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锐 广州天爱儿科创始医生 擅长:儿童健康管理(生长发育评估指导、疾病预防等)、儿童营养管理(膳食及进食行为评估和指导等)、儿童常见病诊治(发热、腹泻、咳嗽等)、慢性病综合管理(食物过敏、便秘、湿疹等) 6月龄的孩子几乎都已开始引入补充食物(添加辅食),到12月龄时要基本达到接受改良成人食物。 此阶段不仅乳类食物,其他食物种类、量和性状都在不断变化。 如何把它们安排好?何时、如何做变化?都是我看诊时,发现最困扰父母们的问题。 下面我会给一个6-12月龄段婴儿膳食安排的范例,帮助大家解决这些困扰(文末附膳食安排表)。 前面几点说明,提醒大家: 1、以下示例仅供参考,根据孩子的活动量、生长速度、疾病等情况会有波动。(请参考:掌握这6条,辅食添加不用愁) 2、补充食物参考量为ml,即该ml体积的等份食物。建议使用量勺、量杯。 本图来源网络 3、6-9月龄间建议为每日奶量为800-1000ml,9-12月龄间建议奶量为每日600-800ml。总体奶量有轻微下降趋势。 4、刚开始引入补充食物时,为了不增加餐次,不打乱孩子已经建立的哺乳规律,建议安排在一餐奶时。通常可以将补充食物引入时间放在一餐奶中间孩子快要吃饱的时候,但需要根据孩子接受补充食物的情况,来个体化决定放在喂奶中间、喂奶前还是喂奶后(例如,如果孩子不喜欢补充食物,医生可能会建议你在喂奶前尝试引入,或者特别喜欢补充食物的孩子,会建议在吃饱奶后引入),具体请和家庭医生讨论。 5、随着孩子年龄增加,他们会接受米糊,进食动作也会更能熟练,引入补充食物这一餐的奶量需要逐渐减量,分摊到全天其他吃奶时段,而补充食物量则需要逐渐增加,自然形成一餐补充食物代替一餐奶。 6、引入的补充食物量,不应影响总奶量。 7、建议在午餐或晚餐时段引入补充食物,这样方便以后过渡至午餐、晚餐。 8、避免添加盐糖油及其他调味料。 9、避免进食鲜奶,避免可能引起窒息的坚硬的圆球状食物(如,坚果、葡萄、未加工的胡萝卜和圆球状糖果),以及蜂蜜。 10、鼓励顺应喂养。顺应喂养是在顺应养育模式框架下发展起来的婴幼儿喂养模式。要求:父母应负责准备安全、有营养的食物,并根据婴幼儿需要及时提供;父母应负责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而具体吃什么、吃多少,则应由婴幼儿自主决定。在婴幼儿喂养过程中,父母应及时感知婴幼儿发出的饥饿或饱足的信号,充分尊重婴幼儿的意愿,耐心鼓励,但决不能强迫喂养。 婴儿膳食安排示例 ▲
参考资料: 1、黎海芪《实用儿童保健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366-424。 2、中国营养学会膳食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妇幼人群指南修订专家工作组《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临床儿科杂志,2016;34(5):381-387。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0~3岁婴幼儿喂养建议(基层医师版)》中华儿科杂志,2016;54(12):883-890。 4、Teresa K Duryea. Introducing solid foods and vitamin and mineral supplementation during infancy. Uptodate, 2017。 5、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Infant Feeding Guidelines. Canberra: National Health and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 2012。 古锐 天爱儿科创始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