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位清朝将领改写唐诗压卷之作,写出晚清最硬气的一次对外战争

 三台县心理馆 2018-01-20

唐诗是中国诗歌最繁荣也是成就最好的时代,一个个杰出的诗人也像文学天空的星星一样,时隔千年依然闪耀着光芒,我们很难去选出谁是最优秀的哪一个,一方面是文无第一,另一方面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于他人的审美情趣,就像面对七绝这一个选项,我们也很难找出谁才是真正的压卷之作。

即便如此,如果非要列出一个优秀的七绝名单不可,那么王之涣的《凉州词》一定位数其中!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一位清朝将领改写唐诗压卷之作,写出晚清最硬气的一次对外战争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

一位清朝将领改写唐诗压卷之作,写出晚清最硬气的一次对外战争

诗词中化用前人成句现象一直以来较多,但是作为流传如此广泛的佳作,这首诗很少有人改编引用,一直到了清朝才被一个将领进行了重新演绎,在当时很是振奋人心,一度让人以为行将就木的大清朝有了中兴之机,当然,现在看来,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

且看这首诗:

恭诵左公西行甘棠

清代:杨昌濬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

一位清朝将领改写唐诗压卷之作,写出晚清最硬气的一次对外战争

新疆自汉代就是我国的领土。1865年,浩罕汗国阿古柏入侵新疆,自立国号为哲德沙尔汗国,宣布脱离清廷。俄国乘机占据了伊犁,英国也虎视眈眈,意图瓜分西北。

一位清朝将领改写唐诗压卷之作,写出晚清最硬气的一次对外战争

1876年,在左宗棠的率领下,湘军进入新疆,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开始。9月,首先攻下乌鲁木齐。又攻克玛纳斯城,从而北路荡平。接着集结兵力转攻南路。第二年3月,又先后收复达板城和托克逊城。不久,左宗棠军又收复吐鲁番。阿古柏在此时猝死!同年八月,大军从正道向西挺进,先收复南疆东四城:焉耆、库车、阿克苏、乌什;接着收复西四城:喀什、英吉沙、叶尔羌与和田。至此,这场由英、俄两国支持的阿古柏之乱乃告平息。

只可惜,最终中国还是没能逃脱被列强瓜分的命运,但左宗棠的丰功伟绩,将永远被人民所铭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