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乘着轮子飞来

 zhb学习阅览室 2021-11-19

原创:杨新润

古往今来,人类衣食住行玩各个方面的用品,无不来自于发明---从宏伟壮观的楼宇桥梁,到微不足道的针头线脑,全部如此,概莫能外!数不胜数的发明中,有些称得上伟大,有些只属于“小玩意”系列。

常人眼中,能够排在人类伟大发明第一方阵的,当属那些诸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类的“名流之辈”,名不见经传的“小玩意”自然不能入流。然而,人类的发明词典里,有一个小物件非常古老,也异常重要,堪称名列前茅的伟大发明,却总被人们忽视或忽略不计---它就是“轮子”!

轮子是伟大发明吗?是!有轮子,才有转动运动;没有轮子,怎能产生连续转动?有轮子才有车子。车是我国夏代的产物,轮子在车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周礼·考工记》载:“是故察车自轮始。”如今,人们常说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殊不知,司空见惯的齿轮、飞轮、滑轮、轮胎等等,都是早期轮子的后裔。倘若用一句话对人类社会进化史做以概述,我借此想说:“人类是乘着飞轮从远古滑翔而来的!”

茹毛饮血的石器时代,旱涝疾疫遍布,野兽袭扰随地,先民们的第一要务就是生存。太阳当空的午后,半山腰突然窜出一头觅食的野猪。习惯狩猎的先民群起而上,企图用木棍、石块打死这头野猪。山腰间,野猪在前面狂奔,先民们在后面穷追不舍。忽然,一个先民脚下一滑,顺势跌躺在山坡上。他爬起来一看,脚下踩着了一节并不很长、却很光滑的圆圆的木头。嘿嘿,野猪追不成了,脚下的圆木却成就了原始的“轮子”。岁月一晃,6000多年过去!

6000多年前,我们的先祖借助圆木把超过自身重量的物件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即使笨拙沉重的物体也可以搬动。

到了制陶年代,先民们使用轮子制作泥塑陶器,让那根“脚下的圆木”派上了大用场:两个盘形的转轮,一上一下安放在陶坊里。两个轮盘中间装一根木轴,让木轴直立竖放着。陶工用双脚蹬下面的轮盘,使其旋转,并能掌握快慢。再用双手将柔软的粘土置于上面的轮盘,塑捏成形---转轮飞旋中,一件件象模象样的陶坯下架,而后装窑焚烧成器。

再说,从轮子到车轮,又有个过程。掌握锋利坚固的工具之前,先民们还不会用石器工具将木头加工成合适的圆柱形,更不用说复杂到制作带辐条的轮子。《淮南子》载,先祖“见飞蓬转而知为车”。“飞蓬”是草,茎高尺许,叶片很大,根系入土很浅,遇到大风容易被连根拔起。受飞蓬启发,约在4500年前的夏代初年,奚仲发明了车。制作陶器的陶工们将轴装到手推车上,轮子不直接和车身相连,便有了轮辐的车轮。考古学家发现,距今3000多年前的殷代殉葬品中,就有车厢、车辕和两个轮子构成的车子,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交通工具了。

战乱频仍的岁月,轮子被用于制造战车。奋不顾身的兵士站立在冲入敌阵的战车上,同仇敌忾地朝敌人投掷标枪,迫使敌人溃散。随后,乡村出现了粗陋的牛车(俗称大车),牛车的车轮就是用两个30多厘米厚的圆木做成的。最初,牛车的车轴还固定在车底的环孔里,同一对轮子一起转动,很像农家小孩的木制玩具车。

环视当下世界,科学技术正以加速度发展,各种发明层出不穷。面对目不暇接的新产品,谁能想到人类最古老、最重要的发明呢?然而,不管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人们都应记住:轮子是入列人类发明远祖级的名流。轮子的出世,使得原始的交通工具成为可能。若论推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功业,轮子有汗马功劳,具有突破性的历史意义,值得大书特书。

轮子是人类荒蛮之初的天才选择,也将伴随人类走向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