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司靠不靠谱,这9个维度一目了然

 电机CAD 2017-03-26



我们每天在新闻都可以听到,谁谁家又融资了,谁谁谁家又ABCDEFG轮了,谁谁谁家的老板又获得啥啥啥奖... ...


听得多了,似乎觉得这些公司就是未来商业界的中流砥柱,但实际上一些数字会让人难以置信。


在2015年,全国每天都有1.2万家公司成立但每天只有2.3家公司可以拿到天使轮投资,这个概率只有千分之一,而这千分之一中也只有5%的企业能够走到下一轮融资。




与此同时,又有一个好现象就是:过去要进入千亿美金俱乐部,一般需要30年、40年现在这个数字缩短为12,下一个千亿级别的公司,可能在7时间就会出现。


一边是企业是低存活率,一边是发展神速的商业体。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找一个靠谱的平台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才是最需要关心的事情,在当今浮躁的商业社会,到底什么样的企业才能算是靠谱的企业呢?小汇这里有9个维度想和大家分享。



01、

上下游产业链是否稳定?


这个很好理解,如果企业有多个业务关系稳固的合作伙伴,那么这家企业基本还算靠谱的。因为这样的企业倒下了,会影响到整个产业链上下游,所以整个行业都不会轻易让它倒下。


反之就是皮包公司,典型的买空卖空。 没有稳定的上下产业链,找到客户对客户说没问题,然后再去找货源,从中赚取差价,纯粹空手套白狼,没有办公室没有员工,一两个人充当老板、充当财务、充当所有职位。


哪种企业更靠谱,一目了然。




02、

股权结构设置是否合理


下面这个故事,我们随(xi)处(wen)可(le)见(jian):


A是公司老大,占80%的股权;B是公司创始元老及业务核心骨干占20%,但公司80%的利润是B做的,B对公司财务的贡献远超过A,A不肯把一部分股权出让给B,结果B造反了,出去单干,A的公司也就倒掉了。


所以说,股权结构设计是否合理非常关键,设计不好很可能会让公司核心骨干分崩离析,甚至搞不好还引狼入室,俏江南和大娘水饺就是最生动的例子。




03、

CEO是否具备领导力


专业上,关于领导力的标准要素非常多,如果细化列出来可能会超过100项;


我们简而言之,领导力要求无非就三点:

1、是不是让优秀的下属能够死心塌地的跟着你;

2、是不是能在大部分重要的时刻都能做好决策;

3、是不是有能力带领着团队昂扬向上不断进取;


一位不具备领导力的领导,很难带领团队走的远走的好。


04、

是否遵守基本的商业准则


不管到了哪里,遵循最基本的商业准则,是对一家企业生存的根本之道。


那些随意克扣员工工资、假期;触犯当地法律的企业的公司,基本都是不靠谱的。另外没有理由地四处放卫星画大饼迟迟无法兑现的企业,也基本可以列入黑名单。

 

05、

是否能激发团队凝聚力

 

激发团队凝聚力,最主要的目标是要在各种压力下都能保持高度的对内协作和对外协作能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更好的推进各类工作事项。


没有良好的协作能力,可能连最基本的招聘工作都达不成,有些业务部门面个试都要催个三次五次,发个Offer还要各种干预,这样的协作能力只能让管理成本不断上升。


毫不夸张的说,一家企业的协作精神和企业发展速度是成正比的。


06、

外表看起来越完美,越危险


人无完人,所有人都是有缺点的,企业也是一样,如果这家企业让你看起来是完美没有瑕疵的,那么这家企业一定是有问题的。


靠谱的企业往往能正视自己的不足与缺陷,非原则性的问题会让大众知晓,比方说前阵子,华为的任正非就表示现在很担忧华为的员工工资太高,因而可以贪图安逸,缺乏奋斗者精神。具体分析??年年涨薪的华为要降薪?发钱发期权上瘾后也会有后遗症!


大胆的正视自己的问题,也是优秀企业的必备要求。

 

07、

专业经验,真的非常重要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如果你发现这家企业原先所从事的行业和现在这个行业八竿子打不着,那么也就意味着失败的风险将会成倍增加。


这和HR面试候选人逻辑是一样的,长时间在一个专业里面钻研的人,往往要比经常跳槽尝试不同工作的人来的更加靠谱。当然也有特例,但毕竟是特例。


专业经验和年龄是相对的,年龄越小,专业经验越弱,但冲劲越强;年龄越大,冲劲、变革力、颠覆力越弱,但专业经验会越强。

 

08、

是否愿意把钱分给员工


我们所熟悉的华为,任老板只有百分之1.42的股份,但华为员工每年的年终奖拿得可能是最多的。


愿意给员工发钱,这点很重要,因为不仅员工关心,对于企业来说,给员工发薪水很可能是成本最低的投资。

 

很多企业都在学华为,但往往只希望学华为的吃苦耐劳精神,却不想学华为的分钱精神。



 

09、

公司高管是否有高效的沟通能力


徐小平老师经常说:“不错,这个创始人把我都忽悠了,我给他投钱。”很多投资案例里面,徐老师投资标准是“这个人能把我忽悠了”。

 

在做企业过程中,CEO有可能高达60%~70%做的都是沟通工作,各种各样的矛盾协调。创始人如果对内沟通能力和对外沟通能力不强的话,这个企业是很难生存发展扩大的。


以上9个标准你get到了吗,欢迎在评论区补充其他你认为很重要的标准。




推荐一门HRGO原创新课《人力成本预算分析与效益地图》前顺丰速运财务总监亲自授课提供18项人力资源成本管控18个策略方法与实务的效益地图,帮助HR升职涨薪,并迅速受到老板重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