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叔:有钱了,买车了,就开始各种搞装饰了,什么车身贴纸、鲨鱼鳍、方向盘套,该弄的都弄上。而不少车主都会纠结一个东西到低该不该装,那就是发动机护板。 各式护板 各式护板 各式护板 那么到低护板该不该装?邦叔就和大家来仔细聊一聊 首先大家都知道护板是起保护作用的,其实护板主要保护的是发动机的油底壳。 油底壳是发动机存放机油的容器,因为是最接近地面的,所以也最容易被地面的突起刮伤,导致机油泄露导致发动机损坏。那么,在车底加装一块护板,能有效保护发动机,保证行车安全吗? 邦叔有一位开博悦并且加装发动机护板的朋友,在某个晚上准备驾车离开商城的停车区,由于天色太黑而且附近没有照明设施,转向时没有看见地面突起的水泥盖,导致底盘被托起,无法动弹。 而后去4S检查的时候发现,发动机护板已经破损而且油盒已经发生变形,向内凹了进去。 不过庆幸的是撞上的只是一个受力面积较大的井盖,大家想一下,如果发动机护板硌到的是一个尖锐的石头上,哪怕是最轻的日系车,加上车内的乘坐人员,至少也有一吨重吧?如此大的重量通过石块传递到发动机上,会带来一个名为“应力集中”(应力集中是指受力构件由于几何形状、外形尺寸发生突变而引起局部范围内应力显著增大的现象)的效应,这时候的发动机护板,无论是用铝合金,钛合金,哪怕是终极宇宙合金制成,这块薄板都是无法承受这么大的负荷的,一定会变形压迫到油底壳,更别说用什么工程塑料材质的护板了,简直是在藐视各位车主的智商。所以说,发动机护板对发动机的保护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还有的朋友会说,发动机护板可以阻挡下雨时的泥土,砂石等冲入舱内,避免轮胎卷起的砂石敲打发动机。 这里邦叔想说一句:发动机又不是豆腐做的,车辆安全设计师也不是打酱油的,新车上市前的长时间路试也不是为了作秀。所以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 加装发动机护板不仅没有优点,甚至还有很多缺点,比如: 会降低车辆的通过性、影响发动机舱的散热、可能会引发共振,加大噪音、增加车辆自重从而增加油耗、维护保养时难以拆下、受损变形后会拉坏安装部位的裙边,当然,还会消耗更多的钱。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还会影响行车安全! 我们先来看看汽车的底盘: 我们可以看到,底盘上发动机下部(红圈内)是空出来的,这个地方也是我们加装发动机护板的地方。如果护板有用,厂家为什么要节约这一点成本呢?如果说合资品牌为了利益最大化,而去掉了护板,那么相对性价比高的国产品牌为什么也拒绝加装护板呢? 而且当车辆发生严重碰撞时,发动机会下沉且是与发动机支架整体下沉,在支架沿着导轨下降,直到被底盘卡住时,完成下沉的动作。 如果加装了护板,会影响到“发动机下沉技术”在发生碰撞的关键时刻发生作用。简而言之就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机舱内的发动机不是沿着受力方向往驾驶室移动,而是往车辆下方沉降,从而保护车上人员,尤其是腿部的安全。 如果加装了护板,就把发动机向下移动的路径给堵死了,在发生严重碰撞的时候,发动机就不得不往驾驶室跑路了... 此时车主的内心一定是崩溃的 事实上,为了能科学地把发动机底部空出来而不影响底盘的总体结构和力学性能,车企是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终的结果是建立在大量的科学实验基础上的。厂家好不容易把那个地方空出来了,你还花钱买块破板子给它填上了... ![]() 邦叔曾在梦中和仙人有过对话 邦叔:大仙,发动机护板百害而无一益,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买啊? 仙人:人类活了几万年都没补过铁,突然冒出个卖药的说要补铁,大家就都去补铁了;电脑出现了几十年,突然出现个卖防辐射眼镜的说要防辐射,大家就都去买防辐射眼镜了;卖板蓝根的说能治疗非典,卖芹菜的说能治H1N1,人们都信了,好了,现在出来个卖发动机护板的告诉你发动机需要保护了... 邦叔:那话说回来,要如何才能有效地保护油底壳呢? 仙人:开车的时候眼睛睁大一点! 各位睁大眼的看客点下赞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