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宗棠故事选(十四)

 老刘tdrhg 2017-03-25

 绿柳三千里    春风度玉关

 

(十四)

 

在我国的大西北,过去,人们大都看这里为最荒凉的地区。唐人王之涣有这样两句诗;“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见诗人可能也曾听说或是亲身经历过这里的风霜了。

左宗棠西征,是从潼关而进,那时运来的军火、军响大都由潼关转口,所以,左宗棠要进军新疆就必须修路,路修好了:一是便于调动大队军马;二是便于转运军火;三是便于传递文书。

左宗棠初入西北时,对一个关内的老人来讲,的确是大开了眼界,辽阔的疆域,肥沃的土地,真是让人心旷神怡。从一开始踏上这块神奇的土地,看到祖国的大西北,他就有一个志向,一定要把这个地域辽阔的国土收回来,而且一定要把它建设好,要使它和祖国的其它地方一样,充满活力,让这一块死地变成活地,让这里的黄土着上绿装。

战争,本是一件坏事,他要让坏事变成好事。要在创伤中来恢复它、发展它。他决定:在修筑道路的过程中,一并着手绿化。他强调路修到哪里,树也就必须种到哪里。

沿路植树,据文襄公的记载,光是从陕西长武境界起到会宁县止,六百多里间,就共有264000多株。经过湘军长年不懈的努力,终于完成了一条从潼关到加峪关3700里长的干线,这就是如今艳称的“左公柳”。如果加上支线,当然超过万里,这万里也就相应地披上了绿装,

文襄公对于种树实在极感兴趣,平凉柳湖书院旁,有一间暖泉,古称柳湖泉,左文襄公驻军平凉时,曾命茸修,并损廉银200两。环湖筑堤三里,遍植树木,还种了从淅江湖州买来的桑树,堤外拓出湖田数百亩,使之呈现出一派西北江南的美景。

植树容易,成活难,这是大西北植树后的特点。一是人为的破坏;二是雨水的浇灌。左宗棠又对陕西巡抚马誉骥作了特别叮嘱。注重成活率。誉骥欣然从命。后来路旁有了下面一种榜示:

           “昆仑之墟,积雪皑皑。杯洒阳光,马斯人泣。谁引春风,千里一碧?勿剪勿伐,左候所植。

光绪五年,杨昌浚应左文襄公之约西行,见道旁植树,即景生情,吟诗一首:

   “大将筹边尚末还,湖湘弟子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前一句是思咏左宗棠的豪情胜概,后一句是改造了王之涣“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理解。

原教育 家罗家伦先生,就左宗棠在新疆的植树作词一首:

“左公拂柳玉门晓,塞上春光好,天山融雪灌田畴,大漠飞沙旋落照。沙中水草堆,好似仙人岛。遇瓜田,碧玉葱葱;望马群,白浪涛涛,想乘搓张骞,定远班超,汉唐先烈经营早。当年是凶奴右臂,将来是欧亚孔道。经营得早,经营得早,莫让碧眼儿射西域盘雕”。

这首词是为左宗棠收复新疆、建设新疆、绿化新疆的爱国之情而作的。可见左宗棠当年为了开发建设新疆的丰功伟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