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笔记4 | 遇见·古厝

 渊竹 2017-03-25

△《林秉祥故居》摄影:康少云


一块块斑驳瓦片

一抹抹蔓延在屋顶的苔藓

一座座庭院、一堵堵红墙

还有那一条条曲径通幽的长巷

可是我记忆中的故乡


△《龙海狮吼》摄影:陈建贞


已经泛黄的明清故事

几百年历史的沧桑印记

布满在褪色的红砖缝隙之间

然后沿着展翅欲飞的燕尾脊的弧线

慢慢地翱翔蓝天


遇 见 · 古 厝


△《水上古民居》摄影:郭素环

一片红砖古厝群悄然隐于市。一眼望去,红砖为墙,红瓦为顶,飘逸的燕尾脊、圆润的马鞍屋墙、光滑的红艳外墙,以及内部纤细精致的雕梁画栋,古厝以这样一种极致的美艳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人赞叹不已。



△《埭尾民居》摄影:林国勇

△《印象埭美》摄影:曾少辉 (1)

△《印象埭美》摄影:曾少辉 (2)


走在成群的古厝群里,很容易迷失于这一片饱含地方特色的古民居里,那种古色古香的味道令人流连忘返。

历经岁月打磨的古厝已经不仅是一种建筑,它负责记录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成为人们的某种精神寄托。

▽组图《消失的记忆》翁顺程



遇 见 · 古 厝


《埭美古村》摄影:林锦坤

在很多古大厝的四周,我们都能看到或大或小的水面,可以想象,从前,这些古大厝一定都是临水而建的。



红砖古民居大多是历史上出洋创业者的居住地,很多古民居的位置都会选择建在水边。不少古厝的主人或后裔都是海外华侨。



△▽《印象埭美》摄影:曾少辉


△《燕尾古厝》 摄影:黄溪河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的祖先大多从中原而来,从这些燕尾式和马鞍式的屋脊当中,仍然可以看到中原的民居文化与当地民俗民风相结合的痕迹。民居按当年屋子主人的经济实力和人口的多少,分别连成一进、二进或多进的院落。


△▽《郑氏古宅群》摄影:胡智勤 

△《埭美民居》摄影:黄溪河

△《古厝》摄影:林漳生

在这些古厝里,保存较为完好的大都依然有住家。住家的大部分都是老人,他们过着寻常人家的简朴生活;偶尔也有他们的娱乐消遣。


△《芗剧》摄影:林丽宝 

而有的古厝已成残垣断壁、破砖碎瓦,围墙已经坍塌,只依稀透露着当年的繁盛……老人们倚着古厝大门站立着,默默不语,每每看见陌生人来时,便抬头微笑。

《祈福》摄影:张凌峰 

《老屋 老人》摄影:林锦坤

《古榕情趣》摄影:郑志锋

一条小河,流淌着先人的足迹;

一幅古绘,演绎着当年的风情;

一片古厝,负载着厚重的人文;

蓦然发现,

古厝,原本就是一页绚丽的闽南人文地理。


△《水上古民居》摄影:郑育明


遇 见 · 古 厝



用一句话结束今天的主题:

古厝总有讲不完的故事,它的一砖一瓦都承载着闽南的民俗和文化,也体现着海峡两岸的文化传承。作为闽南传统文化的载体,希望我们祖先的文化遗产能被更好地保护起来,不要在若干年后人们想起它的时候,只能从这些老照片中去寻找答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