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庭教育|教子有方(中职版)第一讲 阳光自信:读中职,人生出彩道路宽(一)

 小悟吧 2022-07-17 发布于广东

案例阅读

孩子的未来在哪里?

“这些年,你是怎么管孩子的!”小军爸爸气得满脸通红,刚进家门就一脚把画架给踢翻,白纸、铅笔、美工刀散落一地。“你看看二叔家的孩子,多有面子,重点高中实验班,已经一只脚踏入名牌大学的门槛了。咱家的呢?今天我的老脸都让你们给丢光了!”

“这怎么能怪我呢?你一年能回几次家啊,里里外外哪样不是我在收拾?吃的穿的哪样比别人差了?你儿子就不是读书的料!你还让他去校外补课,浪费钱!”小军妈妈也很激动,抱怨着丈夫,针锋相对。

夫妻二人互相抱怨着,越说越激动,吓得小军躲在一旁大气不敢出。他知道自己又闯祸了,又一次让爸爸妈妈吵架了。自从他从老家来城里读初中,父母为了他的成绩不知吵过多少次了。初二家长会的时候,老师说排名靠后的同学如果不努力,将来只能去读中职学校。爸爸皱着眉头:“别整天瞎画画,周末补补课去,你这成绩,跟楼上小张家的差太多了。”小军低着头,内心充满了自责,他觉得自己很没用。

今天是爷爷的生日,亲戚们都聚在一起为老人庆生。二叔家的孩子和小军同年,今年考上了重点高中,全家人都在夸二叔会教育孩子。当亲戚问起小军的中考成绩时,小军的爸爸妈妈支支吾吾,低着头不愿提及,只说孩子上了一所离家近的中职学校。

“中职学校啊?那里的学生素质很差吧?那以后你们操心的地方可多了。”二叔的一句话,刺痛了小军的爸爸妈妈。在回家的路上,他们一直数落小军。

“以后别跟亲戚说你在哪里读书,丢人!连个普通高中都考不上,你这辈子只能和爸爸一样打工!你以后还有前途吗?!”

“你还有脸说儿子,你平时除了打骂还会什么?你辅导过他做作业吗?你管过他的生活吗?”

“我不在外面打工,哪来的钱供你们娘俩吃喝?补课费哪来的?你有时间天天打牌,为什么不盯紧孩子的学习?”小军爸爸委屈得满脸涨红,越说越气。

“不争气的东西,我以后再也不管你了!”

“那我也不管!”

小军躲进自己的房间,捂着耳朵,趴在桌子上默默地流泪。录取通知书像个弃儿,孤零零地躺在桌面上,门外是父母激烈的争吵,眼前是扎眼的录取通知书,小军看着地上的美工刀,任由泪水打转:“读中职,就没有未来了吗?”

问题分析

很多父母因为孩子上了中职学校,觉得脸上无光,父母激烈的反应和情绪给孩子带来深深的负罪感,父母的比较、否定、偏见更加重了孩子的自卑感。很多父母省吃俭用,辛苦工作,都是为了让孩子吃得更好,穿得更好,更安心地学习。当孩子的学习表现没有父母想象中那样好,父母会认为是孩子不懂珍惜,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感到挫败,为孩子的将来感到担忧。父母应该反思,这样的消极态度对孩子的影响是好的吗?

  • 比较产生挫败

案例中小军的父母会不自觉地拿小军和成绩优异的孩子进行比较,当孩子被亲戚拿来比较时,小军的父母也没有站出来维护孩子的自尊。很多父母喜欢拿孩子进行比较教育、批评教育,以为这样能激发孩子的斗志,结果常常是导致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加重了孩子的挫败感。

  • 否定掩盖价值

小军的父亲不认可小军画画这个爱好,认为画画耽误了小军的学习时间,暴怒中将气撒在画具上;小军的母亲则直接给孩子贴上“不是读书的料”“浪费钱”等标签。父母无端的责骂和要求,强硬的否定态度,错误的言语暗示,都是对孩子的否定,让孩子认为是自己造成了家庭的不幸,爸爸妈妈都不想管了,更认为自己没有价值了。

  • 偏见扼杀希望

案例中小军的父母觉得“上中职学校低人一等”,这种偏见让孩子对自己的前途更加没有信心。小军看不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知道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已经处在情绪失控的边缘。很多时候,是父母觉得孩子就读中职学校让自己很没有面子,父母的担忧与偏见扼杀了孩子成功成才的希望,让孩子找不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美好的家庭情感,是父母赠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如果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没有信心,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没有信心,那么孩子既看不到幸福生活的样子,也不会有追求幸福生活的信心。聪明的父母会接纳孩子的不足,帮助孩子去挖掘自身的价值,让孩子产生积极的人生态度,让孩子有信心和勇气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