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色小镇建设要抓紧不“抓狂”

 【点石成金】 2017-01-06


回顾2016年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亮点,特色小镇首当其冲——20167月,住建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出《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中国将培育1000个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201610月中旬,住建部公布了首批127个中国特色小镇;20161031,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家对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的规划已逐渐清晰……

在种种政策利好下,我国特色小镇建设开始加速。不过,在日前举办的“特色小镇培育建设座谈会暨特色小镇建设系列活动发布会”上,住建部原副部长、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刘志峰提醒说:“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培育工作已经在全国遍地撒种,但是能否让特色小镇遍地开花,还需要各地政府、开发企业、运营商、投资商、规划机构等多方共同协作。”

精准定位实现产业配合

刘志峰告诉记者,我国发展特色小镇是经济融合和共享发展的需要。特色小镇能承载互联网、农业、养老、旅游、文化、大健康、环保、时尚、民宿等产业,还能扩大就业和吸引农村人口、城市人口居住,是聚集新经济的示范基地和展示窗口。

在刘志峰看来,特色小镇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体制机制创新,包括土地制度改革,行政区划方面的创新。过去搞城镇化,主要是靠产业园区、城市综合体、大型社区的开发,随着城乡资源和要素的双向流动,具有历史文化、乡村、民族、青山绿水、传统建筑的特色小镇,因其具有宜居宜业宜游的优势,从而承接了城市建设的新动能。

特色小镇的业态也值得关注,刘志峰指出,近两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小(城)镇的建设运营当中,并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比如,华侨城文创小镇定位是“文化+旅游+城镇化”,华夏幸福基业的会展小镇,则有较强的政企协作能力等。“个人认为,特色小镇的核心要义在于如何让产业转型和升级,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对运营商而言,需要充分考虑特色小镇的投入周期和收益回报,规避带来的相关风险。”

防止出现过热和泛地产化

从全国各地发展特色小镇的实践来看,特色小镇有一部分是经过长时间演变而来,也有一部分是在近几年各种政策下催生而成。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提醒说:“从以往的经验教训看,往往是那些偏重于自上而下、政府培育以及外力推动的情形下,就容易造成一哄而上的过热现象,要警惕出现这种可能性。”

冯奎指出,浙江等地的特色小镇发展,很多是依托于民营资本和社会资本,其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基于浙江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积累。但是人们很容易只看到结果,而将它以前很长时期的积累忽视了。

他进一步分析了当下特色小镇建设中已经初露苗头的一些乱象:首先,个别地区在政府部门干预后,政绩工程的特点就非常明显,提出了很多口号,诸如建形象、树标杆等;其次,某些特色小镇出现了定位雷同和制造噱头的现象,“像在一些地方,明明工业的初级化阶段还没有完成,就提要搞机器人小镇或互联网小镇,这是很明显的玩噱头、玩花招”。此外,还有个别地方假借特色小镇的名头,实际上仍是造房子工程等,这些都应引起关注。

在冯奎看来,特色小镇的背后恰恰是这个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最基本和最普通的规律。像选址的问题、投资运营的问题、未来建设运营模式选择的问题,这些问题在过去的开发中,我国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也摸索出了不少的规律。只不过,现在有些地方头脑比较发热,认为是找到了一个只有成功、没有失败的载体,这可能是一个很大的误解。某种意义上说,特色小镇是长线的,是改变城镇化形态结构方面非常重要的亮点,更需要公众的参与,需要多部门协同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从决策、从规划上形成一种比较好的科学状态,如此才能更好地推动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而对于参与这个领域里边的企业、机构来说,目前各种条件已经比较具备,因此更急需的是抓紧研究,抢占一定的制高点。而不是盲目乐观,或者出现一哄而上或要政绩工程的苗头和现象。”

亟待更多投资主体参与

在此前全国公布首批特色小镇中,枫泾镇位居上海3个特色小镇之首。一周前,上海金山区、枫泾镇与上海建工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接下来将整合各方资源和优势,以PPP开发模式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对枫泾进行全方位的更新,助推这个国家级“特色小镇”进行功能升级。其中,枫泾古镇保护与开发项目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类、功能配套类、景点提升类等约32项,预计总投资约30亿元。

刘志峰强调指出,下一步对政府而言,则要挖掘本地特色产业,做好特色小镇产业规划,要把参与特色小镇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目标和方向,通过PPP模式和金融创新等,与政府、产业、市场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综合体。

冯奎进一步分析称,特色小镇的资金,应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提供政策供给、规划引导、审批服务等方面的支持,最大限度地优化资金环境,提高民间资本的积极性。同时,PPP模式是实现各方面长期利益的一种可能性安排,应该进行积极尝试。

中国REITs(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联盟秘书长王刚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特色小镇是通过政府来引导,各个企业参与,把整个小镇的规划、设计、运营完善起来。PPP模式应用在特色小镇上有两个特点:一是项目周期比较长,建设一个小镇需要1030年运营期;二是因为有很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所以投资回报并不是特别高,很多时候还要靠后续的商业开发、特种经营,或者开发建设成本的补偿来实现。

有相关业内人士表示,特色小镇建设能否吸引到民间资本的参与,关键问题在于该项目的盈利空间和回报机制是否达到社会资本的预期回报率。只有当特色小镇投资收益大于社会资本的投资成本时,PPP融资模式才能真正落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