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左宗棠故事选(十七)

 老刘tdrhg 2017-03-25

 任督两江     兴办水利

 

                      (十七)

光绪七年(1881)九月初六日,左宗棠接到谕旨,命到养心殿见驾。慈禧道:“你是个闲不住的人,现在两江(江苏、浙江)总督出缺,朝廷以为急需卓著威望之臣接任。我与皇帝商议,命你出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你愿去吗?”左宗棠没有料到这次任命来得这么快,来得这么突然。他在军机处几个月,早已厌烦了这种无所事事且又心力疲惫的锁碎事宜。心想,我一生都是在实际工作中摔打,到了地方,也许还能在有生之年为百姓办点实事,于是,便欣然应命。时年左宗棠已是古稀高龄的老人了。

           左宗棠到任两江的前一年,长江下游水患无穷,灾情严重,给地方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两江地域一片萧条。左宗棠到任后,看到这样的情景,他决定从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做起,把水利建设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疏浚河道,兴修水利一事是左宗棠多年的心愿。他的老家湖南湘阴就在湘江边上,洞庭湖的尾闾。从小他便知道水的利害,尝够了水患带给他与他的家人以及地方民众的灾难。对水如果治理得当,则五谷丰收,百姓安居乐业;如果不加治理,则后患无穷。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他亲自勘查海河入口。在响水口,他遇到了几位河工,还有一位年过七十的老治河官员。四十年前,林则徐治河就在他的手下办事。他终生奔走于淮、黄治水,到老都没有升官,还恋着治水工地不走。此人姓何,人称何伯,颇受人尊敬。左宗棠特别邀了何伯与其他老河工到响水驻地,向他们请教,并说,“朝廷派我来两江当总督,我就有责任保证老百姓生活的安定,保证地方的安稳。要想民安,就要农田有收成,要想收成好,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首要的就是,治理好水患。”何伯与几位老河工大受感动,倾其所知,全向左帅报告。

           调查研究的结果,几个大的水利工程项目定下来了。为了减轻地方上群众的负担,左宗棠调集湘、淮军数十个营开到了工地。一刹时,淮、黄治水工地上真是人海沸腾,旌旗招展。施工之日,他还指派亲军前往各部督查。

排场是拉开了,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是难题不断。首先是经费问题,除了几万人的人工工资不在治河经费中开销以外,其它的诸如材料、机械、运输等费用是不可节省,也是根本无法节省的。要想找朝庭开口吧,左宗棠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因为第二次签定的《伊犁条约》虽说在收回疆域上达到了目的,但向俄人赔款已高达九百万两,这已经是弄得慈禧焦头烂额,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都难保,哪还有功夫顾及到你啊。眼看着热火朝开的工地又要冷下来,左宗棠好不着急。

几经周折,他找来几位盐商,派了大将王加敏、周崇傅在扬州与他们商谈筹款事。王加敏首先发话道:“今日兴修水利,这都是与各位息息相关的事。运河两岸的大堤加固了,也是为了运销;人们的生活改善了,与各位也大有关系。现在左帅调湘、淮各营施工,工资费用已节约不少。但材料、和其他开支还得各位解囊”。众盐商知道躲不脱,也就只好“解囊”了。

光绪八年,皖、豫上游河水瀑涨,下游却依赖已修的水利工程保住了好几万平方公里的农田与成千上万老百姓的家园。这一年,这些地方不但没有受到洪水的浸泡,反而收成加倍增涨。

     到了1882年,左宗棠左眼已丧失视力,而右眼也快失明,他以处理繁重公务力不从心为由,向朝庭提出辞呈,并要求告老还乡,安度晚年。慈禧考虑到两江在左宗棠的治理下已大有好转,同时,一个隐蔽在深处的,也就是法军早就在沿海窥视着两江这一大片肥沃的土地,清王朝为了以防万一,必须借左宗棠这名头来镇住两江这一片土地。故不同意左宗棠辞职,只给他三个月假,并嘱咐可以不到衙门办公,但要他仍留在南京。1884年,他得了一场大病,身体虚弱得站都站不稳,但他不放心工程的质量与工程的进度,仍抱病亲自视察了所辖境内的大运河全线。真是:“莫差老圃秋容淡,要看寒花晚节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