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危重症的临床判断与评估(上)

 幸福一家亲001 2017-03-24

收集整理制作:河北沧州市中心医院儿科 张西凯

【小编:本文的视频讲解版以及最终修改稿即将推出,敬请关注本公众号。】

主要内容

1、常见各系统危重状态的判断与评估

2、几种常见危重症状的识别

3、临床检验危急值的识别

4、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标准

5、不同年龄脏器功能衰竭的评价及判断标准

【关注本公众号ekcg2014】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ekcg2014,获取更多儿科诊疗常规、专家共识及诊疗建议等




一、常见各系统危重状态的判断与评估

1、体温:应注意体温升降的方式、发热的程度、发热的类型及发热伴随症状,休克或极度衰弱患儿体温可不升反降,必须予以重视。体温过高41℃以上或过低35℃以下,都提示病情严重。

1)是否过高或过低:低热37338

                 中等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 41

2)四肢是否温暖→休克?

3)体温维持情况→热型?热程?等

2、皮肤:

1)是否红润或苍白、青紫、发花→休克?

2)是否有出血点、有无瘀斑、黄疸、水肿 或皮疹等→出血性疾病?过敏?感染?DIC?脏器衰竭?

3)是否有压疮→感染?

(4)有无外伤等

3、意识状态:

         凡能影响大脑功能获得的疾病皆能引起意识状态的改变:如兴奋、恐惧、不安、焦虑、抑郁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根据其程度分:清醒、嗜睡、意识模糊、瞻忘、昏睡、浅昏迷、深昏迷。

1)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是一种病理性倦睡,患者陷入持续的嗜睡状态,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答和做出各种反应,但当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再入睡。

(2)意识模糊是意识水平轻度下降,较嗜睡为深的一种意识障碍。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

(3)嗜睡是接近于人事不醒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再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4)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持续的中断或完全丧失。

按其昏迷程度可分为三阶段。

 1〉轻度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尚可出现痛苦的表情或肢体的退缩等防御反应。角膜反射等部分反射存在。

 2〉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于剧烈刺激可出现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眼球无转动。

 3〉重度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

改良GLASGOW昏迷评分:

【关注本公众号ekcg2014】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ekcg2014,获取更多儿科诊疗常规、专家共识及诊疗建议等




功能测定

评分

0~23个月

2~5岁

>5


最佳语言反应

微笑,发声

适当的单词,短语

能定向说话

5

哭闹,可安慰

词语不当

不能定向

4

持续哭闹,尖叫

持续哭闹,尖叫

语言不当

3

呻吟,不安

呻吟

语言难于理解

2

无反应

无反应

无反应

1

1

≥1岁


睁眼

自发

自发

4

声音刺激时

语言刺激时

3

疼痛刺激时

疼痛刺激时

2

刺激后无反应

刺激后无反应

1

 

最佳运动反应

自发

服从命令动作

6

因局部疼痛而动

因局部疼痛而动

5

因痛而屈曲回缩

因痛而屈曲回缩

4

因疼痛而呈屈曲反应

(似去皮层强直)

因疼痛而呈屈曲反应

(似去皮层强直)

3

因疼痛而呈伸展反应

(似去大脑强直)

因疼痛而呈伸展反应

(似去大脑强直)

2

无运动反应

无运动反应

1

 

4、呼吸系统:

(1)呼吸频率、节律是否规则

呼吸频率:与年龄呈负相关,在兴奋、焦虑、运动、疼痛、发热时刻增快。

WHO推荐的儿童气促定义:〈2>60/分,~12> 50/分,> 1> 40/分。

婴幼儿以腹膈式呼吸为主,后逐渐转化为胸腹式呼吸,7岁后为混合式呼吸。

几种异常呼吸节律:

1kussmall呼吸:多见于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表现为深而慢的呼吸,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2、潮式呼吸:又称Cheyen—stokes呼吸,由浅慢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呼吸,之后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又开始周期性呼吸。可能与脑缺血有关,多为严重疾病的前兆。

3、间歇呼吸:又称Biots呼吸(毕欧式呼吸),有规律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如上呼吸,即周而复始间停呼吸,常是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损的表现。

4、抑制性呼吸:因胸部疼痛而至吸气相突然中断,呼吸运动突然短暂抑制,表情痛苦,呼吸节律较正常浅而快。

5、叹息样呼吸:或抽泣样呼吸,双吸气,部分心因性疾病患儿或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可出现(如EV71感染性脑炎)

(2)呼吸是否费力、有无呻吟、点头状呼吸  等,呼吸音是否有罗音

三凹征:指吸气时,胸骨上窝、肋间隙、锁骨上窝凹陷,多提示上呼吸道梗阻或严重肺脏病变。

(3)吸气状态,有无吸气时凹陷,鼻扇

1〉吸气性呼吸困难:气道阻塞喉、气管、支气管的狭窄或阻塞

·喉部疾患:急性喉炎、喉水肿、喉痉挛

·气管疾病:异物、受压(甲状腺肿大、淋巴结肿大、主动脉瘤压迫表现吸气时:“三凹征”)

2〉呼气性呼吸困难:

肺泡弹性减弱和(或)小支气管狭窄阻塞(痉挛或炎症)

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

特点:呼气费力、呼气时间延长而缓慢、伴干罗音

3〉混合性呼吸困难:

肺部病变广泛或胸腔病变压迫致呼吸面积减少,影响换气功能。

(4)是否需要呼吸机支持或CPAP

(5)有无气管插管

(6)有无咳痰,痰液的量、颜色、性质,警惕血性泡沫痰等。

(7)呼出气体有无大蒜味、烂苹果味等,温度?

5、心血管系统:

(1)心率及心律

各年龄小儿心率、呼吸次数平均值  

年龄

心率次/

呼吸次/

脉搏:呼吸

新生儿

120140

4044

3:1

<>

110130

3040

34:1

2—3

100120

2530

34:1

47

80100

2025

41

814

7090

1820

4:1

心动过速:安静时心率增快,婴儿>160/min,幼儿>140/min,儿童>120/min。系代偿表现,心率快可增加每分心输出量,但心率快时,舒张期明显缩短,致心室充盈减低,因而代偿有限。

心动过缓:婴儿心率每分钟在100次以下,1~6岁每分钟80次以下,6岁以上每分钟在60次以下即可认为窦性心动过缓。

【关注本公众号ekcg2014】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ekcg2014,获取更多儿科诊疗常规、专家共识及诊疗建议等




(2)心音,是否有杂音

杂音分级(6级)


(3)血压、脉压差

新生儿:大约7050/3040(毫米汞柱)

1岁以内小儿:收缩压=月龄*2+68(毫米汞柱)

1岁以上小儿:收缩压=月龄*2+80(毫米汞柱)

         舒张压=收缩压的2/3

小儿血压高于以上标准20mmHg为高血压,低于以上标准20mmHg为低血压。

(4)四肢循环情况(毛细血管再充盈情况)CRT

6、胃肠道:

1)是否有腹胀或胃肠型,有无呕血、便血等。

2)是否排便,大便是否带脓血,是否有异味

3)是否有胃肠减压,减压液量、颜色、性质

(4)听诊肠鸣音

7、泌尿系统:

1)尿量、颜色、性质

生后最初2日内每日尿量15-30ml/kg,其后4周内可增至每日25-120 ml/kg。一般而言,婴儿每日排尿量为400-500ml,幼儿500-600ml,学龄前600-800ml,学龄儿800-1400ml

2)是否有导尿管存在

3)是否有外生殖器畸形

(4)有无水肿、高血压等表现

8、神经、运动系统:

1)前囟是否饱满或凹陷、颅缝有无分离

2)瞳孔反应:直接及间接对光反射、大小等。

3)四肢肌张力高或低:腱反射

4)对刺激的反应:昏迷?易惊?胡言乱语?答非所问?

5)哭声是否尖直或微弱:

6)是否有抽搐(全身或局部)

(7)病理征或脑膜刺激征是否阳性

(8)其他。

【关注本公众号ekcg2014】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ekcg2014,获取更多儿科诊疗常规、专家共识及诊疗建议等




二、几种常见危重症状的识别

1、休克的识别:休克的本质就是组织低灌注所导致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变化。请关注本公众号后查看历史消息收看本公众号独家录制的《儿童脓毒性休克(感染性休克)诊治专家共识(2015)视频讲解》

(1)心率

   小儿心输出量主要随心率增加而增加。但在低氧血症时,新生儿常常表现为心动过缓,而年长儿最初表现为心动过速。在心动过速不能维持足够组织氧合时,接着发生组织缺氧、高碳酸血症引起的酸中毒,进而导致心动过缓,心输出量减少。

(2)血压

    血压取决于心输出量和体循环阻力。当心输出量降低,如果代偿性血管收缩,血压可维持在正常范围。心动过速和心肌收缩力的增加将维持正常心输出量,因此休克早期的血压可是正常的或偏低。在这些代偿机制缺乏时,就会出现低血压,从而使休克进入晚期和失代偿阶段。患儿可能即将发生心跳呼吸停止,临床医生必须高度境警惕。

(3)体循环灌注

①脉搏评估:细数、无力、无法触及?

②皮肤:皮肤血流灌注减少是休克的早期体征,尤其是毛细血管丰富的指趾端。可有皮肤干冷、发花等;严重时可出现花纹甚至瘀斑。

③面色:轻:苍白;重:青灰

④肢温:轻:手足发凉、甲床轻度发绀;重:凉近膝、肘,甲床明显发绀

⑤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轻:1—3秒;重:>3

(4)脑

   脑低灌注的临床表现取决于脑缺血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当缺血性脑损害突然发生时,有些神经受损表现先于意识丧失之前,可出现肌张力消失,全身性惊厥和瞳孔散大。

当缺血性脑损害逐渐发生,典型的神经系统表现也逐渐出现。意识改变可以表现为烦躁不安、嗜睡、神志淡漠、意识模糊甚至昏迷。

脑可耐受缺氧的时间仅为数分钟,且神经细胞为不可再生细胞,因此脑复苏在危重患儿抢救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5)肾脏

尿量是反映肾功能的一个良好指标,其多少和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流量呈正相关。但在患儿初入院时,由于父母的忽视,常常难以估计患儿近期的确切尿量,因此对于危重患儿,一定要置尿管,待排干膀胱尿量后,连续观察其确切尿量以评估肾灌注。正常小儿平均每小时尿量常>2ml/kg。在无肾脏疾病的患儿,每小时尿量<1mg>常常是肾灌注差或低血容量的表现。

2、哮喘持续状态的识别

1)患儿烦躁不安,被迫采取端坐位。

2)呼吸急促。

【关注本公众号ekcg2014】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ekcg2014,获取更多儿科诊疗常规、专家共识及诊疗建议等




3)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双肺哮鸣音。

4)辅助呼吸肌收缩。

5)肺过度通气。

6)心动过速。

7)出大汗(气道高反应、呼吸费力、做功增加)

3、呼吸功能识别

1)呼吸的次数或深度:呼吸过缓往往预示着几分钟内呼吸停止。单纯性呼吸急促引起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

2)呼吸节律:异常的点头状呼吸、叹气样呼吸、双吸气、抽泣样呼吸等。

3)呼吸力学:①点头状呼吸;②鼻翼扇动,三凹征;③哼声或吭吭;吸气相延长通常伴有喘息,是胸腔内气道阻塞的特征,如,毛细支气管炎、哮喘、肺水肿和胸腔内异物。呼气相延长常常表明上呼吸道也就是大气道的阻塞。

4、心血管功能的识别

1)心率:疾病初期往往因为代谢增加而造成心动过速,随着病情的进展最终出现心动过缓。

2)皮肤和粘膜的颜色和温度

3)心肺功能的快速识别(ABC评价三角)

A.气道开放:是否能独立维持开放、需要调节/辅助去维持开放

B.呼吸:速率、力学、胸凹、哼声、辅助肌

C.循环:心率、血压、中央脉搏的容量/强度,周围脉搏存在/消失,容量/强度,皮肤灌注(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温度、颜色、花纹);中枢神经系统灌注(反应性:清醒、对声音有反应、对疼痛有反应、无反应);肌张力,瞳孔大小。

5、急腹症

(1)阑尾炎

   患儿哭闹不安,在轻拍或颠簸腹部时哭闹加剧,出现拒振、拒拍、拒按现象,以右中下腹为主,腹肌紧张,年长儿可有反跳痛。部分患儿无明显定位体征。患儿可同时出现发热、呕吐(初为反射性呕吐,后为胆汁性)、烦躁、倦怠嗜睡、拒食等。血象检查提示:白细胞升高,中性85%以上,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

【关注本公众号ekcg2014】


欢迎关注本公众号ekcg2014,获取更多儿科诊疗常规、专家共识及诊疗建议等




(2)急性肠套叠

①患儿多为婴幼儿,阵发性哭闹,间歇安静,部分患儿既往有肠套叠病史。

②呕吐:早期为胃内容物,尔后有胆汁;晚期为粪渣。

③血便:起病6—8小时后,可见果酱样大便,自然排出或肛检排出。

④腹部肿块:安静时腹部有时可触及腊肠样肿块。

(3)小儿肠梗阻

①腹痛:起病急,开始轻,渐加重阵发性,若为绞窄性肠梗阻,腹痛呈持续性、阵发性加剧。

②呕吐:胃内容物——胆汁——粪渣。

③腹胀:高位梗阻,呕吐频繁,腹胀不明显,低位梗阻,腹胀明显。

④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⑤腹部体征:腹胀,肠型,肠鸣音活跃、亢进,甚至气过水音,早期无腹肌紧张,无固定压痛,有血运障碍后可有腹肌紧张、压痛等。

⑥全身情况:早期单纯性肠梗阻全身情况无明显改变,当梗阻时间长或有绞窄时全身情况可出现恶化。部分腹泻患儿可于腹泻后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三、临床检验危急值的识别

几种常见检验危急值临床症状的识别

(1)高钾血症:血清钾浓度>5.5mmol/L。

  a. 神经肌肉症状:早期年长儿常有四肢及口周感觉麻木,极度疲乏,肌肉酸痛,肢体苍白,湿冷。严重者可有肢体驰缓性瘫痪,四肢麻木,先为四肢,最后影响到呼吸肌,发生窒息,可伴有尿潴留。

b.心血管方面的症状:出现心率缓慢,心音减弱,心律不齐,严重时心室颤动,心脏停搏于舒张状态.

c.心电图的特征性改变是:早期T波高而尖,Q—T间期延长,随后出现QRS波群增宽,P—R间期延长。可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2)低钾血症:血清钾浓度<3.5mmol>

a.四肢软弱无力,软瘫,腱反射迟钝或消失,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

b.神志淡漠,目光呆滞,嗜睡,神志不清。

c.恶心,呕吐,腹胀,肠麻痹。

d.心悸,心律失常。

e.心电图显示Q—T间期延长,S-T降低,T波低平,增宽,双向或倒置或出现U波。

f.长期缺钾可导致失钾性肾病。

(3)低钠血症:血清钠<130mmol>

a.脑细胞水肿症状:最突出,表现精神萎靡、嗜睡、恶心、呕吐、面色苍白、体温低下,重者如血钠<125mmol>

b.脑疝时可致瞳孔大小不等,呼吸节律不整等。

c.胃肠症状有厌食、恶心及呕吐,口粘膜常湿润。

d.病情严重时尚可引起无尿,这与肾细胞水肿及肾循环不良有关,此时机体更不能自行纠正低钠。

e.细胞外液脱水较重时,患儿循环不良(四肢凉、脉细弱、尿少)及细胞间液脱水表现(皮肤弹性差,眼窝,前囟凹陷等)十分突出。

f.低钠伴细胞外液容量过多时,可表现水肿。水中毒严重者可引起肺水肿。

g.正常血容量性低钠:症状不明显,可有体重增加,耽误明显水肿。

h.神经肌肉应激性低下,Na+有保持神经、肌肉应激性的生理功能,故低钠血症可致肌张力低下,腱反射消失,心音低钝及肠麻痹腹胀,症状类似低钾血症。

(4)高钠血症:血清钠>150mmol/l。

a.神经精神症状,如:口渴、尿少,轻者无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发生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可出现嗜睡、震颤、抽搐、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等,可出现昏迷,甚至死亡;存活者可留下永久性后遗症。

b.可引起脑血管收缩和破裂,导致颅内出血。

c.常伴有低钙血症、高血钾、高血糖或代谢性酸中毒等,可出现相应症状。

【关注本公众号ekcg20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