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战国史——全言著(21):1494年

 金色年华554 2017-03-26

  日本战国史——全言著(21):1494年

  1494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三位古人,分别在日本国西、中、东三方挑起了战争。

  首先是前面提到过的日本最西端地萨摩、日向、大隅三国守护岛津忠昌,起兵攻打邻居肝付兼久(具体原因不详),引发南九州大规模武装冲突,豪族祢寝茂清、伊东氏方援肝付一方,岛津忠昌不克而退。

  紧接着是日后知名度极高的甲斐武田氏内乱再起,正版守护武田信绳于3月26日击破其弟武田信惠。不过武田信绳不是个“狠”角色,再加上信惠也算是服了哥哥,所以信绳就没有将弟弟干掉,这也为日后信惠再次叛乱奠定了基础。

  再然后就是前面提过的东北陆奥国的“好干部”伊达家族:4月12日,伊达实业家族公司董事长伊达尚宗遭遇家臣谋反,出逃到西边的会津地区。会津第一家族芦名盛高表示亲切欢迎,并给予尚宗大力支持,帮助尚宗平定了叛乱。会津是奥羽地区出入关东和北陆的重镇,历代日本政府都将其设为中央在东北的第一据点,而芦名氏也因之成为了陆奥地区举足轻重的一股势力。然而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95年后,芦名氏将在一场被称作“折上原之战”的战役中一败涂地,然后被伊达家给消灭,正如前面帮助过武田氏的小笠原氏一样——这些都是后话,我们日后会讲到的。

  说完这三件“小事”,让我们继续回到中央的“大事”上来。

  7月17日,足利义稙要请纪伊诸寺协助他上京。此事意义不大,但可以折射出一个现象,那就是日本寺院势力在战国时期得到了巨大发展,成为了独立的政治力量,完全能够成为将军级别的人物所依仗的“社会团体”。当然,纪伊的和尚并不怎么样,因为在另一股宗教势力面前他还是太渺小了,那就是一向一揆,这里也不多做赘述。

  说了这么多,真正的大人物其实一个都没有露面,但是,8月26日这天的一个消息,让我们战国史上最杰出的一位人物之一开始摩拳擦掌,蓄势待发。此人今年已经62岁了,岁月的沧桑已经让他衰老了很多,但是他的心依旧年轻着。他就是著名民营企业家、“爱国主义者”伊势长氏先生。

  实践证明,伊豆国让伊势长氏治理百分之百地比让足利茶茶丸要好。攻下堀越御所后,早云将茶茶丸的首级悬挂示众,并且四处竖立告示牌宣告茶茶丸的暴虐罪行,没过几天便有大量地主农民前来投靠。长氏迅速改革内政,发展生产,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评,同时获得了国内仍在观望的众多豪强的认可。当时堀越一带正好热病肆虐,早云立刻命人从骏河购买大量治疗热病所用之药品施舍给患病的领民。除此之外,他还将兴国寺城的大部分积粮运来散发给贫农,这些举措都为其社会重建维稳起了相当的作用。不过,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接受这样一个外来政权的,所以仍有许多堀越公方遗臣与土豪对早云反感而进行了反抗,不久便爆发了两家大(相对)豪族的反抗运动,不过迅速遭到了败亡——历史潮流与人民的选择。靠着软硬兼施的手段,长氏迅速稳定了局势,顺利完成了新政权的建设,而细川政元控制下的幕府虽然一直未给予长氏一个正式的名分,但已经俨然承认了其“非法”政权的合法性。所以说,在历史和人民面前,家世血统是不靠谱的,能力才真正决定成败。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不靠谱,但家世血统在阶级社会还是必须的。比如对伊势长氏来说:伊豆实在太小了、太贫瘠了,而广大人民和土地却还在那些家世血统高贵的人手中水深火热烦人地控制着——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这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当年足利政知之所以会选择在伊豆停下来,就是由于伊豆国实在太烂了,除了女性艺术家(伊豆舞女)和浅海水生物比较多外基本上一无是处——至少当年是这样一回事,所以今川家和上杉家才很大大方方“无所谓”地将这块宝地“孝敬”给了他——散散心还可以,控制关东是不可能的。不过对伊势长氏来说,控不控制关东可能与他无关,至少现在是这样。但问题是,自己并不是一个人,自己还有一大群家臣要养,即便他本人无心扩张,他的家臣们也会极力怂恿他去干:因为现在是一个乱世了。你不能一直吃侄子的饭,今天侄子对你好,明天还会吗?就算他一直对你好,你又能保证你死了他会对你儿子好吗?做臣子,连太田道灌那样的牛人都被黑了,自己能保证最起码的安享晚年吗?伊势长氏的家臣们很疑问,也很期盼能给自己加薪改善一下生活:长氏自己也不例外。万事还得靠自己,自己强大到无人可以欺负了才是真道理——长氏如是说。

  那么,进一步发展是不可避免的了,问题的关键是:应该怎样发展?显而易见,伊势长氏集团的方向只能是往东,这点傻子都明白:难得有姐姐和侄子这样铁的同盟,只要自己不死,这个同盟是暂时不会瓦解的,所以长氏的西边是暂时无忧的。再加上关东在两上杉毫不吝惜地乱搅下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无论是上杉家还是足利成氏等都没有能力控制局面,此时不进军更待何时?但是说得容易做起来难,长氏要踏进关东,首先就必须面对一个令人头疼的敌人——大森氏赖。

  从伊豆往东,首先毗邻的便是相模省(国)。相模国有一座城,名叫小田原城。小田原城里有一位守将,名叫大森氏赖。该怎么形容这个形势呢?比如说对努尔哈赤或皇太极来说,辽东地区有座城,名叫锦州城;锦州城有一位守将,名叫袁崇焕。这样形容只能说明两点:首先小田原城不但坚固而且位置很重要,然后大森氏赖是一个很强的武将——事实也是这样。小田原城位于今神奈川东部,现在已经只剩下遗迹了。不过远在日本战国当年,小田原城是全国最坚固的城池之一,而作为扇谷上杉家家臣的大森氏赖则是关东数一数二的文武双全的名将。按照史料推测,大森氏赖应该曾经是太田道灌的部下,没吃过猪肉也见多了猪跑(对不住道灌),所以当道灌挂了之后他便一跃成为了当时关东的第一名将。遗憾的是,我们没怎么见过他老人家出手,貌似他和道灌是一类风格,即实力型的:从无败绩。这样的人长氏是惹不起的,因此,他与氏赖结为了“挚友”,两人经常进行艺术学术切磋,相当谈得来(估计长氏水平要高些)。但是,氏赖很清楚长氏是个什么东西:老狐狸一个。《北条五代记》记载,氏赖曾向其子藤赖与家臣训诫说:“伊势新九郎者乃国之盗也。此贼专一盗他人之国,汝等不可不防。”面对这样一个在军事政治上都不落下风的名将,伊势长氏只能“望相(模)兴叹”了。

  然而,转动历史的时刻终于到了。

  大森氏赖此时的年纪应该不小了,同时身体也不怎么样,经常生病,领内事务多由其子大森藤赖打点。嗅觉敏锐的长氏迅速发现藤赖是一个极其昏愚的孩子,其能力比父亲差了十万八千里。于是乎,伊势长氏一面仍不断地与藤赖友好往来,一面则暗中做好了战争准备,只等大森氏赖一死,立刻就设计夺取小田原城。

  1494年8月26日,大森氏赖终于咽气,大森藤赖正式继位。伊势长氏表示沉重哀悼,估计还在伊豆国为其做了道场。大森藤赖十分感动,向媒体表示将继续与长氏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两国人民表示热烈欢迎。

  ——藤赖要么是不世出的政治高手,要么就是真的二:历史证明,他是后者。

  暂且放下这些不说,因为9月21日,前将军足利义材终于在越中举兵宣誓讨伐细川政元了,同时响应的还有在纪伊恢复元气的畠山政长之子畠山尚顺、加贺一向一揆、能登畠山家等,甚至连朝仓家也有些风吹草动,一时间将政元吓了一跳。不过这次“讨逆”还没出发就失败了,原因很简单,因为足利义材只是在依附北陆的豪族,并没有自己的武装与势力,而这些豪族都没有真正打算为义材出力去硬碰强大的细川家的意思。而就实际操作来看,朝仓家也并没有如谣传的那样与政元决裂,所以从越中到京都的必经之路越前国还牢牢掌握在政元派的朝仓家手中,这也直接导致了义材计划的不可行。不过政元也完全没有与义材计较的意思,因为义材的表现已经让他感觉没什么危险了,所以他也并不想兴师动众地跑到越中去抓他——他想当“公方”,就让他去当吧!懒得管了。

  9月28日,伊势长氏进兵武藏,与扇谷上杉家家督上杉定正会面于久米川,商讨与山内上杉家作战的事宜。伊势长氏现在在名义上仍是扇谷家的盟友,所以也难怪作为扇谷家家臣的大森藤赖会那么相信他。不过关东各方都没料到一件事,那就是上杉定正一周后便死了——放心,这次不是被长氏杀的了。10月5日,上杉定正在高见与上杉显定对阵期间病死,享年52岁,其甥上杉朝良继任家督。民间有一说法,认为上杉定正是骑马时不小心摔死的——这可能是因为大家怀念太田道灌、痛恨上杉定正的缘故吧,但我们也不深究了。随着定正的暴死,长享之乱的结束日期又毫无争议地再次延后了。

  10月18日,若狭甲斐氏与加贺一向一揆侵越前,3日后被朝仓贞景击败。朝仓家在年轻家督朝仓贞景(年仅21岁)的领导下成功地击退了外敌的入侵,然而家族的内部却出现了分裂的迹象。朝仓孝景生有8子,也就是说朝仓贞景头上还有7个叔叔,再加上杂七杂八姓朝仓的同志,结果使得朝仓家一门的势力相当庞大。一家人最头痛的事便是分家问题,大家都想当家长,或者分多点遗产,再加上贞景年龄、辈分实在太低,各位叔叔自然会产生觊觎之心,于是贞景只好在这样的夹缝中唯唯诺诺地生存下去。

  不过此时的京都世界却是一片载歌载舞:12月27日,足利义澄正式就任第11代征夷大将军。看着自己手把手扶植的傀儡正式登基,细川政元很欣慰地点了点头。

  足利义澄的继位,标志着以足利义材为首的室町幕府传统势力复兴的彻底失败以及日本中央政权傀儡化的最终形成。

  本章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