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新民周刊第28期报道98%茶有毒,茶树的树种多喜阴湿的热带、亚热带气候,生长期需较高湿度,但这种环境恰恰最适宜各种昆虫和虫生真菌生存。而茶树从嫩梢至底下各个部位,均是害虫的美食。  记者采访国内多个茶区的茶农,在这个问题上基本无异议。而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机茶研究与发展中心的数据,也论证了这一说法:目前全国有机茶产量仅占茶叶总产量的1%-2%。换而言之,为了抗真菌和除虫,98%的茶叶在栽培过程中难免要用农药,因为不打病虫草会引起茶叶损失可达70%。这样的生物生长特性决定有机茶是不是真“有机”,尚且要打一个问号? 铁观音、花茶首当其冲,农药也是有成本的,请人打药花钱、花人工。有位种茶人告诉记者:“对茶农而言,肯定是能不打就不打。但只要发现有病虫害,影响他的经济效益了,那就非打不可。一般而言,春茶好于夏秋茶,绿茶的情况好于铁观音,因为清明前虫子都还没出来。等天气转暖了,虫子出来吃点就吃点,反正来年摘的是新芽。  一般不采夏秋茶,夏秋茶树修剪下来的枝叶被砖茶厂收购走作为砖茶原料,每斤2毛钱都不到,很多茶场老板宁可把它们铺在茶园做肥料,因为 价钱实在太便宜,他们也不喜欢看到自己的茶叶被制成劣质砖茶。 但绿茶也有做夏秋茶的。如果要采夏秋茶,没办法,必须治虫。每年的五六月份,是昆虫们开始交配的季节,它们要吃下大量的东西,才能繁衍大量的后代,不喷药,叶子都是虫洞,怎么加工。 在历次农残检查中,铁观音和茉莉花茶为何会成为“重灾区”? 铁观音自从被热炒之后,一年四季都采。更有“一年之计在于秋”的说法。铁观音有春水秋香茶韵之说,这就意味着,春茶鲜叶含水量多,消水不及,所以大部分香气不够轻扬,而人们追求的香高韵浓,那唯有秋季采茶了,而夏秋茶,恰恰农药残留相对较多。市场上的铁观音基本都是农药容易残留超标的夏茶、秋茶。  花茶,对老北京人而言爱喝是出了名的。据说这都是因为慈禧太后最爱喝茉莉双熏,上有所好,下必效之的沿袭喜好。但在行业内,茉莉花茶的农残超标,也是出了名的。 “茉莉花茶的茶坯,来自福建、云南、广西、湖北、湖南、安徽等地,鲜花一般都是5月份开采,最好的是在6-8月这三个月。这段时间,天气最热,虫子也最多,鲜花又是最吸引虫子。一旦茶坯和花坯的源头没有控制好,农残双项超标,检测茉莉花茶肯定排名第一。  茶叶农药残留的含量,如果长期饮用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导致人体内分泌系统破坏后果。在中国,茶之意义,非同小可。它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位列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又在文人墨客笔下逸兴遄飞,入道则羽化升仙,入佛则禅茶一味说法。卢仝有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可是谁曾想到只知道茶叶能排毒,没想到现在喝茶已经变成了喝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