音变形,影响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身形象。“10个慢性咽炎,8个是老师”,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尤其是教师,由于用嗓过度、不正确的发声习惯等,导致嗓音不那么完美。

嗓音专家梅祥胜教授教大家如何正确发声

  高达70%的教师存在声音嘶哑、说话费力等情况

  “大部分教师,经常会出现声音嘶哑、咽部不适等种种问题。其实,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归根结底是要养成正确的发声方式。”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嗓音病科主任梅祥胜教授称,随着在社会中人际交往的空前活跃,人们已经对自己的第二张面孔“嗓音”开始关注,“很多人进行嗓音的修整美化,追求形体、面容、嗓音三方面完美的统一,全方位提升自己的整体形象。”

  3月21日下午,《高校教师用声技巧与教学语言艺术》专题讲座在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第四报告厅举办,嗓音专家梅祥胜教授进行了“珍惜和美化您的第二张面孔——嗓音”主题讲座,吸引近百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教职工参与。

  据梅祥胜教授介绍,在生活中,大部分教师都存在声音嘶哑、说话费力、咽喉异物感、发痒发干、反复清嗓等情况,而这些,恰恰是急慢性咽炎、急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疾病的反映。“据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教师人群中嗓音病的发病率高达45.5%—70.6%,远高于一般人群15%左右的发病率。”梅祥胜教授称。

现场教师跟随梅教授学习科学发声法

  过度用嗓、用嗓不当是教师嗓音病高发的主因

  梅祥胜教授在讲座中指出:嗓音病的发生是多种致病因素的综合病理结果,主要包括过度用声、用声不科学、病毒细菌感染、精神情绪紧张、不良环境刺激、日常不良饮食习惯、个人性格偏执、喉返神经损伤等方面,但主要是过度用声和用声不科学两方面。“上述因素导致咽喉部粘膜充血水肿,声带肿胀充血,或有小结样突起、闭合不佳,从而出现咽干、声音嘶哑等常见嗓音病临床症状。”梅祥胜教授表示。

  记者了解到,在梅祥胜教授的日常门诊,经常有教师、演员、歌手等来这里治疗嗓子。对于这些人群,嗓子是他们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而频繁用嗓、过度用嗓、不正确地用嗓,均会导致嗓子出现这样那样的棘手问题,轻则影响工作事业的有序进行,重则甚至需要手术,严重时甚至终结一生的事业。

  “科学发声矫治法”为嗓音疾病患者送良方

  由于病因不同,保护嗓音也就要因人而异,应根据自身的职业状态、生活习惯,制定不同的方案。对于教师等职业用嗓者,梅祥胜教授建议:“最好学会‘科学发声矫治法’来建立正确的发声方法,通过这种训练,教师可以控制自己的气息,使声带工作始终保持在有气息支持的基础上,这样就不会再出现声带疲劳、声音嘶哑的现象。”

  据悉,“科学发声矫治法”是针对由于发声方法不科学,而导致嗓音疾病的各类错误发声行为,进行矫治的治疗方法。因此,嗓音疾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科学发声矫治法”的学习和应用,是巩固治疗效果并减少疾病复发的有效手段。自从梅祥胜教授的“科学发声矫治法”开展以来,每年为上千名咽喉疾病患者解除病痛。

  嗓音有问题要及时就诊,切勿不重视或者盲目治疗,一定要珍惜和美化我们的第二副面孔——嗓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