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长沙7喜 2017-03-25

文 | 李砍柴 · 主播 | 宸声



前两天,我参加了高中班上的聚会,老同学十多年没见,都玩得很尽兴。


出于一个记者的职业惯性,我偷偷地对班级这些人做了一个小“调查”,那就是观察他们现在的身份和地位。


这不调查还好,一调查吓了一跳。


我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以前班上那些父母社会地位比较高的孩子,现在大部分都混得很不错,而那些家庭条件一般的,现在的条件也大都比较一般。从一般家庭和贫穷家庭中脱颖而出,过上中产生活的,只有极个别人。


这个发现让我感到悲哀:难道真的是“寒门再难出贵子”,“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但随着跟这两个“个别人”聊天,我终于找到了背后的原因。


同学张曼,出生在一个非常普通的家庭环境里,家里条件不好也不坏,能吃饱能穿暖,父母都是很普通的工人。


她成绩平平,大学也考得很是一般。但上了大学之后,不知道怎么就突然开了窍,坚决要考研。


她说,他们家的亲戚都不赞同,觉得一个女孩子,上个大学就不错了,回来好好上班、嫁人,干嘛非得要去读研呢?


原本以为她的父母也会跟亲戚们一样想,但意外的是,父母竟然同意了。有了父母的支持,她一口气读到了博士,毕业后,又进了大学做老师,嫁了一个副教授,共同组建了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张曼原本不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如果那个时候她父母不同意,孝顺的她也不会多坚持。现在她,也可能跟亲戚家的那些孩子一样,天天在家里打着麻将、聊着家常吧?


可是,张曼偏偏选择了一条继续学习的路。如今的她,无比感谢当年父母的支持。


跟她身边的人相比,她的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她最骄傲的是,在大学校园里,她能让自己的孩子接受到最好的教育。




还有一个同学,叫郭段。在高中时,成绩也很一般,而他的家庭条件,要比张曼更差。


小郭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在他们看来,他们能让孩子上高中,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郭段属于那种严重偏科的学生,英语、数学成绩特别不好,只有语文成绩不错,尤其是他的作文写得特别好。高中那三年,我经常看到他在小县城的书店里,一待就是几个小时。


围绕究竟要不要上大学,他跟父母发生严重的争执,坚决要上学,而父母极力反对。


为了证明依靠自己就能上大学的决心,他一个暑假都在县城的餐馆里打工。后来,父母选择了妥协,他也依靠助学贷款终于进了一个普通的专科学校。


他几乎是靠自己挣钱读完大学的。但跟其他人不一样,郭段选择通过写稿的方式挣钱,给公关公司写广告稿,投稿到报社、杂志社,只要是跟文字相关的工作,他都做过。


十年过去,他现在已经是一名小有名气的作家。


普通家庭的孩子能不能够出人头地,跟资质、能力、学习成绩、修养都没有直接关系,而是跟思维模式有关系。


哪怕你出身再寒微,资源再匮乏,但你能够正确认知自我,能够克制天性中的疲懒、懦弱与恐惧,照样能够出人头地。


对于父母而言,如果一直按照惯有的思维模式思考问题,那么培养出来的孩子,恐怕很难出类拔萃。


对于孩子而言,成长就是一个不断拓展自己思维边界的过程,不断地发现自己,成为最优秀的自己,这才是脱颖而出的关键所在。


所以“寒门再难出贵子”,这句话是有问题的。即使是再普通家庭,如果跳出了普通家庭的思维局限,依旧是能足够优秀的。


猎豹移动公司的CEO傅盛曾经说过:人的最大壁垒,在自己脑子里。最大的竞争差异,在于认知。只要能突破思维障碍和思维边界,就能够变成不一样的人。





作为孩子,很多时候我们决定不了自己的出身。


但这并不能代表我们就放弃努力,放弃自己身上的天赋。我们只要努力地往前走,看到更多的风景,我们的视野自然会越来越开阔,我们的思维也在不断地拓展。


这个时候,我们就超越了阶层局限,也就有了自己向上生长的力量。


作为父母,我们也有可能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给孩子优越的物质条件。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要放弃对孩子的教育,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让孩子能活得更精彩,让孩子的未来拥有更多的可能性。


但受限于环境,我们往往会陷入思维定势,自己还不知不觉。这个时候,通过有意识的思维训练,就变得非常必要。


通过有书·思维训练课的学习,我们影响的不只是自己,还有可能给你的父母,你的孩子更好的人生,更好的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