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尿后余沥

 缘份天空2015 2017-03-25
  尿后余沥的病因

  肾虚胞寒尿后余沥与中气不足尿后余沥:二证均属虚证。前者多因久病或房劳过度,损伤肾气,肾虚气化不及,膀胱制约无能,致尿后余沥。后者多因饮食劳倦,中气虚弱,失于升举,致尿后余沥。

  膀胱湿热尿后余沥:多因湿热蕴结下焦,气化失司,膀胱不约,致尿后余沥。

  (诸病源候论·虚劳小便余沥候):“肾主水,劳伤之人,肾气虚弱,不能藏水,胞内虚砖,故小便后水液不止而有余沥,尺脉缓细者,小便余沥也”。

  (医学入门 小便不禁):“下虚内损,则膀胱不约。便溺自遗,或尿后余沥,皆火盛水不得宁。治宜补膀胱阴血,泻火耶为主,而佐以山茱蔸、牡蛎、五味子之类,不可温药”。

  (张氏医通 小便不禁):“亦有小便毕,少顷将谓已尽,息再出些少者,多因从忍尿行房事而然,宜生料五苓敬加阿胶,吞加减八味丸”。

  尿后余沥的诊断

  常见证候

  肾虚胞寒尿后余沥:小便频数而清长,溺后遗沥不净,神疲体倦,腰背痠软,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细,尺部尤甚。

  中气不足尿后余沥:小便后余沥点滴,时作时止,遇劳即发,面色咣白,精神困惫,纳减便溏,少腹坠胀,舌淡苔白,脉濡缓或细弱。

  膀胱湿热尿后余沥:小便频数,色黄或浑浊,尿后余沥点滴不净,伴尿道灼热疼痛。舌红善黄腻,脉濡数。

  鉴别分析

  肾虚胞寒尿后余沥与中气不足尿后余沥:鉴别要点;肾虚胞寒以小便频数清长,腰背痠软,四末不温,遇寒加剧,常见于年高者为特征,治宜温肾固涩,方用金匮肾气丸合桑螵蛸散加减;中气不足以精神困惫,纳减便溏,少腹坠胀,常见于壮年为特征,治宜补中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膀胱湿热尿后余沥:辨证以尿频、尿急、尿痛,小便色黄或混浊为特征,治宜清热利湿,方用八正散加减。

  尿后余沥一症,应分虚实。虚证居多,每与小便清长,夜间多尿,小便频数等症并见,治法不外温补固涩。实证每与尿频、尿急、尿痛并见,治法总宜清热利湿。至于淋证出现尿后余沥,如(罗氏会约医镜·论淋癃)所说:“气淋,小便涩,常有余沥,故尿不尽”,或外伤损及膀胱,引起尿有余沥,当针对原病症治疗,原病症愈则尿有余沥自已。

尿后余沥的治疗
  【证治方药】
  (一)中气下陷
  1,临床表现:病程较长,年老体弱,尿后余沥,尿意不尽,时欲小便。或量少而不爽利,或鲣末尿清白。肛门坠胀,劳累后加重,少腹坠胀,神疲乏力,肢倦懒言。舌淡,脉虚缓。见于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
  2,病因病机: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气化失司。
  3,治法:朴中益气,升清降浊。
  4,方剂: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药物:黄芪15g,党参10g,白术10g,当归10g。陈皮6g,升麻6g,炙甘草6g,柴胡6g,茯苓15g,泽泻15g,肉桂3g。
  方义:黄芪、党参、白术补中益气,升麻、柴胡升提清阳,茯苓、泽泻淡渗泄浊,肉桂温阳化气,陈皮和胃理气。当归养血和血。
  加减:若少腹坠胀加王不留行、吴萸,青皮、茴香理气通络,尿后滴白加芡实、苡仁、黄柏、萆薜渗泄收敛。小便不利,肉桂可改为桂枝,并加猪苓,即合五苓散(《伤寒论》)用。
  5,变通法:若中气不足,小便涩痛,兼有湿热者,可用黄芪人参汤(《脾胃论》)加减,即补中益气汤加麦冬、苍术、黄柏,既能升清阳。又能降浊阴。
  (二)膀胱湿热
  1,临床表现:排尿不尽,尿有余沥,尿道灼热疼痛。小便黄赤、混浊,甚或尿血,或小腹胀痛。舌红苔黄,脉数,可见于尿路感染、结石。
  2,病因病机:湿热下注于膀胱,气化不利,排尿不畅。
  3,治法:清利湿热,利尿泄浊。
  4,方剂:八正散(《局方》)合石韦散(《证治汇补》)加减。
  药物:石韦15g,冬葵子15g,瞿麦15g,蔗蓄15g,六一散10g(包),车前子10g(包),山栀10g,木通10g。
  方义:石韦、瞿麦、萹蓄、山栀清利湿热。冬葵子、六一散、车前子、木通利尿泄浊。
  加减:灼热疼痛加竹叶、生地,即合导赤散(《小儿药证直诀》)用。结石加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排石。
  5,变通法:湿热重者用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清热作用更好。
  (三)肾气不足
  1,临床表现:排尿不尽,尿有余沥,尿出无力,甚而排尿困难,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淡,脓沉细。本症可见于前列腺增生症。
  2,病因病机:年老体弱,肾气不足,膀胱气化不利,不约为遗尿。
  3,治法;补肾益气。
  4,方剂:济生肾气汤(《济生方》)加减。
  药物:淡附子6g,肉桂3g(后人),熟地10g,山药10g,山萸肉l0g,泽泻10g,车前子10g(包),茯苓10g,牛膝15g。
  方义:附子、肉桂助阳生火,熟地、山药。山萸肉补肾,泽泻、车前子、茯苓渗利,牛膝引药下行且有通窍作用。
  加减:气虚加黄芪、党参,阳虚加鹿角片、菟丝子,
  5,变通法:若见形疲面红,五心烦热,口干咽惧,舌红脉细数,为肾阴不足者,用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加牛膝、丹参、车前子、六一散等,滋肾养阴、泄浊通窍。
  【简易方药】
  1,黄芪100g,滑石、琥珀各30g。每日1剂,水煎服。先将黄芪、滑石加水煎2次,取汁和匀,再将琥珀研末分2次冲服。可用于前列腺增生症之中气不足者。
  2,党参、当归、苦参、贝母各15g。每日l剂,水煎服。可用于前列腺增生症之排尿不尽、排尿困难者。
  3,黄芪30g,党参24g,莲子18g,车前子18g,茯苓、萆薜、王不留行各12g,肉桂6g,甘草、白果各gg。每日1剂,水煎服。可用于前列腺增生症。
  【外治法】
  l,处方:白胡椒1,5g,北细辛1g。
  用法:将向胡椒、北细辛研成细末备用,用时取药束适量填盖脐部,外用麝香风湿膏剪成4cm×4cm覆盖。
  疗程:每3日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停药休息2天继续第2个疗程。适于前列腺增生症。
  2,处方:补骨脂,炮山甲珠各等分。
  用法:将上药研细末,贮瓶备用。治疗时取药末适量敷脐,纱布覆盖,外用胶布固定,
  疗程:同上。
  【评述】
  排尿不尽多因膀胱、尿道、前列腺炎症刺激引起,尤其是膀胱三角区和后尿道出现炎症水肿时,本症尤为突出。其次是膀胱、联道结石的刺激,以及前列腺肥大时。膀胱残余尿滩可刺激膀胱而呈本症。
  一般而言,本症有宴有虚,实者多膀胱湿热,虚者多脾肾不足,但时亦可虚实夹杂。值得注意的是,本症常爽气滞、血瘀之证,故行气通窍、活血通络之品不可少,如王不留行、琥珀、土牛膝、虎杖、檀香、枳壳、小茴香、内桂、吴萸、青陈皮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