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活】与人谈话的“红绿灯法则”

 快读书馆 2017-03-27

文∕蒋光宇

 

马克·郭士顿是美国研究沟通技巧的专家,他的著作《只需倾听》一书被翻译成14种文字,畅销多个国家。

马克·郭士顿有一个课题是研究人们说话不同时段的效果,并将其概括为与人谈话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你说话直奔主题、重点突出,能引起对方的兴趣。你能切实感到对方在认真地聆听,因而自我感觉很好。

第二阶段:由于你说的话越来越多,感觉就越来越好。由于你说话速度加快、质量降低,听者的注意力开始下降。但是,你的自我感觉依然很好,所以不会注意到听者逐渐厌倦。

第三阶段:你发现听者走神了,于是就说得更卖力气,企图重新得到听者的注意力,让听者重新跟上你的节奏。

根据对与人谈话三阶段的分析,马克·郭士顿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建议:如果说话进入第三阶段,就不要再啰哩啰唆了,而应让听者说话,自己当倾听者。这样可形成互动,谈话才能愉快地进行下去。

古语说,医者不自医。俗话说,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有一次,马克·郭士顿应邀参加朋友马蒂·乃姆克主持的一个访谈节目,口若悬河地说了过多的话。

马蒂·乃姆克友善地向马克·郭士顿提出了建议:“你是研究沟通技巧的专家,更应善于做一个倾听者。”随后,马蒂·乃姆克介绍了自己主持节目多年的一个重要体会,即一分钟谈话的“红绿灯法则”。

在谈话刚开始的20秒,你的谈话“红绿灯”是“绿色”的。这时候,你说的话开门见山,听者会很认真地听,并能迅速结束。

在接下来的20秒,你的谈话“红绿灯”就变成“黄色”的了。这表明,听者对你的谈话逐渐失去了兴趣。

在谈话的40秒之后,你还滔滔不绝地没完没了,你的谈话“红绿灯”就变成“红色”的了。此时,你务必牢记:自己闭嘴,让对方说话。不然,势必是画蛇添足、事与愿违。

马克·郭士顿听后,如醍醐灌顶,对马蒂·乃姆克说:“你的一分钟谈话‘红绿灯法则’,比我的‘谈话三阶段理论’更简明扼要、更便于记住、更有操作性。”

 

来源:《经营与管理》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