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上海的历史人物,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有几个, 杜月笙?张爱玲?还是阮玲玉? 今天,二牛就来数数那些我们 知道或不知道的历史人物, 有些是上海本地的(如今的地域), 也有的是后来迁居上海的, 也有传说中的人物。 (1051~1107) 北宋年间, 有一位个性怪异、喜着奇装、嗜洁成癖的 书法大家——米芾, 他与同一时代的苏轼、黄庭坚、蔡京合称'宋四家”, 并以癫狂的个性名震一时,人称“米颠”。 米芾本是宋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后迁居润州(今江苏镇江)。 宋元丰年间,他又定居青龙镇(今上海青浦县旧青浦镇),还作了一篇青龙镇福隆寺《经藏记》碑志。 (1254~1322) 南宋湖州(今浙江吴兴)人,。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士。而且,他还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 晚年谢病返乡,寓居松江(今上海松江),卒封魏国公,谥文敏。 说起赵孟頫的名号,大家一定还记得历史课本上曾提起过,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1477~1544)
但要说起现在的陆家嘴, 你们肯定比二牛要清楚的多了! 陆深是明代的文学家书法家 明上海洋泾(今属上海浦东新区)人。 浦东的陆家嘴,以陆氏始居而名。 自撰《古诗对联序》称“余家自先曾祖竹居府君, 卜居于黄浦东涯已百余年, 而子孙蕃衍,内外族人已千指。 (以后有人问你们为什么陆家嘴叫陆家嘴, 这下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吧) (1555~1636) 明朝上海县(今上海闵行)人。 字元宰,号思白,别号香光居士, 著名书画家。 一手好字竟是因为骨气: 17岁的董其昌参加了松江府会考,当时他写了一篇很得意的八股文,自以为准可夺魁,谁知发榜时竟屈居堂侄董原正(一家鬼才,董才17岁,堂侄又是多少岁呢)之下。原因是知府衷贞吉嫌他试卷上的字写得差,文章虽好,只能屈居第二。 后来,董其昌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并深受刺激。从此便刻苦练习书法。(看来也是个性很要强的人啊,不过这种用实力打脸的人还是很值得敬仰的。) 董其昌的书法以行草书造诣最高,当然,他的楷书,特别是小楷也相当了得。 (1618~1664) 明朝(1618年),柳如是出生,幼年不幸,10岁时便被江南名妓徐佛收养。14的她又被迫嫁与年逾花甲的大学士周某为侍妾。 周状元出身,常把她抱于膝上,教她读诗学文。其他妻妾醋意大发。周某死后,柳如是被迫下堂而去,重操青楼旧业。 明崇祯五年壬申(公元1632年),柳如是流落松江,改旧名,自号“影怜”,表浊世自怜意。在松江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交往,常着儒服男装,与诸人纵谈时势、和诗唱歌。 而她柳如是与李待问、宋征舆、陈子龙等都发展过一段恋情。其中与陈子龙的一段情愫,双方情切意笃,长居松江南楼,赋诗作对,互相唱和。最后陈子龙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 最后,23岁的柳如是嫁给了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已年过半百)钱谦益。二人同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甚欢。后来钱降了清,本意要誓死殉国的柳如是与钱分隔南北。待到钱辞归后,二人再度重逢。 康熙三年(1664年)五月二十四日,钱谦益去世。钱谦益去世后,乡里族人聚众欲夺其房产,柳如是为了保护钱谦益家产业,竟用缕帛结项自尽。恶棍们虽被吓走,一代才女却这样结束了一生,享年四十六岁。 一代才女, 亦是一代烈女, 拥有着传奇的一生! 同时二牛也推荐下这部电影《柳如是》, 上戏才女万茜饰演,真正的演技实力派! - End - ![]() 贝爷是我男神 二牛要紧随其后 本文信息:网络 转载请注明「上海潮生活」 投稿:1768263025@qq.com
「猜你喜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