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和车子的发明 轮子是人类最古老、最重要的发明之一,轮子的发明把社会这辆车装上了轮子,使社会的发展更进一步的加快了步伐,所以才有人把发明轮子和发现及使用火相提并论。不过可以肯定,6000年前的这一发明,是继人类使用火的发明以后的又一重大发明。 轮子的发明必须要有社会的需求,也要有相当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创造联想,有相当的工具和技术,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我们知道,人类在掌握锋利而坚固的工具以前,是不可能拥有发明和使用轮子的,也就更不可能有轮式车辆的。因为用石器工具难以将木头加工成合适的圆柱形,更不必说复杂到带辐条的轮子了,也就是说,制造轮子这种圆形物,必须要有锋利的刃具这种工具,而石器时代的工具是石器,所以,车轮的出现只能是青铜时代以后的事情。 青铜时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对运力有了比较大的需求。另外,人们在自然界现象的启发下,有了对圆形的关注。比如,有些地方的人发现了自然界的圆形物体,并且也不自觉地使用圆形物体。再如:美洲的印第安人知道在滚木上拖船下水, 但以轮行车这个意思还没有想到。 美索不达米亚最早的轮子只是一些圆形的板,和轴牢牢地钉在一起。到公元前3000年时,已将轴装到手推车上,轮子不直接和车身相连。以后不久,又出现了装有轮辐的车轮。这种原始的人力手推车虽然笨拙得很,但比从前一直使用的人的肩膀和驮兽要好得多。 古两河流域人的交通运输更多的是依靠陆路,最初是靠人力搬运、牲畜驮运,后来发展到用牲畜牵引的泥撬作为运输工具。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人首先发明了带轮子的车辆。从考古发掘出土的一些战车模型中,我们了解到:当时的车是由四个轮组成,轮附于两轴,用四头牲畜曳引。这些车有独辀和短衡,并以颈带把牲畜的颈部固定在衡上,当牲畜曳车时,由颈部受力,通过衡和辀拖动车轮行进。早期的轮子都是由一块实心木头做成,把它牢固地连结在随轮转动的轴上,也有的车轮是由三块木头组成,合为圆形,用若干金属条连接,并在轮子的边缘密密地钉上一圈铜钉。后来又发明了车毂,并把轮子的中心部分挖空,交叉部分逐渐越挖越薄,到公元前2700年左右发明了有辐的车轮,亚述时期车更多地被用于战争,车的形制也更加完善。 轮子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机械发明,使用轮子可减少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将所载重量与地面的摩擦减到最低的限度,起到用较小的力量运送较重货物的目的。因此可以说车轮的发明给陆路交通运输带来了一场革命。后来这种技术被传至欧洲和东亚各国,时至今日它仍对我们的生活起重要的影响。 古代陆路交通工具一般是指车。车是经过漫长岁月发展而成的,最早可能是用滚木,之后发展为轮子,带轴的轮子,最后才出现了车。 由于制造车的材料都是木头、竹子、皮革等易腐材料,很难保存至今,因此在考古发掘中很少发现第一手的考古资料。哈拉巴文明时的车子虽然没有出土过,但在哈拉巴、摩亨焦达罗、洛特尔、卡利班甘等遗址上都出土了陶制的玩具车。这些玩具车都是从真实的车为模型制作的,因此可以看作是哈拉巴文明制车技术的代表。 哈拉巴文明的车多是二轮车,采用一头或二头牲畜拉车。拉车的牲畜是驼牛、马或羊。车子的底盘有的是一块整板,有的是中间有孔的。有底盘下有车轴,用皮条将车轴和车身捆绑在一起。车轮直接安在车轴上。哈拉巴文明的车轮有两种,一种是没有轮辐的一整块圆盘,另一种车轮上有轮辐。轮辐的出现是为了减轻轮子本身的重量,是制车技术提高的标志。 带车篷的四轮车玩具模型在哈拉巴文明遗址上也有发现,车篷的材料看起来像是用竹子、皮革等轻材料制成的。印度次大陆的红铜或青铜的车子模型出现得比较晚,大约在公元前3 世纪。金属玩具车将车子复杂的细部零件都表现得很清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