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分享:判定特色小镇好坏的10条黄金法则

 娄底蛮好嗨 2017-03-25


近日,住建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仇保兴在一次内部论坛上提出了判断一个特色小镇是好还是差的10条黄金法则,这对特色小镇至关重要。


一、自组织   








好的特色小镇是由下而上生成的空间和产业组织,差的特色小镇往往是人为规划的,政府指定的,政府花大力气财政补贴,赶工期建设而成的。

浙江横店影视小镇,是一个当地村支部书记,把生产队并起来,逐步形成这个小镇。现在我国百分之六十的历史大片电视剧都在这里产生。每年还吸收几百万游客来参观,活力非常好,资产已达几百亿之巨。

它就是自组织的,从下而上自组织规划建设的典范。什么农民的利益、投资者的利益、影视剧作者的利益等,都通过“自组织”得到协同共赢的结果。

金华横店影视小镇


二、共生性   

好的小镇是具有共生性的。它能补主城的缺陷,发挥“三修”的功能。

比如坐落在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玉皇山处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内,这块地周边环境非常漂亮,但不能用于大规模建设,一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二是地下有南宋皇宫的遗存,著名的八卦田就在这附近。

改革开放后,农民在这里盖了很多房子,形成了一个生活陶瓷品市场,因经营不善逐渐成为城市“脏、乱、差”的地段。后来把市场取缔了,基本上就是一块废地。

一些有创意的结构,考虑到浙江的民营经济要进入资本市场,中间的跳板就是基金,引进了500个基金组织成立了基金小镇,现已有五千亿元的规模。

这个新兴的“基金小镇”对城市这个地段“三修”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现在的环境比起陶瓷市场好多了,基本没什么污染,而且形成优美协调的环境。仿古的建筑,低容积率办公区、错落有致的园林布局,能够与周边山水产生共生共存的作用。这就把城市破烂的边缘地带,修复成了一个非常漂亮的高级社区,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


三、多样化   

这指的是小镇特色的种类要多。如建筑本地特色,产业唯一性特色,投资和管理特色等,小镇特色越多,就越能形成多样化的空间,多样化的产业模式,就会产生非常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因为创业生态链形成了。而差的特色小镇是单一性的,产业模式又与城市趋同的,资源是相互冲突,类同的。

比如成都边缘的德源镇,原先是个单纯的地产开发区,空置房产很多。当地农民请能人将其转变为一个双创孵化器。先把市容进行改造,专门为年轻人建设创业孵化器,房子以低廉租金出租,创客的空间、风投机构、咖啡厅、茶馆、医院、学校等等配套设施都逐步引进。

农民的双创孵化器比政府做的还要强,农民们不会编制宏大的高大上的人为规划,只是紧盯创客的实际需要来持续“补短板”,结果“自组织”式形成了创客天堂。 

成都德源镇


四、强联接   

任何网络的(能量)价值都是由节点质量、数量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强度成正比。特色小镇等于是一个好的城镇或产业网络节点,要和外界强联接,多种强联接会使它产生某种“反磁力”。

某个小镇某一个方面如果有强大的反磁力效应,这种效应是好的特色小镇吸引外部资源加盟的必要途径,否则就会因资源流失生存都很困难。

差的特色小镇,只有“弱磁力效应”,甚至没有“磁力”,这是因为缺乏与主城的强联接,或者是很糟糕的单一功能。像北京附近的“睡城”(sleeping town),虽然当地政府和农民从土地拍卖上赚了不少钱,但在产业方面与主城没有任何“反磁力”,那就会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比较成功的案例是成都附近的安仁镇,面积不大,却聚集着35座博物馆和27座老公馆,而且把当地的民间的染布、木艺、刺绣、酿酒等各种各样手工艺生产者聚集在一起,成为四川最大的文创基地。

成都安仁镇


五、产业集群   

即企业相互之间高度细密的分工与合作关系,这种模式造成了集群,它是自组织体系的,集群反过来又会造就小镇的自组织特性。

江苏宜兴丁蜀镇,当地不少紫砂壶的工艺大师都在镇里开工作室,其他初级、中级的工艺师也都聚在镇里,共有紫砂专业合作社67个、紫砂企业400多家、紫砂家庭作坊12000多家。去年一年,实现产值78亿元,带动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14.5亿元,实现旅游总收入7亿多元。而且还成为不断产生紫砂壶制作大师的基地。

差的小镇是与别的城市和产业没有关联的,小而全、缺乏细密的分工与合作,形不成企业集群,这样的小镇产业、人口就会渐渐衰败。

宜兴丁蜀镇


六、开放性   

好的小镇的产业是高度开放的,能够主动切入到全球的生产链中去,并且不断地向上游移动

柳市镇原是温州的“边角料”,是一个政府产业投资等于零的穷镇,经过三十年的个体私企培养,现已成为低压电器的超级基地,全国低压电器的百分之八十产于这个基地,占全国此类产品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法国、德国的大企业都来这里合作办厂。

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两个企业正泰和德力西,德力西集团10年前和法国全球最大的电器生厂商施耐德合资。正泰一心一意的搞电器,每年产值都达到500亿。

他们的生产基地就在柳市镇,使该镇成为中国电器之都。全国所有低压电器企业基本都由柳市企业家掌控了。因为柳市镇的生产厂家可以融到全球产业链去。那么一个不起眼的小镇,如果其工业没有全球的开放性,就不可能在全球产业链中找到他的定位。 

温州柳州镇


七、超规模效应   

好的小镇完全超越了城镇规模效应。一次一群经济学家在讨论什么是城市人口最佳规模?中国的经济学家说,100万人口属最佳规模,德国的经济学家认为:德国百分之九十的城市都是20万人口以下,20万就是最佳规模。意大利经济学家则认为:4万人口的城镇就很有活力了,合理规模就是5万。为什么原因意见如此分歧呢?

如果某个城镇内的产业与主城是高度互补的,规模小就没问题;如小镇空间建筑结构是独一无二的,规模小点也没关系;如果小镇的服务功能是为主城市补缺的,规模再小点也有吸引力。

英国有个名叫海伊的小镇,原来只是一个冷落的旧城堡,后来发现与牛津、剑桥等名校不很远。将全国旧书商家吸引到此镇来,全英国的旧书都到这里来买,把仓库、旧屋都空出来装上书,就成了旧书小镇,周边大学师生和全国游客都到这儿来买书。

英国海伊镇


八、微循环   

微循环小镇,不是按照广州大学城的模式,什么四联供、供暖、供冷都要集中式、大规模的大循环。

而是采用微循环的模式,任何“三废”都就地循环回用,这种节能减排的模式,对水污染的治理、对节能减排有很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这种基于特色小镇的微循环整套技术,本身就是“特色”,会造就此类小镇的经济活力。上海枫泾镇就是这种模式,整个都采用微循环的新模式,因而创建成功了新产业集群。

上海枫泾镇


九、自适应  

好的小镇有投资者、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自主性,能独立面对风险,独立应对市场变化、独立解决新技术的颠覆性创新,这种“独立性”所激发的自适应能力,造就了东莞的北滘镇。

该镇已经形成总部经济区,共有五万名高端生产人员在这里生活工作,小镇具有很强大的内聚活力,能将多样化、有活力的企业汇聚在一起,在这里诞生、壮大。

现在世界上流行新的创新栖息地,工业文明时代企业总部常常汇集在CBD,现在新的一种模式叫“总部公园”(Businis Park),这个小镇就是这样一个新的总部汇集地。差的小镇就不具备产业发展的自适应性,从而引发资源产业枯竭,如同美国底特律式的衰落。 

东莞北滘镇


十、协同  

好的小镇会与周边其它小镇协同涌现活力,杭州阿里巴巴总部附近有若干个小镇都是自己冒出来的,其中一个云栖小镇,他是这样诞生的:阿里巴巴在美国成功上市以后从外面引入的资金高达220亿美金,阿里巴巴的团队有近千人左右成为千万富翁,其中有700多人要自主创业,自主创业就选择周边的小镇。

这些小镇将“未来的马云”聚在一起,就会产生协同活力,仅云栖小镇的软件产值就迅速的达到了几百亿。这些未来的小镇之间都是产业功能互补的,又形成了协同创新的小镇群,这个“群”就是高水平的“协同”效应平台。

这类例子在国外早已存在,如杭州的法国姐妹城市是尼斯,是一个10万人口不到的旅游城市,风景非常优美,尼斯与周边的几个名镇形成协同的城市群,如著名娱乐城摩纳哥、电影城戛纳,鲜花小镇格拉斯有500年历史,法国所有的香精就产生在这里,索菲亚高科技园,就是个科技小镇,离这个尼斯、戛纳、摩纳哥都都只有半小时的路程。

世界上高科技企业都喜欢座落在幽静的宜人环境,以便吸引全球人才。这些小镇之间都是功能互补的,形成了城镇集群,产生了对高等资源吸引力的协同涌现现象。 

杭州云栖小镇




文章源于:古镇专家

1
如何打造1000个特色小镇,创造文化旅游地产新价值








2
从资本的角度看特色小镇建设







      正确理解城镇化建设与资本的关系,以资金引导摆脱特色小镇以开发商主导运营的环境,借助金融工具实现特色小镇的市场化运营,以资本证券化推动不动产资产的资本流动,如何以资本证券化核心的特色小镇资本运营路径设计呢?





3
特色小镇规划设计开发运营模式







         特色小镇得到各地“一呼百应”,结合PPP模式在国内的运用,参与特色小镇建设的企业红利凸显。那么特色小镇应如何规划?如何才能找准定位?如何做到真正的“特”?这些问题都有待姜老师分享。





4
  特色小镇内容创新防止“千镇一面”(绿城百镇万亿计划商业合作模式)





       发展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必须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同时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元化主体参与特色小(城)镇建设运行管理的新模式。如何防止特色小镇建设走老路?特色小镇如何打造自己的特色?绿城“百镇万亿”商业合作模式?




5
特色小镇融资







 PPP模式是特色小镇建设融资和运营管理行之有效的关键, 特色小镇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单元上的小镇,也不是产业园区,它“非镇非区”,而是一个技术、产业和社区的集聚平台。特色小镇建设如何运用PPP模式?PPP融资模式的可行性分析?特色小镇PPP模式运作流程设计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有哪些投资机遇?化解特色小镇的融资之困!

【时间】2017年3月30-31日 (2天1夜)

【地点】 中国 · 杭州

【报名热线】牛老师  15011522853

【主办单位】华城汇  、北京星浩投资

【参会对象】文旅地产、特色小镇及相关产业董事长或核心高管

【峰会亮点】

【一】政策+模式+平台+实操+运营六位一体全面系统化解读

【二】特色小镇培育与规划建设政策以及项目申报策略

【三】特色小镇项目规划设计与方案实施

【四】特色小镇产业开发模式与运作模式解析

【五】特色小镇顶层设计+IP+产业导入

【六】破局文旅小城镇四大'痛点'及项目投融资

【讲师嘉宾】

【往届回顾】


【参会费用

    贵宾席:12800/位;

    嘉宾席:1-2人 9800/位;  3-4人 6800/位; 5人以上 5800/位

【报名方式】

席位紧张!参会、赞助 拨打电话,或直接微信咨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