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宜昌开埠的文物

 宜昌石头书屋 2017-03-24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为向中国内陆倾销商品,掠夺资源,迫使中国开放一系列通商口岸和沿江城市。
  1858年6月,清政府同英、法签订《天津条约》,规定开放汉口等通商口岸。汉口开埠、设立租界后,宜昌开埠。1876年(光绪二年),英国政府迫使清政府签订《中英烟台条约》,该条约条款规定,增开宜昌等四处为通商口岸,沙市、武穴、陆溪口(嘉鱼县境内)等六处为停泊码头。宜昌地理位置素称川鄂交通咽喉,长江中上游分界处,码头港埠商贸自然条件较好,是川鄂物质重要转口港。1877年(光绪三年)初,湖广总督兼署湖北巡抚翁同爵根据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训令,委派荆宜施道孙家谷会同英领事馆京华陀办理宜昌开关事宜,5月1日宜昌海关成立。“宜昌海关”,石匾额是宜昌海关官署的标志物,是英国侵华把持宜昌海关的历史见证。该文物移交宜昌博物馆收藏。至今已有129年的历史。
  宜昌开埠后,中外客商转入宜昌,轮船码头在朱家巷至美孚堆栈地段兴起,英、日、德、法、意、比利时、瑞典等商船先后在宜昌码头使用机械起卸货物。
  我们从现存文物古迹中,列举以下5处,即可见证宜昌港埠发展与变迁的历史。
  (1)九码头一带挖出铁锚。2005年3月19日,在沿江大道延伸段九码头一带施工中,挖土机意外挖出一件铁锚。该锚通长3.83米,铁锚支撑和平衡力学原理合理设计铸造科学,保存完好,是当时拴趸船所用。
  (2)英亚细亚油栈、美孕油栈相继在宜昌建油库油栈,证明宜昌开埠后的码头建设规模。现存英制油罐一个。油罐通高15米,直径21.3米。高七层,设有进出油嘴、铁梯等设施,厚1厘米钢板,用铆钉焊接牢固,可容4000立方米煤油。
  (3)织布街码头遗存。位于古老背居委会新街口江边,面积5000平方米。该码头长500米,宽10米,现存梯级台阶48级,均用长条石并列垒砌而成,码头现有拴船桩孔36个。是宜昌市城区唯一保存较好的码头,是研究明清时期峡江地区航运、商贸及码头文化的实证。
  (4)原英领事馆,位于红星路42号,建于1892年,是典型欧式建筑风格。现为宜昌市第二批高级文物保护单位,距今已有114年的历史了。
  (5)红星路13号欧式建筑是1916年英国人在华组建的太古轮船公司楼房,负责人办公兼大班(相当今天总经理)办公和居住用的三层洋楼(含地下室)。整体建筑风格是中西结合特征。
  (作者单位:宜昌市文化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