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望族的祖传秘笈

 hnr360 2017-03-25

一个望族的祖传秘笈

钱氏家训

 

    最新被发现的“钱氏家训”可以用来解释一个摆在世人面前的问题:以钱钟书为代表的江南望族,为何名人辈出?解读这部家训,言简意赅的文字当中,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同当下的许多家庭只是简单地将孩子

交给“学校”和“分数”相比,钱氏的家教、家风和家学文化有许多可供借鉴之处。
 春风拂面江南绿,3月18日,记者冒着细密的春雨,来到无锡市中心新街巷30号的“钱钟书故居”,在寻访中感受钱氏家学文化的熏陶。原本以为“钱氏家训”会刻写在故居中的某个显眼的部位,但住在故居隔壁的钱钟书侄女钱静汝告诉记者,“家训是铭刻在心中的。”于是沏上茶一同聊了起来,温润的空气中,散发出这个家族特有的书香。
家训——为人、持家、治国的经典
 说起家训,其实并不新鲜。如同当下的许多企业时兴的企业文化建设和塑造企业精神一样,家训塑造的正是“家的精神”,其中包括如何传家、兴家、安家与发家等各方面的内容。这次被发现的钱氏家训的全文刊载在孙荣度编写的《钱氏堠山支宗谱》中,共分成简人(为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部分,言简意赅,文字不足一千,却涵盖了许多方面,估计历史价值不会低于诸葛亮的《出师表》,怪不得有人已经考虑将“钱氏家训”去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家训的开头就谈到为人的基本原则,“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在待人接物方面,“临财不可不廉介(洁),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在家庭篇的子女婚嫁方面,则提醒不要贪图富贵,“娶媳求淑妇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在社会篇里,则提倡公而忘私,反对见利忘义和嫉贤妒能。“私见尽要划除,公益概行提倡。不见利而起谋,不见才而生嫉。”在国家篇里,则点明了国富强盛少不了人才、教育以及和平的外交环境。“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
  “这些家训,听起来都是大道理,落实起来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钱静汝告诉记者,“就算是天资聪颖的钱钟书,小的时候也没少挨过父亲钱基博的管教。”

家教——“读经传则根柢(底)深”
 提起钱钟书,可以说是风华绝代的人物了,神秘而充满魅力。照相式的记忆力,淹贯中西古今的博学,滔滔不绝的口才,浓郁的机趣和睿智,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风靡海内外。在欧美、日本、港台和内陆,“钱学”研究方兴未艾。江南大学文学院的刘桂秋教授则将钱钟书和他的父亲近代著名国学家钱基博联系在一起研究,认为是家族文化的传承,成就了钱氏父子,成为江南望族中典型的“文化型家族”,而家训中“读经传则根底深”七个字,则明确了这个家族在学习上的原则。
 父亲钱基博是个极其保守的儒家学者,甚至有点不顾时代潮流,对于20世纪排山倒海的西学东渐新思潮视若无睹。在钱钟书出生前五年,清廷已经停考乡试、会试。科举废除之后,所有的孩子都可以上新式学堂,而钱基博希望钱钟书也像他自己一样能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于是钱钟书在进入东林小学之前的几年中,先后念完了《论语》、《孟子》、《毛诗》、《礼记》、《左传》等经典书籍,闲暇时还涉猎了不少子部、史部的著作。在东林小学念书时,父亲的家庭作业更使钟书对传统典籍有一种“痴气”。在学堂放学后,当时在无锡第三师范任教的钱基博要钱钟书去他的办公室自修古文,等到三师在校学生晚餐之后才回家。钱基博对孩子的管教极其严格,还常用体罚来管教,正是印验了一句无锡俗语“棒头上出孝子”。
 有一年,钱基博到北京清华大学任教,寒假没有回家。钟书在寒假里没有严父的管束,更是快活。他借了大批的《小说世界》、《红玫瑰》、《紫罗兰》等刊物恣意阅读。暑假他父亲归途阻塞,到天津改乘轮船,辗转回家,假期已过了一半。他父亲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命钟书和钟韩(钟书的堂弟)各做一篇文章。钟韩的一篇颇受夸赞,钟书的一篇不文不白,用字庸俗,他父亲气得把他痛打一顿。这次皮肉之苦,虽然没有使钱钟书“豁然开通”,但激发了他发愤用功。不过一两年功夫便判若两人,到考上清华大学之前,他不仅不再挨打,而且是他父亲得意的宠儿了。到20岁时,钟书已经被他的父亲训练成一个小学者了。其实钱钟书的成功,是钱基博一生最大的成就。

家风——“勤俭为本,忠厚传家”
 对于钱钟书这个家庭,杨绛在《我们仨》的书中有着这样的描述:“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女儿)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透过如此质朴的语言,让人感到这三口之家是如此知足,如此和谐。
 同样在《我们仨》的书中,还可以看到钱钟书和杨绛相互理发的照片,一个用电推子,一个用剪刀,朴实而生动感人。这正应验着“勤俭为本”的持家理念,而要实现“忠厚传家”的家训是要不断地在现实生活中磨练的。
 文化大革命期间,钱钟书和杨绛先后被革命群众“揪出来”,成了“牛鬼蛇神”。女儿阿瑗则属于“革命群众”。她要回家看望父母,得走过众目睽睽下的大院。她先写好一张大字报,和“牛鬼蛇神”的父母划清界限,贴在楼下墙上,然后走到家里,告诉父母刚刚贴出大字报已经“划清界限”了,并着重说“思想上划清界限!”然后一言不发,偎依在杨绛身边,从书包里取出未完的针线活,一针针地缝。她买了一块人造棉,自己裁缝,要为母亲杨绛做一套睡衣,因为要比一比衣袖的长短是否合适,还留下几针没有完工。她还从书包里取出一大包父亲钱钟书爱吃的夹心糖,找出一个玻璃瓶,剥去糖纸,装在瓶子里,一面把一张张包糖的纸整整齐齐地叠在一起,藏入书包,免得革命群众从垃圾里发现糖纸。她还告诉父母,开始领工资了,每月除去饭钱,可省下来贴补家用。如此的孝道,跟父母平时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文革期间,女儿钱瑗的丈夫王得一挨批挨斗,工宣队逼他交出所谓的“五一六”反革命分子的名单。王得一表示不会撒谎,不能捏造名单害人,最后自杀了。而钱钟书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挨了批斗之后,他却从不认为自己的人格比别人低,并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他与杨绛感情融洽到给人一种“胶着”的亲密感,在被批斗的日子里,他们一同上班,一同下班,互相照顾,走时肩并肩,手挽手,被别人誉为“模范夫妻”,一些年轻人还在背后羡煞了眼说“看人家钱钟书一对儿,越老越年轻,越老越风流!”他们就是这样在这场灾难中不消沉,不畏缩,不卑不亢地做人。这就是生活的现实中磨练出来的家风。

传承——永久的话题
 钱绳武堂,是钱钟书故居中体量最大的一间客厅,这是书香浓郁、文脉悠久、英才蔚起的地方,浓缩了一部钱氏家庭的发展史。钱基博在这里勤奋笔耕,诂经谈史,言传身教,成为文化学术界的泰斗。正是由于教育有方,家教严格,才培养出钱钟书这样的文化名人,也有钱钟韩、钱钟鲁、钱钟泰这样的科学院院士、学者、教授;还有著名工商人士钱基厚和钱钟汉父子。在无锡解放前夕,钱钟汉受父亲委托,代表无锡工商界、代表荣德生先生过江到苏北解放区,同我党领导人洽谈迎接解放大军解放无锡事宜,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个家族中,更有22岁为革命惨遭杀害的共产党员钱钟仪烈士。
 钱氏家族的众多成员有的走上科学救国之路,有的走实业救国之路,有的走上武装革命之路。他们按照自己的抱负,走各自的道路,实现着理想,到底“钱氏家训”在其中起了多大的作用,已经很难推测。但耳濡目染,言传身教,重视家族教育、重视文化气脉的接续传承,续写着这个江南望族的辉煌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