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城》里的故事

 普兰修 2017-06-23
        1910年10月20日,钱锺书出生在江苏无锡的教育世家。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学者钱穆都是出自这一家族。其父亲钱基博更是中国近代著名国学大师、教育家,代表作:《现代中国文学史》、《古籍举要》。由于钱锺书的伯父钱基成没有后代,按照当时的惯例,于是钱锺书一出生就过继给了钱基成。

        关于钱锺书姓名的来历 : 周岁时,家族里的族人为他举行了抓周的仪式,众多的物件中,他选取了一本书,于是取名锺书。

        1916年年仅六岁的钱锺书被送入秦氏小学,后来由于生病的缘故,伯父让他呆在家不再上学。后来进私塾,伯父又嫌不方便,干脆自己教钟书。上午伯父出去吃茶,给一铜板让他去买酥饼吃,给二铜板让他去看小人书。钟书经常跟伯父去伯母娘家,那有一个大庄园,钟书成天贪玩,耽误些功课,伯母娘家人都抽大烟,总是半夜吃夜餐,生活无规律。

        一回来,父亲见钟书染上许多坏毛病,大骂,但他总不当着其他孩子的面骂。钟书十一岁,考取东林小学,而伯父不久也去世了。尽管父亲负责他的学杂费,但其它开支无法弥补,没有作业本,他就用伯父曾钉起的旧本子;笔尖断了,他就把竹筷削尖替用。钟书十四岁考上桃坞中学,父亲在清华大学任教,对钟书的作文始终不满意,他从此用功读书,阅读了大量的书籍。
  
        1929年,钱钟书参加清华大学考试,旋即名震校园。原因是在发榜的时候钱钟书的数学成绩竟然只有十五分,而按照清华大学当时的招生规定,只要有一门考试成绩不及格就不予录取。可是与数学成绩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钱钟书的国文和英语成绩都是满分。当时的清华校长罗家伦,在经过一番仔细的考虑之后,最终还是将这位极度偏科的学生录取了(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罗家伦考北大时数学也只考了零分,胡适也将他录取了。)

         进入清华的钱钟书并没有让破格录取他的罗家伦失望,不仅国学和英语水平让同学敬佩不已,而且常常在考试中夺得第一。与此同时让人称奇的是钱钟书上课从来不带笔记,只带一本与课堂无关的书一边听讲一边看。于此同时,钱钟书一进校就立下了“横扫清华图书馆”的志愿,现在清华大学图书馆藏书上的笔记也大多是钱钟书所做。

        钱钟书学识之广博,使得老师在在教授他的时候都要谨慎不已,不然说不定钱钟书就会指出他们的错误。当时清华有个老师教赵万里,一次在上课谈到一本著作的话音刚落,版本时曾自傲的说:“不是吹牛,这个版本只有我看过。”话音刚落,两个声音就立即表示他们也曾经看过。这两个人,一个是当今著名历史学家吴晗,而另一个,就是钱钟书。钱钟书不仅指出这个版本他不仅看过一次,而且还指出了赵万里的一些错误,弄得赵万里尴尬不已。
  
       钱钟书的老师吴宓曾多次在师生面前夸赞:“自古人才难得,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人才尤其不易得。当今文史方面的杰出人才,在老一辈中要推陈寅恪,在年轻一辈中要推钱钟书。他们是人中之龙,其余如你我,不过尔尔。”

         因此,当时钱钟书在清华又有个“清华之龙”的外号,并且与“清华之虎”曹禺“清华之狗”颜敏蘅并称“清华三杰”。许多年后颜敏蘅担任南开大学外文系教授时已才华卓著,当时有人曾感叹称:“狗尚如此,何况龙虎!”
 
         在当时的清华,钱钟书风头之劲,颇有当时“少年青衫薄”的意味。

         钱锺书在清华毕业后,于1935年,以第一名成绩(87.95分,为历届中美和中英庚款平均分最高)考取英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艾克赛特学院英文系留学,与杨绛同船赴英。1938年,在英国留学后,钱钟书又回到了烽烟四起的祖国。

        彼时,因为国民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的战略大局,清华大学和国内众多高校已南迁至昆明,并组建了西南联大。钱钟书应西南联大之邀,前往昆明教书。但是钱钟书在昆明却过得不太如意。中国向来就有枪打出头鸟的,钱钟书在清华时便才华横溢,到了牛津大学留学之后学术水平更是大涨,而他平时有喜欢嬉笑怒骂,他甚至直言“西南联大的外文系根本不行;叶公超太懒,吴宓太笨,陈福田太俗”,而西南联大的其他老师也未能幸免。也许在西方国家呆了几年的钱钟书看来这只是文人间的幽默,但是在其他老师看来,这却是不能容忍的。
  
       1939年暑假,在西南联大呆了不到一年的钱钟书回到上海探亲,便同西南联大断了联系。钱钟书的父亲此时正在湖南蓝田师范任教,钱钟书在上海呆了一段时间之后便到蓝天师范任教去了。

         钱钟书刚走不久,钱钟书反的夫人杨绛就突然接到自己堂姐夫的来电,诘问钱钟书为什么不回清华梅贻琦的电报。事实上,梅贻琦曾经发过电报挽留钱钟书,但是这封电报没有到钱钟书手上。钱钟书性高才傲,知道有人在故意为难自己,自是不愿去讨没趣。

        1940年,吴宓曾为了钱钟书能来清华任教而奔走呼吁,但却还是没能成功,吴宓纷纷不平,说清华没有容人之量,不重视人才。甚至直斥叶公超、陈福田在梅贻琦面前表示对钱钟书的不满的行为。后来,当陈福田来到上海聘用钱钟书时,钱钟书还是委婉拒绝了。

         出彩的才华依旧需要人的赏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钱锺书的创作成果被掩盖住,得以让更多的人了解,离不开夏志清先生的极力赞扬(“《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夏志清先生编写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于2005年6月在大陆正式出版。

        对于短篇小说的写作的作用,可以理解为:短篇看成长篇写作之前的探练(鲁迅是由于特定的时代影响)。这里要提及钱锺书遗失的一部长篇小说《百合心》,由于邮寄的一些原因导致这部小说夭折,也给读者留下了一些遗憾。

       《围城》小说创作依循的是线索式人物方鸿渐(流浪小说)的发展,不依赖与主题的构建,而是从各个角度去解读,塑造的是圆形人物,同时也可以阅读英国作家亨利·菲尔丁的《弃儿汤姆·琼斯传》。

1、从现实意蕴来看

        整本书中充满着病态的透露,从“上帝视角”,来揭示当时的知识份子也就是新儒林的丑态,同时穿插着钱锺书对知识份子缺点的批判与反思。场景主要集中安排在城乡丑态与内陆农村原始落后两个地点展开。

2、从文化意蕴来看

        对当时的中国来讲,正处于中西激烈交汇时期,人们面对在这一现状,既要反思吸取传统文化,又要接受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一情况对于当时的人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从而也是培育了像方鸿渐这样的角色(软弱、“奴性意识”、被动、随波逐流)

3、从哲学意蕴来看

        关于《围城》这一书名的揭示一直具有很多声音,其实钱锺书自己也一直在通过书中人物对话来进行解释与过渡。同时也是透露出了一些存在主义哲学意味:怀疑论、虚无、孤独。

        往往想要逃离的地方,到后来才发现那又是你向往的地方;当初你曾向往的地方,到后来才发现那是你要逃离的地方。

       比方:杨绛先生为《围城》题词:“围在城中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也就变成了,人生进进出出,没完没了。

       我想“假若民国时也有520的话,方鸿渐一定会为唐晓芙准备一份礼物” 你说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