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钟书:嗜学如命 淡泊名利

 追梦一往无前 2018-04-29

 

 

钱钟书191011月,出生江苏无锡,出身于书香门第。

幼承家学,天资过人;青少年时,就喜好古经典籍。

在文学上,他是一个全才;

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作家、文学研究家;

鼎鼎大名,谁人不知?

他晓畅英语、法语、德语,

亦懂拉丁文、意文、希腊文、西班牙文。

治学:古今互见、贯通中西;

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有文化昆仑之誉。

60年来,钱钟书先生致力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他甘愿寂寞、辛勤研究、淡泊名利,享誉两岸三地。

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不懈努力。

 

就在一百多年前的冬天,

钱钟书出生于江苏无锡市一个家庭里,

他的父亲钱基博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古文学家、文史专家和教育家。

在这个男孩满周岁抓周时,

他抓到了一本书,于是家人便给他取了钱钟书这个名字。

出生在书香门第的钱钟书,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一代鸿儒就在那里成长,并造就了一代人间传奇。

 

由于大伯钱基成没有儿子,钱钟书的父亲便把他过继。

这样,大伯便成了钱钟书人生中的第一个老师;

大伯对他的教育倾注了很多心血,无微不至。

 

钟书四岁,伯父教他认字;六岁,送入秦氏小学学习;

不到半年,因为一场病,伯父不再让他上学,而是呆在家里。

后来进了私塾,伯父又嫌不方便,干脆自己教育。

上午伯父出去喝茶,

给二铜板,让他去看小人书,再给一铜板,让他去买酥饼吃。

钱钟书经常跟伯父去伯母娘家;

那是一个大庄园,钟书成天贪玩在园里,耽误了一些课时;

伯母娘家人都抽大烟,总是吃夜餐,生活无规律。

一回来,父亲见钟书染上许多坏毛病,大骂孩子。

钟书十一岁时,考取东林小学,而伯父不久也去世。

尽管父亲负责他的学杂费,但其它开支无法弥补;

没有作业本,他就用伯父曾钉起的旧本子;

笔尖断了,他就削尖竹筷代替。

十四岁的钟书考上桃坞中学,父亲则在清华大学任教当老师;

父亲对钟书的作文始终不满意,

钱钟书从此用功读书学习,阅读了大量的书籍;

渐渐地,他可以代父亲写信、写诗,

父亲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意。

 

秀才出身的钱基成信奉教之有方,顺天致性的自然主义;

在家学的熏陶下,钱钟书人如其名,

钟情于文学,喜好博览群书,打下的国学基础很坚实。

中学时代,钱钟书先后就读于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辅仁中学;

这两所学校都是教会学校,注重英文教育。

这段求学经历,为他打下了很坚实的英文功底。

 

1929年,钱钟书已经20岁了,

此时的他,风华正茂,已经颇具才气。

满腔热情与才华的钱钟书报考了清华大学外文系,

准备大展宏图,一拼高低。

然而考试成绩却是很不乐观,不如意。

酷爱文学的他,由于严重偏科,中英文成绩极佳,英文甚至考了满分,

但数学只考了15分,离奇。

按照清华的规矩,这样的学生是不能被录取。

就在钱钟书的清华梦将要破灭时,

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家伦看到他的成绩,

惊呼此乃奇才,决定破格录取。

此事亦成为罗家伦老师生平一段佳话,值得回忆。

钱钟书最终成为清华的一名学子;

他与清华结下了一段深厚的缘分,

掀开了他精彩的一生,又是那样动人、传奇。

 

围城内外:才子自风流。

由于钱钟书入学时的特殊待遇和独有才华,

入学后立即名震校园,成为清华出名的才子。

 

钱钟书的学长吴组缃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他与曹禺等人在咖啡室与钱钟书偶遇;

曹禺说:钱钟书在那里喝茶,还不叫他给你开英文禁书看?

(书库随便看,但书太多,摸不到门)

于是吴组缃就叫钱钟书给他开三本。

钱钟书随手拿起一张纸,轻轻松松写下了三、四十本书(英文名字),

并且用英文写下了这些书的主要内容和各自的特点。

这个故事流传甚广,可见钱钟书读书数量之多,令人称奇。

 

文坛昆仑,一代鸿儒。

当年在清华大学有三杰:钱钟书、颜毓蘅、曹禺。

而钱钟书实为三杰之首,又格外显得出众无比。

教文学的吴宓教授称赞他:

自古人才难得,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人才尤为不易。

当今,文史方面的杰出人才在老一辈中,当推陈寅恪先生,

在年轻一辈中应推钱钟书,他们都是人中之龙。

这是很高的赞誉。

 

那时候的清华大学与现在并无二致,

男多女少,女生都是被宠爱的。

那时候的女生宿舍,有个很典雅的名字,叫古月堂

古月堂不设会客室,男生们便都立在门口,无论春冬,无论寒暑,

古月堂前总能看到一两个焦灼的影子,

眼巴巴地盯着大门,盼着那一位千呼万唤始出来。

不知从何时开始,这些男生中多了面容俊朗的钱钟书;

而杨绛,就是他要等待的女孩子。

 

杨绛,原名杨季康,也是一名才女,

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

她虽出身名门,但身上毫无千金小姐的傲气,

浑身散发着恬静淡雅、朴素无华的气质。

加之才貌出众、秀外慧中,

身边不乏众多追求者,然而她都不为所动,无暇顾及。

直到这一年的春天,她结识了钱钟书,才春心落地。

杨绛不亚于钱钟书的聪慧和才气;

她和他,一个是书香门第的才女,一个是出身名门的才子;

门当户对,佳偶天成,牛郎织女。

连她的母亲都说:

阿季的脚下拴着月下老人的红丝,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华。

 

1935年春,钱钟书参加了教育部公费留学资格考试。

当时国民党教育部,

将英国退还的庚款,用做国内青年去英国留学的奖学金,以资鼓励。

但这种公开招考的录取名额极为有限,

英国文学就只有一个名额,

钱钟书以绝对优势名列榜首,顺利得之。

消息传来,杨绛极为高兴,有哪一个念西方文学的人不向往英国呢?

她与老师商量,用论文形式代替考试,提前一个月毕业,同去。

七月中,两人正式完婚。

一个月后,他们双双离开了江南,

从上海起航,乘船去了英国,暮想朝思。

 

钱钟书在牛津拿到学位之后,他们又一起去了法国巴黎。

在巴黎大学读书比牛津自由,

他们更加肆意的读书,阅读量叫人叹而观止。

 

在牛津和巴黎的数年里,是钱钟书夫妇最快活的日子,

用杨绛自己的话说就是好像自己打出了一片新天地。

他们在巴黎呆到1938年,那年秋天的时候,

他们带着一岁的女儿,回到了战火硝烟的中国,一切重新开始。

 

民国第一才子的傲慢与顽痴。

钱钟书出生于书香门第,但不像父亲那样一本正经,讲规矩。

他读书时全神贯注,但放下书本时,却又全没正经的样子。

好像无处寄放能量和无尽的兴致。

年轻时的他,少不了盛气,也难免恃才傲物,有锋芒外露的样子。

 

1933年钱钟书毕业于清华外文系,

校长亲自告诉他:要他留校,破格录取。

陈福田、吴宓等教授都去做他的工作,

想挽留他,希望他进研究院继续研究英国文学,助一臂之力,

为新成立的西洋文学研究所增加光彩,造就传奇,

可他一口拒绝道:

整个清华没有一个教授有资格充当钱某人的导师。

其率真狂傲可见一斑,谁人敢比?

难怪作家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中评价他:

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两个狂人之一。

对于这样的评价,钱钟书本人却说:人谓我狂,不知我之实狷。

 

1927年,商务印书馆要出版钱穆的《国学概论》,钱穆请钱基博写序;

钱基博把此事交给钱钟书这个聪明伶俐的儿子。

钱钟书一气呵成,钱基博读后未改一字。

就这样,冠名钱基博的《国学概论》序言,

竟出自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钱钟书之手,不禁让人拍案称奇。

 

学识上恃才傲物的钱钟书,

在生活中却痴顽、率真的像个孩子。

没有风度翩翩,没有一代鸿儒的样子。

 

解放以后,他们和大名鼎鼎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邻居;

两家各养了一只猫,有时难免争斗;

爱猫如命的钱钟书便亲自上阵帮忙,格外生趣。

据其夫人杨绛先生文章记载:

钟书特备长竹竿一枝,倚在门口,

不管多冷的天,听见猫儿叫闹,就急忙从热被窝里出来,

拿了竹竿,赶出去帮自己的猫儿打架。

一代鸿儒,有时竟像一般的孩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也许对钱钟书来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他平生淡泊,独钟情于书,人谓书痴

他曾经对杨绛说只要有书可读,别无营求

面对繁华的世界,钱钟书似乎甘愿做一个纯粹的读书人,

在充满书香的纯净世界里,铸造围城围困自己。

他沉醉在自己的围城中,用知识建造自己的世界,乐此不疲。

他沉浸在书的海洋中,用自己平生之所学,

著写了《管锥编》,注解了中国十部古籍。

这部书被人称作完美主义的学术经典

堪称20世纪中国学术所达之巅峰,令人惊叹不已。

 

他著有《管锥编》、《谈艺录》和《围城》等。

其中前两种学术著作仅引征多达4000多种书籍。

而《围城》则倾倒一时读书之人,使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40年代初版后,人称:

交谈不说《围城》记,纵读诗书也枉然。

 

《围城》以时时处于精神危机中的方鸿渐(现代知识分子)的人生历程为线索,

广泛地触及三四十年代的社会和众生相,

对当时种种社会弊端和人生病态,给予尖锐地揭露和讽刺、抨击,

并着力探讨人际间的基本关系、人的基本处境和人生的基本意义,

并就这些问题,作出了形象而富有哲理的阐释。

《围城》展示了传统对于现代中国自我围困的主题

 

36岁创作了小说《围城》,却在70岁才真正成名,被当代人提及。

他从不接受媒体的采访,也没有留下一本自传;

身为一代鸿儒的他,狂傲不羁,率直与顽痴。

 

钱钟书一生淡泊名利。

对于世人趋之若鹜的名,他有与众不同的看法,独树一帜。

在《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一文中写道:

人怕出名啊!出了名后,你就无秘密可言。

甚么私事都给采访们去传说,通讯员等去发表。

这么一来,把你的自传或忏悔录里的资料硬夺去了。

将来我若作自述,非另外捏造点新奇事实不可。

基于此,钱钟书对名有一种本能的害怕并时刻保持警惕。

钱钟书获得了很高的学术声誉,

但终其一生,却从未接受过任何荣誉。

 

面对一系列相继而来的风雨,

他的童心不得不跟着变得苍老的样子。

虽然他不减当年才气,但他的热情与欲望却在逐年递减、降低。

在许多年间,他似乎没有什么新作问世;

放下手中犀利的笔,他开始由创作走向研究,

用半辈子寒窗的寂寞,默默地为世界文化奉献自己。

 

偶有文章涉及如何评论钱钟书的议题,旁出歧义,

也有一些人认为,钱钟书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无论别人如何褒贬,钱钟书却等闲视之。

1989年《钱钟书研究》编委会成立,

他对这事却极力反对,曾向发起人之一的学者舒展抗议:

昆仑山快把我压死。

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

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

又说:读书人如叫驴推磨,若累了,抬起头来嘶叫两三声,

然后又老老实实低下头去,亦复踏陈迹。

  

 

钱钟书不喜欢抛头露面,不喜欢记者采访写稿子。

为此,他拒绝接受任何记者的采访,

拒绝摄影记者的镜头,即使是电话采访也一概拒之。

1990年,《围城》拍成电视剧播出后,

钱钟书有如日中天的名气。

希望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

而他却闭门谢客,也很少接触媒体;

钱钟书自己解释说:

如果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

在他的眼里,有那些时间,倒不如多看点书,好好学习。

 

1991年,18家省级电视台联合拍摄《中国当代名人录》,

将钱钟书列入第一辑,结果被他婉拒。

友人告诉他对方有巨款酬谢,钱钟书冷冷地说:

我都姓了一辈子了,还会迷信这东西?

《东方之子》是中央电视台名牌栏目,

主要是以国内优秀人物为拍摄对象,

很多人将能成为东方之子,并引为毕生之荣耀,努力趋之。

然而,钱钟书至死不接受采访,坚持到底。

他说:我不需要出名。

 

为潜心治学,钱钟书拒绝各种社会头衔,拒绝出席各种学术会议,

拒绝为他父亲举办百年诞辰纪念,拒收国外多所大学的盛情邀请的帖子,

拒绝法国政府授其勋章,拒绝美国的天价讲课费,

拒绝祝寿,拒绝出席国宴,拒绝一切浪费生命的各种应酬……

钱钟书的这些拒绝、不合作,这些矜持和风骨,

充分地显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操守,始终淡泊名利。

 

19981219日,88岁的钱钟书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

杨绛在《我们仨》中写道: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

相守、相助、相聚、相失。

回首这一生的长路,他用一颗真挚纯粹的灵魂,笑对人情世故。

倾其一生,用知识建立起纯净的围城

这座围城孤傲地耸立,无二独一。

 

思考和感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像芭蕉文犹绿;

功多艺熟;成功往往源于乐趣与志趣。

要想使学问登堂入室,必须如醉如痴。

钱钟书的成才成功,源于他嗜学如命,酷爱文学书籍。

 

他从少年的狂妄,走向日后的成熟低调与淡泊名利,

是因为他悟出了人生的真谛。

他也许是舍弃了人生的功名利禄,

才使得自己淡定、坦然面对人生,延年益寿,直到88岁的年纪。

人生留下了什么?有什么价值?

留给后人评说去……

 

作者:追梦1979

20161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