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百里杜鹃花期百里杜鹃景区景点你游过吗?小编带你一起游花海

 自然田野 2017-03-26
       毕节热线小编带你一起游花海 3月10日,百里杜鹃景区正式开游,虽然天气寒冷,但丝毫没有阻挡游客观花热情,他们有的驻足远望,有的拿出手机拍照,尽情感受杜鹃花的独特魅力。
    百里杜鹃旅游公司副总经理  曾凡华: 在开放的第一天,就接待了上千游客,其中有来自安顺的旅游团队,有从遵义、贵阳、重庆、四川方向过来的自驾游客。
与此同时,景区各项管理和服务工作有序开展,售票人员、医务人员、检票点服务人员各施其职,交警有序指挥过往车辆,清洁工人认真清理景区环境,一切工作有条不紊推进,喜迎四方宾客到来。
    百里杜鹃旅游公司副总经理  曾凡华:各项工作已经就绪,新采购的四十辆观光车已经到位,各售票点、检票点、各路口、停车场硬件设施、设备已经调式安装正常,智慧旅游系统已经基本调试正常,党工委、管委会抽调参加杜鹃花节人员也已经分配到各工作岗位,已经对游客实现了正常的接待和服务工作。
百里杜鹃景区全景图

百里杜鹃普底景区导览图

百里杜鹃金坡景区导览图

醉九牛

    普底景区最具传奇的景点醉九牛,醉九牛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个动人的传说,据《南蛮史》记载:明朝洪武十七年,水西安慰使奢香夫人为维护中央政权,进见朱元璋的贡品中,就有九头水西壮牛,但是当九牛走到这里后就不肯走了,为什么呢?那就是被色彩艳丽的杜鹃花迷住了,醉倒杜鹃花林中。奢香禀告朱元璋后,朱元璋对奢香说,“就把那里叫醉九牛吧”,“醉九牛”因此得名。时过境迁,九牛已化成石牛。凝固在这万花丛中。
数花峰
    “数花峰”,是整个普底花区的最高峰。在这里,可以一览众山小,再览花饱,还可以数一数,究竟有多少座花峰,又有多少杜鹃。
站在数花峰上观花,有一种居高临下、指点江山的豪迈感觉。对面有一壁悬崖,那壁悬崖,岩上有一方状如皇榜的岩石名叫“京报高悬”,每当他旁边的状如巨笔的“西山耸秀”峰刻有“皇榜”上的字迹时隐时现时,岩石中便会传出“当当”的锣声,不久两面山脚下便会有后生金榜题名,故科举时代常有当地百姓前来“皇榜”下敬香祈贵。当地清朝诗人杨荫桐感慨题诗:“曲从小径过峰前,绝壁峥嵘一报悬。自是皇恩多浩荡,飞文采玉是何年”。远处整个花区连绵不断,此起彼伏。粉团杜鹃,银妆素裹,近观像白鹤戏水,远看如云海翻腾。红杜鹃,有如彝人的火把,艳丽多彩,分外热烈。这里可以到“索玛山庄” 的杜鹃花下去品尝彝家咂酒,一定会有“花醉酒醉不思归”之感慨。
云台岭

    来到云台岭。如果遇到山间起雾或小雨的时候,这里的杜鹃花烟笼云绕,若隐若现,有一种朦胧的美感,所以就把这里叫做“云台岭”。
云台岭下面有一串石包,它们珠圆玉润、排列整齐,高贵典雅,被当地清朝诗人杨荫桐先生称之为“一串朝珠”,并赋诗一首:“岚腰石齿淡浓烟,疑是宝珠一带牵。蔚起文人多玉润,由来岩岫尽珠圆。”
    这里的杜鹃树大的数十根树干簇生一蔸,小的独树一株,疏影横斜。高的一仗有余,虬枝舒展;低的不过盈尺,小巧玲珑。你看这,杜鹃树干奇形怪状,宛如一株株巨大的天然盆景。如果游客们愿意在彝家呆上三五天,好客的主人会捧出香喷喷的水花酒、风味独特的土司腊肉。清晨,领你去花山吮吸那清甜沁脾的杜鹃露,聆听那柔肠寸断的杜鹃鸟啼;白天,去看苗家的跳花坡、芦笙舞,去欣赏那独具特色的挑花、刺绣、织布、蜡染。入夜,当篝火生起,你可与各族同胞一起手拉手跳一曲独具象征民族团结精神的《乌蒙欢歌》。百里杜鹃就像是一坛酽酽的咂酒,你只轻轻咂了一口,便整个都醉了;或许只是轻轻闻一闻,仿佛全身都酥透,带着杜鹃花的芬芳进入五彩缤纷梦境……
五彩路

    五彩路的杜鹃花鲜艳美丽,五彩缤纷,走在这里如临仙境。人们叫这个地方为“五彩路”,因为这里按金、木、水、火、土五方开道,而且道道相通,难于辨认,相传是诸葛孔明南征时留下的。很多外地游客到此迷路,最终在别人的指点下,才得以走出来。人们也调侃说,这里山迷人,路迷人,花更迷人。一年年过去,人们发现盛花季节,山路上落英缤纷,如同云彩,就将“五叉路”改称“五彩路”。五彩路是杜鹃花品种比较集中、齐全的景点,红的有大红、深红、亮红、水红、肉红、粉红,白的有纯白、黄白、紫白、灰白、绿白,紫的有深紫、淡紫、红紫、深红紫、蔷薇色、玫瑰色,黄有乳黄、鹅黄、浅黄、绿黄、棕黄等。鲜蔷薇色的是团花杜鹃,乳黄泛白的露珠杜鹃,淡红带紫的是迷人杜鹃,浅肉色的是皱皮杜鹃,玫瑰色的是锦绣杜鹃。
奢香岭

    奢香岭,这里是奢香夫人与彝族首领霭翠谈情说爱的地方。
奢香出生在水西的姑朵山寨(现四川古蔺县境)。她身材高大,脸似桃花,眉如弯月,从小读书习字,织布绣花,吹拉弹唱,能歌善舞,骑马射箭,能文能武。在彝族姑娘中莫说百里挑一,真数得上千中少见万中难寻。那年三月,听说霭翠在支戛阿鲁山下的方家坪设花场,邀请四方的姑娘、小伙去赴会,赛马比箭。
奢香久慕霭翠大名,千里迢迢前来赴会。奢香刚走到这里,就遇到了霭翠。霭翠拦住她的马头,向她求亲。奢香抬头一看,见到霭翠英姿雄健、品貌不凡,再仔细一打量,那模样已年过四旬,一脸胡子,不禁哈哈大笑,差点滚下马背。霭翠知道奢香嫌他老了,但毫不生气,恭恭敬敬给她作了个揖,放声唱道:“单身打过四十三,感动天仙降下凡,若不嫌我生胡子,助理水西万民安。”奢香见他为人诚恳,便答道:“愿嫁一拳三朵火,不嫁叶落三缩脚。我要把你考一考,不合心意各走各。” 霭翠问“咋个考法?”奢香说“先考文,后考武。” 霭翠说“要得!”奢香想了想,问道:“水西有多少村和寨?”霭翠答道:“大寨四十八,小村小寨似星罗。”奢香问:“水西共有几条河?” 霭翠答“大河十二条,小溪小河似脉络。”奢香问:“水西穷富人家各有多少?” 霭翠答:“共有八十万户人家,不瞒你说,实在是九穷一富呀!”奢香听霭翠说话老实,便不再问了。
随后,他们来到方家坪,奢香从箭囊中抽出一支利箭,“嗖”的一声,钉在百步外一根杉树之上,得意地说道:“头人,请吧。”霭翠点点头,不慌不忙扣箭拉弓,不偏不斜,恰好和奢香射了个“鹞鹰夺窝箭重箭”,霭翠笑嘻嘻地说道:“阿米子,这是姻缘啊!”好事一下传开,众姑娘和小伙子们一齐跑来贺喜,簇拥着奢香和霭翠并马而行,下山成亲。婚后一年多,正值奢香生孩子时,外邦出兵侵占滇西,滇西头人派人来求援,霭翠亲自领兵去救援,不幸战死滇西。从此,才19岁的奢香夫人,便代替丈夫任职,执掌水西大政。她能文能武,不但会治理农事,而且会理政经商。在水西领地上深得人心。不几年,就把九穷一富的水西,变得富裕起来,使各族百姓安居乐业,欢天喜地。
为了纪念奢香和霭翠的结合,特别是为了颂扬奢香的功绩,人们把这里命名“奢香岭”。每年三月初三,各族男女青年都要跑到这里赶花场。如今,只要你打开电视,《奢香夫人》的有关情节便会让你梦绕魂牵。
普底彝族风情小镇

    普底彝族风情小集镇,(普底原名叫普根底、普坑底、黄村、黄坪、黄家坝)这里位于普底景区腹地,四周花山环抱,风光秀丽,气候宜人,镇上集居着彝、苗、白等少数民族。来到这里,您可以欣赏姹紫嫣红的百里杜鹃,领略起伏延绵的九龙山脉神韵,驰骋一望无际的天然草原,饱赏古老流传的“黄村八景”诗情画意,徜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体验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品位独特爽口的地方小吃。普底素有“百里杜鹃甲天下,黄坪归来不看花”之美誉。1984年兰芸夫到普底,咏杜鹃花“杜宇声声唤我归,果然红浪欲翻飞,天孙巧剪云霞朵,撒就黔山锦绣堆。”这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是集旅游、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观光旅游胜地。这里民居各异,建设风格独具特色,大气靓丽,同中有异,好似花海之中一条飞舞的蛟龙,为百里杜鹃旅游争光放彩,这里有普底乡行政中心,有明末清初文物:“播勒黄氏宗祠”、乙祠,文人名士碑刻华表,有红色文化传奇故事。红军长征回忆录《星火燎原》第二卷中的“普康底阻击战”即现在的“黄家坝阻击战”就发生在这里,击溃了国民党郝梦龄部队,谱写了红军长征路经普底战斗,军民情深的历史篇章。
普底彝族风情小集镇的打造以彰显民族传统美德,展示民族特色风格为主题,以突出旅游亮点,提升民族精神文化为目的,充分利用彝族红、黄、黑三色元素,精巧装点,龙虎图腾,标识大方,独具特色。普底彝族风情小集镇,就势布局,别具特色,生态良好,商贸繁荣,宜居宜业。
健生道
    健生道是为了纪念一个人,就是贵州省政府原副省长、人大主任徐健生同志,徐老在有生之年,为贵州的旅游事业和众多景区景点的开发,作出了具大的而特殊的贡献,人们为了纪念徐老就把这条道命名为“健身道”这儿还有徐老当年送给百里杜鹃的题词
红军广场

     红军广场是百里杜鹃花的腹地,也是当年红军长征时鏖战的主战场。红军长征回忆录《星火燎原》里,有普底黄家坝阻击战的记载(普根底即普底,也叫黄家坝)。红军当年过贵州有几最,蒋介石亲临指挥重兵合围——最危险;曲折迂回最多——最磨难;神兵飞渡大渡河——最惊人;四渡赤水——最神奇;遵义会议——最伟大;补充兵员最多——最难得;民众拥军助红——最感人。正是有了贵州广大百姓的支持和帮助,红军才没有步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折戟贵州的后尘。
为了凭吊当年浴血奋战的革命先烈,缅怀红军,追忆红军和各族人们的感人故事。一九八五年,当地政府在数花峰半山腰竖立了黄家坝阻击战纪念碑。大家看这一片鲜艳红色的,是马缨杜鹃,老百姓叫映山红,是我们这里彝族的彝花。有游客诗人咏道:“马缨那得鲜如许,为是红军血染成。”1986年4月,诗人黄中修老人回故里,感慨赋诗:“五十年前立战功,工农子弟逞英雄,长征烈士流血处,培育杜鹃分外红。”百管委成立以来,杜鹃花越开越美。人为景观、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越加焕发美丽的青春。2011年,百里杜鹃管委会在这古战场遗址修建红军广场。
七十多年过去了,穿过历史的烽烟,黄家坝阻击战的枪炮声仍在耳畔回旋。一九三六年初,红二六军团进军黔西北,创建了黔大毕革命根据地,国民党反动派惊恐万分,竟以数倍兵力妄图围剿红军,把新生红色政权消灭在川滇黔边境。郝梦龄五十四师,新八师从黔西、煤洞场(金坡)方向北进,图谋攻打红军总指挥部毕节。二月十八日晨,二军团六师接总指挥部电令后,从大定(大方)公鸡山(凤山)向革左田坝行进。傍晚到达梁子街后,部队分兵三路,一路正面佯攻,另两路绕道去攻敌侧面。战斗首先在箐脚打响。岩上的红军分别从屯口、岩丫口、箐门口三处居高临下,攻敌右侧,破了敌军第一道防线。战斗最激烈的是跑马坝,现在普底街南段,红军分兵包抄敌军阵地,战斗持续到半夜。国民党兵败退至刺秋树后赶修工事防守,红军乘胜追杀,在刺楸树一带与敌展开近战、肉搏战,连破敌军二、三道防线。完成阻击任务后,红军迅速撤离。黄家坝阻击战打破了敌军部署,保证了七家田歼灭战的胜利。
红军长征在普底留下许多动人的故事。在大战前五天即二月十三日,红四军从黔西去打古新场(金沙)侧击敌人,路过普底,住了一宿,红军纪律严明,爱护百姓的口碑佳话,世代相传。红军走后,中央军向当地百姓疯狂抢劫,掳掠,名曰“清乡”。“中央军”(当年国民党中央军)的行为,激起老百姓的愤慨,与红军形成鲜明的对比。在阻击战中,普底人民积极帮助红军带路,背东西,挂灯笼。彝民黄克佳参与在神道碑挂灯笼迷惑敌人后,打着灯笼护送红军到革左梁子,背着东西送到毕节。有的跟随红军长征,加入革命队伍。红军在普底时间虽短,但和普底彝、白、苗等民族情义深长。
百花坪

       百花坪,这里可以说是百里杜鹃的精彩地之一。有游客曾叹道:“走遍杜鹃山,金坡真奇观”。这里的杜鹃花品种繁多,开得五彩缤纷。这里有花神巨型雕塑,祭花神主题公园,还有花神庙,内供花神,传说神奇。每年杜鹃花开时节,当地民族百姓都会汇集到庙里,烧香祭祀,祈求花神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杜鹃花越开越美丽,也供游人共同瞻仰,祈求平安。这里是每年彝族的花节、苗族的跳坡节的理想场所,也是男女青年相亲的好地方。每到节日,身穿五颜六色的彝家、苗家姑娘及英俊的小伙子们在花间翩翩起舞,用歌舞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弹起月琴唱起歌,含情密语心事说,待到来年花开时,携带儿女上山坡。”喂!有愿意在这里相亲的姑娘、小伙,请你就留下来,参加他们歌舞,选一个如意的相好
古道遗迹

    “古道遗迹”,这条古道有500余年,又称“奢香道”,这条古道,修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是奢香夫人主张修建的工程之一,这条古道从这里连通奢香“龙场九驿”的水西驿站。传说,奢香查巡九驿干道竣工时日途经水西驿站,了解到这个地方彝族百姓,因交通不便而饱受其苦,当即配合地方彝族头人率领彝族百姓开凿此路。
奢香道所经路线,岩石嶙峋,坡坎陡峭,修路艰巨任重。但当年硬是用铁锤,铁钻敲凿,人背肩抬,半年时间就修成了这条道路,为感谢奢香,怀念奢香,地方人民称这条路为“奢香道”。彝人传承赞评古道:“谁能修路通彝乡,造福民族记奢香,铺出丰衣足食路,女流更比男儿强。”
画眉岭
       画眉岭景点,是因为从前,这里的画眉很多,成群结队,雄飞雌从,此唱彼和。特别是阳春三月,花开时间,叫得更勤更脆,清脆悦耳,百转不绝。有一首诗这样写道:“烟雨濛濛好风光,画眉声声春播忙。”
由于这里风景别致,花擎鸟语,成了各族青年男女对歌谈情的理想场所。他们借景抒情,表达自己的情怀:“树上画眉叫一声,哥在树下仔细听。妹是画眉岭上叫,哥变黄鹂岭上飞。”
祭祀花神主题园

      金坡祭祀花神主题园,这里神奇古怪的雕刻,讲述了远古的彝山人祭祀花神的传统习俗,展现了从古至今这里各族人民崇拜花神,敬供花神,祭祀花神的生动传承写照,高处有花神玛依鲁的坛位,位前有九种绚丽不同的颜色的杜鹃花,坛前有三牲祭祀贡品。有击鼓手在击鼓,旁有千里眼、顺风耳在观察东西南北天象,听闻四面八方民情。
花神玛依鲁与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永远相伴,成了彝山人民心中最为崇拜、美丽慈祥的杜鹃花神。从那以后,彝族人称杜鹃花为圣花、索玛花、玛依鲁、彝人花。每逢杜鹃花开放时节,选择良辰吉日,在这里集汇,举行朝拜,祭祀索玛花神。据说,祭花神当天的凌晨,彝家要选派九位美丽的姑娘,身着艳服,净面洗手,上山采集九朵颜色不同的杜鹃花,插入早已布置好的花神灵前瓶内,意为玛依鲁花神显灵登位。位前摆放好猪、牛、羊祭祀供品,香纸礼炮,祭祀队伍浩荡入列。随着布师:击鼓、鸣金、奏乐、鸣炮,祭祀开始,毕摩祭祀诵经,氏族祭祀敬供,彝家祭祀献技,各族祭祀共舞的司仪,祭祀仪式有序不乱的进行,古老肃穆,粗犷奔放狂野,潇洒轻盈流畅,告慰花神,庇佑人民安康,保佑花艳繁荣。现在每年参加祭祀花神人次成千上万,这里只是祭花神的古老传承缩影。
锦鸡箐

     锦鸡箐。这里的杜鹃,树大林密,花种繁多,也是锦鸡的乐园。锦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这里由于花茂林深,腐殖土深厚,也是野生天麻的理想生长环境和香菇、木耳的出产地。这里生长的天麻含天麻素为14.8%,为天麻之王。这里所产的一种彝家常用待客的茶叶,叫九龙神草,味道甘冽,能提神养颜,回味无穷。
览胜峰

      览胜峰:在这里山风吹来,满岭的红色杜鹃花像翻滚的火龙,如升腾的烈焰。马缨最红,红得耀眼,红得透心。这里有水西文化,水西文化的核心就是民族和谐,在明朝这一点体现得更加充分。到了明未,清朝入关灭明后,明王朝的皇子们又在南方建立了南明王朝,其中的永历帝就建都在贵州。清庭逼吴三桂灭永历王朝,但中间却横着个忠于明朝的水西,于是就有了吴三桂剿水西,那次征剿差不多把水西安氏剿灭了,一时间水西大地尸横累累血流成河,与农人有深厚感情的杜鹃鸟悲鸣声声,叫到啼血,于是滴滴杜鹃血就化为了这满山的红杜鹃。
这里除了马缨杜鹃外还有各色杜鹃,花色不同,名称也不同,鲜红蔷薇色的是团花杜鹃,乳黄泛白的是露珠杜鹃,淡红变紫的是迷人杜鹃,浅肉色的是皱皮杜鹃,玫瑰色的是锦绣杜鹃。还有树型杜鹃、大白花杜鹃、绣叶杜鹃、暗红杜鹃、贵人杜鹃等。总之,各色各样的杜鹃花使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龙场九驿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贵州土司霭翠归顺明朝被任命为贵州宣慰使。10年后霭翠去世,他的妻子奢香夫人继任宣慰使。朝廷派往贵州的总兵马烨是马皇后的侄儿,到水西后,专横跋扈,仗势肆意凌辱和压迫彝民,常伺机寻衅,意在激怒奢香夫人,激起战事。水西四十八部人马聚集宣慰府,请为奢香复仇围攻马烨。奢香深明大义,于是安抚四十八部首领,毅然决定上京告御状。
朱元璋接见了她。明白原委后,朱元璋大惊:“我叫他安抚,他这不是要激水西人造反、动摇大明的根基!”朱元璋一面热情招待奢香,一面将马烨召回南京问罪。皇帝的这一果断处理,感动了奢香夫人。为了进一步密切和朝廷的联系,发展水西的经济,她修建了东起贵阳,西至毕节的驿道。驿道长280公里(560里),设九个驿站,分别是龙场驿、六广驿、谷里驿、水西驿、西溪驿(奢香驿)、金鸡驿、阁鸦驿、归化驿、毕节驿。因第一是龙场驿,后人就将这九个驿站统称为“龙场九驿”。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一个女人主持修建这样浩大的工程,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更令人惊叹的是,这条驿道的线路走向,居然同新中国修建的321国道基本一致,可见当年奢香的眼光是何等的高远。为纪念这位在历史上作出卓越贡献的彝族女英豪,景区设置了“龙场九驿”景点。表达人们对奢香夫人的万分崇敬之情。
马缨林

       马缨林。这里是马缨杜鹃最集中的地方。马缨,顾名思义就是马头上带的大红缨。过去,这里的煤炭都靠马驮出去,马帮从这里的林中穿过,马头上的红缨就如这些红如炭火的杜鹃花。
马缨杜鹃树身高大,花冠浓密,多的一株上有二、三百朵。花簇如团团烈火在枝头燃烧,映红了天,映红了地。这里有一个传说:相传彝族先民六祖分支后,彝族默部德施氏进入黔西北开疆扩土、繁衍生息,在这里留下了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美丽的彝家少女叫索玛,她是大土司普勒的三公主。她的聪明令世人折服,她的勤劳让乡亲们钦佩,她的美丽让山鹰忘记了翱翔,她的歌喉让百鸟嫉妒。有一位牧羊的彝家小伙阿哲勤劳善良,他像天空飞翔的雄鹰,勇猛能叫猛兽畏惧。索玛爱上了阿哲,他们私定终生,但普勒决不允许他们成婚。
在一个月明星稀的晚上,人睡花眼之时,他们逃离了家园,逃到了人烟稀少的九龙山上。他们采野果、食山芋、饮山泉,他们用清甜的泉水酿出了的咂酒。他们和各族同胞和睦相处,他们受到了人们的尊敬。但好景不长,头人阿支罗泥看上了索玛的聪明美丽,在山路上害死了阿哲,逼迫索玛与他成婚。美丽的索玛誓死不从,并跳下了山崖为阿哲徇情。她的热血变成了火红的马缨杜鹃,她的灵魂变成了美丽的杜鹃鸟,今天,漫步花丛,还仿佛听到杜鹃鸟“阿哲阿哲”凄婉的叫声。从此,有彝族同胞居住的地方,就有美丽的杜鹃花。
凝香台

      凝香台。这里为什么叫凝香台呢?因为每到杜鹃花盛开后,你会踏着这铺满异彩鲜花的锦缎,行进在这长长的迎宾道上,清香四溢,令人心醉。所以这里就叫凝香台。杜鹃花是彝族的民族花,英雄花,也是彝族人民心目中的圣花,所以,彝族同胞称之为“索玛花”。有这样一首歌,歌词中有这么一句,“索玛花儿一朵朵,红军从咱家乡过”,索玛花就是杜鹃花。
这里有彝族的咂酒,彝族咂酒与中国三大历史事件有关,一是蜀汉建兴三年,诸葛亮南征与彝族首领水西土司妥阿哲(汉吝济火)在油杉河楚敖山结盟之酒;二是翼王石达开从金沙冷水河到大方油杉河后河大草甸屯兵10万,并饮彝族咂酒;三是刘伯承元帅当年率领红军经过大凉山时,与彝族首领小叶丹结盟喝血酒,红军顺利的通过了大凉山,继续北上抗日。
索玛蔚

      高大雄伟的雕塑就是“杜鹃花神”,她高9米,慈祥端庄地站在高高的莲台上,像仙女下凡,面带喜悦,勤劳贤惠地把朵朵杜鹃花撒向彝山,更像一尊肃穆、慈祥的护花巨神,日夜庇佑着这“地球彩带,杜鹃王国,养生福地,清凉世界”的百里杜鹃,每逢开花时节,看见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姹紫嫣红,群芳争艳,彝山人们就会想起杜鹃花神,祭祀杜鹃花神,都会不约而同的汇集到这里,瞻仰、叩拜心中唯一崇拜、信仰的花神——玛依鲁,祭祀、祭奠花神,祈求花王保佑地方百姓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六畜兴旺,福德安康,关于花神的故事很多,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荒瘠无毛之地,居住之人很少很少。一天,天空突然全部漆黑,只听“轰”的一声巨响,天破裂出五个大洞,洪水倾泄而下瞬间淹没了人间大地,除彝家神王吱嘎阿鲁外,所有的人都被淹死。神王用神法神力,经过七七四十九天,先堵塞了五个天洞,终于止住了从天而降的洪水。又用神杵穿凿坑洞以容纳地面洪水,又经过七七四十九天,地面洪水终于消尽,但原来的平地没有了,成了现在的山坡溶洞地形。
由于被彝族神王“补天治水”顽强无畏的精神所感动,天帝策举祖就派贤淑仁德漂亮的三女儿玛依鲁下凡,与神王成亲生子,帮助神王治理家园。神王赶山治水,填洼堵坝,让百姓牧、渔、耕,劳有所收,玛依鲁不怕劳苦,终年播撒杜鹃花,把彝家的荒山野岭变成树山花海。经过夫妻二人的努力,终于人间兴旺,万民安居乐业,片片杜鹃山连着山,花连着花,一个个杜鹃花海,似花的海洋,给彝民百姓带来了极大的祥和幸福。
正当吱嘎阿鲁、玛依鲁恩爱夫妻,沉浸于民欢同乐的美景时,天帝策举祖降旨三女儿玛依鲁:你下凡时限已满,凡愿可算完成,听召即返天庭。天啊,玛依鲁怎么舍得离开彝家百姓,彝家百姓又怎么舍得玛依鲁离开他们。情急之下,玛依鲁为了和丈夫,和千千万万的彝家百姓永不分离,突见她跪倒在地,朝天拜喊三声:“不孝三女玛依鲁,和夫君子民永不分离,恳请父王谅解”!话音未尽,瞬间化为杜鹃花播向所有的杜鹃山岭。从此,玛依鲁永远陪伴着漫山遍野的杜鹃树、杜鹃花。杜鹃树秋冬有绿色供彝民们欣赏,春夏有百花供彝民们享受。于是,彝民们对杜鹃树杜鹃花更是珍惜爱戴、崇拜、怀念玛依鲁,昵称杜鹃花为玛依鲁、索玛花,而且彝家自然而然把玛依鲁敬供为杜鹃花神,世代崇拜。杜鹃花已成了彝家人民心中永不凋谢的圣花。
万花楼

      朋友们:现在我来为大家介绍杜鹃花神庙的来历意义:玛依鲁为了和丈夫、子孙们永不分离,也为了实现自己要让彝家所有山岭长满杜鹃树,开遍杜鹃花的誓言,就化成了漫山遍野的杜鹃树。彝家对玛依鲁十分崇敬,于是把玛依鲁的灵魂敬供为花神。
有了花神庙,彝家子子孙孙每逢杜鹃花开放时就可以朝拜、祭祀,祈求花神保佑彝家健康长寿、平安有福,花开更艳。为此,彝族先人合议彝家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请来名师寻其宝地、汇集能工巧匠,在玛依鲁花神修建庙宇,建造了这座花神庙。彝民们就塑造了花神像,供奉于花神庙内。并在每年杜鹃花开节择期朝拜“花神”称之为“祭花神”。自那以后,彝家世代子孙,每逢杜鹃花开时节,举行祭祀朝拜祈求活动,不分男女老少,都到杜鹃花神庙里来朝拜敬供,纪念杜鹃花神的恩泽,祈求杜鹃花神护佑其平安幸福。这种彝民花节朝拜、祭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大草原

米底河瀑布

百里杜鹃自驾、自助游路线
自驾游路线:
1、贵阳→百里杜鹃:经贵毕高速40公里至修文,高等级公里70公里至黔西,三级油路32公里至百里杜鹃;
2、重庆→百里杜鹃:经兰海(G75)高速212公里至遵义,转杭瑞高速(G56)122公里至百里杜鹃;
3、成都→百里杜鹃:经高速261公里至泸州,转高速92公里至叙永,转高速50公里至麻城,三级油路120公里至大方,再经杭瑞高速30公里至百里杜鹃;
4、云南→百里杜鹃:沿国道威宁―毕节后,沿G56(杭瑞)高速至百里杜鹃站出口到达普底景区;
5、织金洞→百里杜鹃:经黔织高速36公里至黔西,三级油路32公里至百里杜鹃;
6、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深圳:可乘坐飞机到毕节机场,毕节机场经杭瑞高速50公里至百里杜鹃;
黔西至金坡22公里,驾车约35分钟;金坡至普底10公里,驾车约15分钟;
普底至百纳12公里,驾车约20分钟;普底至黄泥塘30公里,驾车约50分钟。

自助游路线:
1、省外及省内较远地区游客可先到贵阳、遵义、毕节等中心城市中转。
2、贵阳机场乘机场大巴10元到贵阳市区,转29、48、217、218、219、237路;贵阳火车站29、219路公交车等1—2元到贵阳市金阳客车站。出租车机场到金阳约60元,火车站到金阳约35元。
3、金阳客车站长途大巴50元到黔西县城新客站,转出租车5元到黔西老车站,转乘营运中巴车12元到金坡,15元到普底。金坡到普底中巴车5元。
4、遵义忠庄客车站长途大巴100元到毕节,毕节老车站40元到普底景区,大方老车站25元到普底景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