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认识便秘说起便秘,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症状轻者,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吃些香蕉,喝点蜂蜜润润肠道,就可以轻易缓解;而症状重者,可见如厕时间延长,排便困难,甚则汗出如雨而无济于事。这些表现临床上都很常见,而真正的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每周<3次),粪质干硬或排便困难等,病程一般超过6个月。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认识,觉得便秘不是什么大病,冒然去看医生似乎又有伤大雅,遂自行处理,喝些蜂蜜,吃些瓜果蔬菜,以及一些粗纤维的食物,便能有助排便。起初,似乎效果不错,但渐渐地,症状再未有更加明显的改善;于是便借助药物,多是苦寒泻下之品,亦是开始疗效显著,后期不得不依赖药物。严重时可并发痔疮、肛裂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故便秘虽常见,但亦不应小觑,正确认识本病,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方为正道。 1.便秘常见分类便秘一般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器质性便秘多因肠道内外器质性病变所致,故临床上应予以高度重视,肠镜可作排查;功能性便秘因临床上较为常见,所以我着重介绍下。 功能性便秘按发病机制又可分为慢传输型、出口梗阻型和混合型3类。首先先和大家明确一个概念。我们知道,粪便是指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一般是通过大肠,从肛门排出。故其经过的路径依次为:结肠——直肠——肛门。 (1)慢传输型便秘:是最常见的类型,主因结肠动力障碍致肠内容物推进速度减慢,排空延迟所致。如果把肠道比作一个传送带,那么整个粪便的形成及排出就可视为运送货物的传输过程,如传送带因年代久远老化、动力不足或是齿轮之间失于润滑,就会出现货物滞留,难以到达目的地,而出现此型便秘; (2)出口梗阻型便秘:此型和慢传输型相对,但病变部位不在结肠,而在肛门、直肠;主要是指排便出口附近组织、器官功能异常而发生的排便困难。简言之,就如同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前方偶遇收费站一样,因收费站监管力度加大,故使得大量车辆滞留,而发生出口梗阻; (3)混合型便秘:此型兼具上述两型各自发病特点,可见结肠、直肠、肛门三者功能障碍。 3.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参照罗马Ⅲ)(1)必须满足以下2条或多条 1)排便费力(至少每四次排便中有1次) 2)排便为块状或硬便(至少每四次排便中有1次) 3)有排便不尽感(至少每四次排便中有1次) 4)有肛门直肠梗阻和(或)阻塞感(至少每四次排便中有1次) 5)需要用手操作(如手指辅助排便等)以促进排便(至少每四次排便中有1次) 6)排便少于每周3次 (2)不用缓泻药几乎没有松散大便 (3)诊断肠易激综合征条件不充分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4.便秘的危害长期便秘,不但加重心理负担,更会严重危害机体健康。 (1)痔疮形成:长期便秘、用力排便等易致直肠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直肠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静脉团,即通常所说的痔; (2)加重心血管疾病:便秘伴有心血管疾病的高龄患者,因排便时用力过大,易致心跳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血压突然升高甚则导致血管破裂或堵塞而诱发脑出血、心绞痛等[1]; (3)加重心理负担:情志和便秘关系密切,例如焦虑、抑郁等情绪易致肠道动力和感觉异常,从而诱发便秘;同时因患者长期受疾病折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故心理压力增大; (4)腹疝形成:因排便时用力过大,腹内压急剧增高,易致腹内脏器和小肠等经腹壁薄弱处向身体表面突出,形成腹疝,多见于老年人; (5)其他:因邪滞大肠,腑气不通,不通则痛,多见腹胀、腹痛等症;大肠隶属阳明,胃家病也,故胃气失于和降而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胃不降浊必致脾不升清,可致气血失于容养机体而见头晕、心悸、气短乏力等症。 5. 便秘切勿过服泻药,以防结肠黑变病临床上很多便秘患者病急乱投医,擅用泻药,易出现结肠黑变病。 结肠黑变病:是以结肠黏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代表性非炎症性病变。其发病原因有多种,但经常服用泻药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尤其是大黄、番泻叶、芦荟等蒽醌类泻药是诱发本病的常见药物。虽然结肠黑变病是一种良性可逆性疾病,但短期内并不能治愈,并且其与结直肠癌、结肠腺瘤的关系目前并不确定,故临床上仍应予以重视,忌盲目服用泻药。 6.中医证型分类及日常调护中医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邪滞大肠,腑气闭塞不通或肠失濡润,推动无力,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其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肺肝肾相关。临床上又有寒热虚实之别,气血阴阳之分。其实证者多见湿热、气滞,多因现代人饮食不加节制,过食肥厚油腻,呆滞脾胃,致湿热内生,下移肠腑;或因生活及工作压力较大,多卧而少动,致肠胃之气壅滞,肝郁气滞,气机升降失常;虚证者以气血阴阳而分,可因年老体虚、后天失养、久病气血亏耗而致肠腑失于濡养,气机失于和降,传导糟粕失司,临床常见证型如下: 证型1 湿热壅盛型 舌象—— 表现——大便干结,欠畅,气味臭秽,腹胀腹痛,脘痞呕恶,口中黏腻,心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腑泄热 小药箱——麻子仁丸 日常调护 1、本型以中年人多见,多因嗜食肥甘厚味、吸烟嗜酒致中焦湿热内盛,脾胃气机升降失司,而见腹胀、呕恶;湿热下移肠腑,伤津耗液,致肠腑失于濡润,便质干燥,难以排除,亦或排出不畅; 2、故此型应少食油腻、甜食之品,忌烟酒,以防湿困脾胃。 3、本型可通过适当食用一些芳香类的蔬菜,如香菜、荆芥、藿香等以改善湿热体质;到了夏季,尤其是长夏之时,湿气当令,可用薏苡仁、佩兰等作代茶饮,以清热利湿。 证型2 肠腑气滞型 舌象—— 表现——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畅,肠鸣矢气,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频作,饮食减少,舌质暗红苔薄腻,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 小药箱——紫苏叶、紫苏梗、苦杏仁、牛蒡子、桔梗、瓜蒌、炒枳实、姜厚朴、柴胡作代茶饮 日常调护 1、此型以年轻人多见,多因上班久坐少动,致肠胃气机壅滞;亦因工作压力过大,致肝郁气滞、忧思困脾,脾伤气结所致;老年人也可见本型,多因年老体虚胃肠动力不足,致肠腑气滞,失于传导; 2、故平时应多运动,注意饮食调节,多食用富含粗纤维的食物、水果蔬菜,例如紫薯、红薯、白菜等; 3、耳穴压豆法:即用胶布将药豆准确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捏、压,使其产生疫、麻、胀、痛等刺激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常用穴位:大肠、直肠、腹、三焦、肺、脾、交感、皮质下。 证型3 气虚型 舌象—— 表现——粪质并不干硬,也有便意,但临厕排便困难,过于用力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偶有腹胀,体质虚弱,面白神疲,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治法——补气润肠,健脾升阳 小药箱——补中益气丸 日常调护 1、本型以年老体虚者多见,主因肠道动力不足、失于濡润所致;因高龄者可能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故此型患者尤宜注意,应积极改善便秘症状; 2、忌盲目服用番泻叶、大黄等导泄之品; 3、平素可刺激相关穴位,以起到调理肠胃,行滞通便之效;常用穴位:天枢、大肠俞、上巨虚、气海、脾腧。 证型4 阴虚型 舌象—— 表现——大便干结,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心烦失眠,潮热盗汗,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肠通便 小药箱——五仁丸 日常调护 1、饮食上避免辛辣刺激等温燥伤阴的食物;少熬夜,合理调适情志; 2、可酌情服用滋阴润肠之品,诸如天冬、桑葚等; 3、平素应多食用粗纤维、杂粮、蔬菜水果之类;适当补充水分;一些坚果因富含油脂,可起到润肠通便作用; 4、因益生菌可有效抑制肠道内腐败菌滋生,改善肠道环境,使粪便变得松软而利于排泄[2]。故因肠道菌群失调者,可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以调整肠道菌群,有效缓解功能性便秘。 参考文献 [1] 胡智, 王吉. 老年人便秘的危害与防治[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 18(7):975-975. [2] 李豪, 杨永志, 袁耀宗,等.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制剂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Meta分析[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6(8):724-7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