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总群主143号--貌似MG的脑膜瘤,也不一般

 goodluckchao 2017-03-24




唐都医院 第143例 

(2016-08-10)

李柱一总舵主主持,

张巍、郭俊、李川提供病例。

黄明雷,李锬,王超,刘志勤,黄镪等总结

病史第一部分


患者女,51岁。

主诉:左眼睑下垂4个月收入院。


现病史第一部分:患者于4个月前无明原因出现左上眼睑下垂,中午或傍晚症状加重,晨起时症状减轻,呈“晨轻墓重”,无实物成双、模糊;无眼球疼痛、恶心、呕吐、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胸闷气短。曾就诊于西安市某医院,新斯的明试验“阳性”,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给予溴吡啶斯的明60毫克,每日3次,疗效不佳。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行RNS检查,结果阴性。以“重症肌无力 ?”收入院。入院时查体:左眼睑下垂,双眼球运动正常,无复视重影等。经住院治疗后眼睑下垂症状好转,出院后继续服用药物治疗维持,门诊定期复查。


此时的诊断如何?头颅MRI如下(未强化)。



部分老师的讨论精要部分摘录(篇幅所限未全部记录!)


余求龙老师:

患者表现为波动性的部分眼肌麻痹,定位:首先核上性的或者核性可以排除,这二个部位病变不会成波动性的,再有如果是动眼神经的话应该还有其他眼肌麻痹,然后往下走的话就剩下神经肌肉接头或者肌肉。定性:免疫相关性?副肿瘤?炎性?脑膜瘤?


黄华生老师:

定位:首先神经肌肉接头,其次:肌肉、动眼神经。

定性:中年女,慢性起病,有波动,新斯的明实验阳性。考虑1、MG,2、线粒体病(慢性进行性眼外肌瘫痪(CPEO),3、副肿瘤待排,4、肯尼迪病,5、动脉瘤?6、中毒(肉毒素等),韦格纳肉芽肿? 或者大范围考虑:肥厚性硬脑膜炎?淋巴瘤(多有疼痛或发热)


杨增烨老师:

中年女性,慢性病程,左侧眼睑下垂,晨轻暮重,

定位:神经肌肉接头?肌肉?

定性:免疫,代谢,中毒,考虑1.重症肌无力(已排除?)2.线粒体肌病3.动眼神经麻痹,需进一步查运动前后乳酸,肌酸激酶,甲状腺功能,血糖,糖耐量试验?瞳孔对光反应正常吗?患者有没有特殊治疗及接触特殊药物(肉毒素),RNS高频及低频都正常吗?(正常),眼眶MRI应该检查了吗?要排除眶内占位性病变,需要甲状腺功能及糖耐量试验,胸部CT ,头颅磁共振检查 ,海绵窦综合征?


范秉林老师:

定位: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前膜?后膜?动眼神经?线粒体?

定性:1.MG,如果是重症肌无力的话考虑特殊抗体如抗-MuSK抗体阳性的MG患者:一般而言,AChR抗体阴性而抗-MuSK抗体阳性的全身型MG患者,对胆碱酯酶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疗效较差,2.副肿瘤综合征,3.线粒体肌病 ,为什么后面可以药物维持,估计还是肉芽肿,病理确诊。


阴均涛老师:

定位:单纯左侧眼睑下垂,考虑核性、接头、肌肉受累。

定性:中年女性,慢性病程,核心表现:左侧眼睑下垂,晨轻幕重,对溴吡斯的明效果差,RNS阴性,新斯的明实验可疑,考虑如下:1、重症肌无力依据不足,仍需复测新斯的明实验及重复神经电刺激,进一步乙酰胆碱抗体检测。2、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需进一步完善线粒体方面检查。3、眼咽肌型营养不良,必要时基因检测。4、代谢方面:甲状腺化验?5、副肿瘤综合征:必要时化验抗体。


郭科老师:首先没那么复杂,其次从总舵主的病例可以初步排除很多疾病,1.MG从药物治疗来看,60mg Tid效果不佳,诊断MG 不太考虑,其次,线粒体疾病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少见,不优先考虑,最后,单眼受累,病程和治疗反应最支持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


黄秀菊老师:

病因分析:后天性上睑下垂  1.动眼神经麻痹性上睑下垂:由动眼神经或神经核受损所致,通常为单侧性,常伴有眼球运动障碍,有时有复视。  2.交感神经麻痹性上睑下垂:为交感神经麻痹的部分症状,多见于颈部手术、外伤与甲状腺患者。表现为上睑轻度下垂、下睑位置略高形成小睑裂、眼球后陷、瞳孔缩小。  3.肌源性上睑下垂:常见于重症肌无力及进行性眼外肌麻痹,重症肌无力引起的上睑下垂,其程度随着疲劳而加重,晨起时轻,晚间疲劳时加重。  4.机械性上睑下垂:由于眼睑本身的病变,如肿瘤、淀粉样变、严重沙眼、炎症水肿、外伤、组织增殖(象皮病)等所致。眼袋与面部皮肤老化松弛与眼皮下垂有关。本例RNS阴性不能除外MG(眼肌型MG可RNS阴性)。MG诊断要点如下(1)临床表现:某些特定的横纹肌群肌无力呈斑片状分布,表现出波动性和 易疲劳性;肌无力症状晨轻暮重,持续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好转。通常以眼外肌受累最常见。(2)药理学表现:新斯的明试验阳性。(3)RNS检查低频刺激波幅递减 10% 以上;SFEMG 测定的「颤抖」增宽、伴或不伴有阻滞。【眼肌型MG是非常棒的适应症】(4)抗体:多数全身型 MG 患者血中可检测到 AChR 抗体,或在极少部分 MG 患者中可检测到抗-MuSK 抗体、抗 LRP-4 抗体。MG诊断要求在具有MG 典型临床特征的基础上,具备药理学特征和/或神经电生理学特征,临床上则可诊断为 MG。有条件的单位可检测患者血清抗 AChR 抗体等,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最后,诊断MG需除外其他疾病。

 

病史第二部分:左眼睑下垂5个月,加重伴左脸麻木1月第二次收入院。患者一个月前再次出现左眼睑下垂,伴有左侧脸面麻木,遂来门诊就诊。查体:神清。左侧眼睑下垂,遮盖瞳孔1/3,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间接瞳孔对光反射正常。左眼外展、上视、下视均受限。颞肌、咬肌无萎缩;咀嚼有力,张口下颌不偏,左侧面部痛、温、触觉减退。余未发现阳性体征。 第二次入院诊断:多发颅神经损害(左)原因待查。颅底占位性病变,转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此刻坑穷匕见,鞍区及颅底占位病变,进而进行手术留取病理。附复查头MRI(含强化)。

最终诊断:脑膜瘤。   

1.Take homemessages

上睑下垂的疾病谱总结(摘自谢琰臣等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04年4月第11卷第2期)


2.单纯动眼神经麻痹的病因学分类及其百分比(摘自刘志勤等,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11月第18卷第21 期)


3、动眼神经支配的眼内肌及眼外肌受累机会与病变部位的关系(摘自刘志勤等,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1月第18卷第21 期)


4、不同病因的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预后分析(摘自刘志勤等,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11月第18卷第21 期)


 群约(2016-08-12


【群主】授人以花香有余,


【群友】忙里偷闲废寝读;


【众合】长安故友明相约,


【众合】一片冰心在玉壶。

--黄镪


双眼半闭半睁

因由百转千回

病症几经起落

刀下真相见明

作者:保定 王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