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给清明扫墓的人们提个醒免得墓没扫好却扫来一家人一年的晦气!

 宛平2008 2017-03-26
[转载]给清明扫墓的人们提个醒 <wbr>免得墓没扫好却扫来一家人一年的晦气!

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了。,按照中国许多地区的习俗,这段时间都是到先人墓地祭扫的日子,我们老家称这一习俗为“早清明”,意思是说天要暖和了,人们该换上春装了,在自己更换春装的时候也不要忘了去世的先人,也应该给他们送上新装,添上新土了。追根溯源,清明祭扫其实就是古代春秋两次祭祀中的春祭在民间的体现和延续。

春祭也罢,秋祭也罢,归根到底都是我国孝道思想的具体实践和孝道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中国认为:父母和祖先是自身的来源和根本,理所当然应该敬重;敬重自己生命的来处,其实也就是自尊自重;人们不能因为父母或祖先已经去世就淡化这种敬重,而应该“事死如事生,事亡如右存”;这种奉事必须有特定的礼仪、节度、程序,才能培养和保持神圣的敬重感,同时又不至因为这类活动妨害现实的人间社会,即所谓的“不以死伤生”。这些礼仪、节度、程序就是祭祀。
作为现代人,我们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去苛求那些繁琐的祭祀。但我们对先人的追思和敬重是不能少的。那么生活于当今社会的我们如何做才能既强化了自己对先人的追思与敬意,乃至获得先人的福祐,又不给自己增加额外的负担呢?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转载]给清明扫墓的人们提个醒 <wbr>免得墓没扫好却扫来一家人一年的晦气!


一、 祭祀一定要亲自参与,孔子说“吾不与祭,如不祭”。只有亲自参与了,才能有切实的身心体验,使自身得到归属感与净化。对于先人墓地较远的人来说,可在洁净僻静的十字路口画圈设祭。现在还有人推出了网络视频直播的代祭,应该也是可以的;

二、 无论亲往墓地还是路边设祭,抑或网络代祭,必须诚心诚意,不能有应付了事的心态,更不能说笑打闹。去年我曾经在网上看到有人拿祭扫编段子博眼球,有不少人还乐得转发。这是非常不应该的,在一个以孝道为核心的日子里拿别人的孝行开玩笑,炒作自己,这是什么居心?如果有报应或鬼神的话,会侥得了他吗?(我刚才打“炒作自己”时就打成了“炸伤自己”,值得这些人注意)想当网红也得有个底限不是!

三、 在祭奠之前,应将先人墓地整理干净,去除杂草、杂物等,并修整平正。坟头或墓碑也要整理干净规整;

四、 祭品必须有,但不是越多越好,以能表达心意为宜。应提倡文明祭扫,注重环保观念,不必大量焚烧冥币等物;

五、 在自己家祭扫没有完成之前,不参与别人家的祭扫;



[转载]给清明扫墓的人们提个醒 <wbr>免得墓没扫好却扫来一家人一年的晦气!

六、 如果因为远在外方或其它原因确实不能祭扫,请别人代祭也是可以的,但一定要对方到达墓地时与自己视频联接,自己要亲自表达敬意;

七、 祭扫前要洗漱,衣装整洁,到公墓去要直奔先人安葬处,不可东游西逛。祭扫完成后要直接返程,不可顺便游玩或参与娱乐性活动。回到本处后最好先沐浴;

八、 祭扫当日要保持身心平和,不可与人争斗,也不要到不干净的地方去。私生活也要免除。从头一天做起更好。

九、 可在这一天家庭聚会,回顾自己家族的历史与先人的历程,最好能与年轻人分享。

以上是根据传统礼仪与相关宗教思想整理。放在这里供各位参考。最后再强调一句:没有了敬慎之心与神圣之感,所有的祭祀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当然与心不在焉的人相比还是要好得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