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玛雅古文明中的春分龙象——春分是地球村文化

 慧芸0 2017-03-25

干支纪年:丁酉年 癸卯月 丙午日

 

 

历史学家和社会人类学家多年考古研究结果,认定美洲大陆印第安人的祖先与中华先民是同一种族,大约在距今六千年到五千年间,由中国中原地区不断向东迁徙,最后越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大陆。


关于这段历史,考古学有考古学的推断,而我们实际上还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另外一种思悟方式,去获得解答。巍巍昆仑山上的中华先民,是如何在世界各地开枝散叶的,并不是考古学所能够完全揭示的。考古学的确可以发现一些历史踪迹,但若想了解历史真相,并不能完全依赖于其发现,因为科学总是在不断发现中前进和完善的。人种的迁徙只是一部分,而文化的“迁徙”传播,却是不争的事实。


 

例如,春分也是伊朗、土耳其、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新年,在他们的国度有着三千年的历史。对这个时间点来说,传播远在丝绸之路之前,所以不能以为是丝绸之路打开了以后才被带过去的。人类敬天爱地,信奉天地自然规律法则,守住天道信德的度、数、信,才是人类文明共有的真正财富。


 

今天,墨西哥人以及美国印第安后裔都还传承着欢庆春分的习俗。每年春分这一天,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北部的古城遗址特奥蒂瓦坎,人们都要聚集在太阳金字塔前,隆重庆祝春分的到来。


 

在墨西哥中部古城多提哈罕的废墟上,矗立着一座充满神秘色彩的巨大金字塔,这座金字塔始建于公元514年,13世纪时突然被废弃,原因不明。它最令人惊叹之处,就是有“羽蛇下凡”的奇景。


 

图4-6“羽蛇下凡”奇观


在每年春分和秋分的下午,太阳冉冉西坠,当日落偏西到某个角度时,阳光斜射,金字塔的阴影形成如羽蛇神般波浪形的长条,并与阶梯底部的一个羽蛇神(应龙)头部雕像连成一体;随着落日角度的变化,光影就像一条龙自天而降,逶迤游走,似飞似腾,活灵活现,把宇宙空间太阳系以及三垣星系的天德能量带到人间,加速了地球万物的生长、滋生和长养。这一现象堪称奇迹,许多墨西哥人都会在春分这一天云集在金字塔周围,观赏奇景,庆祝春天的到来。据说,墨西哥传统“春分节”主要目的在于“获取能量”(charged_with_energy)。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整个地球村文化是相近的,越是接近本源的东西越是相通。这里的羽蛇神,实为中国文化中的应龙。


 

“库库尔坎”在玛雅语中意为“带羽毛的蛇神”。古代玛雅人认为羽蛇神使土地更加肥沃,并保佑玛雅人的农作物获得丰收。


墨西哥玛雅人创建的“羽蛇下凡”这个景观,实际上与中国古代的应龙文化现象极为相近,《山海经》中记载,在中国夏朝,大禹就是驱策应龙来协助治水的。应龙是有翅膀的,并不是西方翻译中所定义的“蛇”。从图4-7中这座金字塔下的龙头雕塑可以看到,它的舌头、牙齿、头部结构,没有哪一点与蛇相同,相反,却跟中国古代文化所描述的应龙形象惟妙惟肖。


 图4-7金字塔阶梯底部的羽蛇神(应龙)头部雕像


玛雅历法中的每年5月1日和9月1日,就相当于中国农历的春分和秋分。这两天,太阳直射赤道,白天黑夜等长,“羽蛇(应龙)下凡”,是一个将精确的天文计算与精美的建筑进行艺术结合所创造的奇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