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介绍文字狱最严重的朝代,首先要讲一下它的起源: 1、文字狱的起源 焚书坑儒说是文字狱有些牵强,但也可以这么说.司马迁那根本不是文字狱,毕竟其不是因为写东西获罪。 西汉宣帝时杨恽因为《报孙会宗书》,被皇上寻了其他接口杀掉,嵇康因为《与山巨源绝交书》被司马师杀掉,也与文字狱沾点边,但范围都有限,北魏的“国史之狱”被认为是文字狱,但还是偏向秽史多些。 个人认为,大面积文字狱的开端应该是北宋.庆历四年,范仲淹等发起“新政”,遭到了枢密使章得象、台谏官王拱辰、张方平等人的反对.王拱辰等抓住改革派同僚诸人参加进奏院祀神宴会,王益柔作《傲歌》为把柄,陷害新政官僚,罗织了“进奏院案”.之后,熙宁四年,有王安石《淮南杂说》案;元丰二年,有苏轼的“乌台诗案”;元丰八年,蔡确的车盖亭案;元佑六年,刘挚书信案;崇宁二年,黄庭坚碑文案,等等等等.北宋的文字狱自神宗之后其实是相当厉害的,国家短时间内新旧两党轮流掌权,对政敌大加迫害,文字狱成了打击政敌的最好手段,若不是太祖有令不杀士大夫,宋史之中必然透着阵阵血腥. 明朝文字狱基本都集中在朱元璋,但都不是大规模的,据说,朱元璋因为出身愿意,十分讨厌“贼”“寇”等字眼,又因为他当过和尚,所以对“光”“秃”“僧”这些字也都非常讨厌.有些官员不懂得避讳,拍马屁拍到马腿上,被杀的不少. 2、文字狱最严重的朝代 我国古代的文字狱以清代(康雍乾)最甚。清代皇帝大施文字狱,目的在于压制汉族人的民族独立反抗意识,树立清朝统治的权威,加强中央专制集权,这种文化专制政策,造成社会恐怖,文化凋敝,从而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清代文字狱贯穿整个清代250年左右。顶峰时期自顺治开始,中经康熙、雍正、乾隆四朝,历时140余年。少数民族掌权的清朝,对汉人控制极严。 文人学士在文字中稍露不满,或皇帝疑惑文字中有讥讪清朝的内容,即兴大狱,常常广事株连。清代的文字狱保守估计200余起。除了极少数事出有因外,绝大多数是捕风捉影,纯属冤杀。 清帝大施文字狱维护自己的统治,打击异己分子,镇压对自己统治不利的的思想言论而制造的一些因言论而获罪的案件。清朝的文字狱案件多样,纵观有清一代,尤以清初顺治,乾隆时期最甚。 文字狱严重禁锢了思想,堵塞了言路,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这是封建专制主义日趋腐朽、没落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映,清朝统治者通过文字狱,强化集权统治,造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 结果: 禁书的残酷代价,不仅导致无数人无辜死亡,而且成为中华民族深重灾难,可谓千古浩劫!由于先进思想文化被严重摧残,导致社会发展明显滞后,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在世界上长期处于被动挨打局面。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红楼梦》,所深刻揭露、反映的正是所谓“康乾盛世”。在那几个清帝的漫长统治时期,巩固封建小农经济、压抑商品生产、全面闭关自守的儒家正统理论成为朝廷的圭臬。从社会氛围、思想状貌、观念心理到文化各领域,都相当清楚地反射出这种倒退性的严重交易!《红楼梦》揭示出“内囊却也尽上来了”的内在腐朽,看到的正是这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糜烂、卑劣和腐朽,“悲凉之雾,遍被华林”。 |
|
来自: 昵称VChmUhmv > 《四、史籍/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