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在堂读番禺名联(四)

 远山星际 2021-01-05
远山之巅,星穹之下。
邂逅君子,温其如玉。
明在堂读番禺名联(四)


作者:明在堂




潘仕成励志联 

读古人书,当审所学。侈博雅,肆讥弹,固宜深戒,若仅言富贵功名,尤其后矣;
友天下士,要识可宗。滥交游,矜势力,谅不屑为,倘专论文章意气,恐或失之。



【简评】
此联是清中岭南名园“海山仙馆”园主潘仕成所撰。潘仕成其人史载其“既商、又 仕、且儒”,是一个多角色的历史人物。潘仕成饱读诗书,雅好收藏,为广州十三行的巨商。在鸦片战争前后,还参与过不少历史事件。1844年6月,顾盛以美国驻大清国专员身份在潘氏的海山仙馆向钦差大臣耆英递交国书。同年7月, 潘仕成跟随耆英参与了《中美望厦 条约 》的签订。 
潘氏注重实学,积极推动洋务,甚至还建厂制造炮船和水雷炮。后人称其业绩为普通商贾所难得、学者所不能、官员所莫及。这样的人物推崇的读书与交友原则,必定不落俗套的。他主张不读死书,不以卖弄渊博,搏取富贵功名为目的去学习,要多动脑筋,有独立思考。交朋友不是为了拉帮结派,仗势欺人,也不是为坐在一起高谈阔论,无所事事。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洋务运动最早兴起的广州,实干家出身的潘仕成,代表广东人传统的务实精神。即使今天我们读这副对联,其中的治学观与交友观,仍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陈澧集句

一、
器重南金,才横东箭;门有通德,家承赐书。


【简评】
上联集自唐代武三思《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后碑铭》句。南金:《诗·鲁颂·泮水》;“元龟象齿,大赂南金。”原指南方出产的铜。比喻南方的优秀人才。东箭,指一种出自浙东质地良好的竹箭。从上联我们看到,评价一个人不仅只看才干,更把器识排在第一位。真正的人才是德才兼备的,有德无才,至少能从精神上给人做个好表率。有才而无德,往往祸害深远。
下联集南朝梁庾信《小园赋》句。通德,共同遵循的道德。《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所以行之者也。” 上联讲做人,下联说家风门风。一个家庭一个家族能注重培养良好的风气,对社会对子孙后代的影响十分深远。门有通德,史称东汉经学家郑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乡高密县设立一个“郑公乡”,又扩建他的门闾以通车马,称之为“通德门”。番禺本地家风良好,名人辈出的门第也很多。比如沙湾的何氏,宋代就有“一门三进士”的佳话。比如南村的邬家“父子三举人”和岭南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兄弟。是不是也与“门有通德”相关呢?


二、题北京粤东新馆(集句)

品节详明,德性坚定;
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简评】
全联出自朱熹《四书集注·论语·季氏第十六》:鲤退而学诗。”【注:事理通达,而心气和平,故能言。】“鲤退而学礼。”【注: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
品节详明为立身之本。昔者论人常以品为先,品德以清白为上。所以于谦《石灰吟》中有咏物言志的句子说:“要留清白在人间”。名相张廷玉对子孙也说,要做清白人家。
事理洞达是处世之方。世事洞明皆学问,就是这个意思。传统的儒家思想,修身之后,还有一个“齐家”的学问。往往做好自己,带动一片,用现代眼光看就看以点带面。陈澧集朱熹批注题粤东会馆,相信也是这番期望。



陈璞题香港元朗厦村邓氏宗祠


孝弟忠信,循斯道以笃五伦,乃可对宗祖;
土农工商,安本分而执一艺,便是贤子孙。


【简评】
从文本上看,此联写得不落俗套。譬如上联,起处宏大,“孝弟忠信”四字一提出,如同突然面对名山大川,不知从何处行入,接着便有引路人指路,告诉你“循斯道以笃五伦”,最后至“乃可对宗祖”,落到实处。
     下联更好 。好在一开始并不循惯例写些诗书传家一类的题材,把笔墨拓宽到“土农工商”去,特别是“安本分而执一艺,便是贤子孙。”的观点,更是全联的“联眼”,识见高妙,全联于是颜色尽生。
“土农工商”,普通的从业者,不可能每个人都衔着金钥匙来出世。各阶层各行业,那些处于底层的人难道就一点希望都没有吗?
北大的一位年轻教授,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说他在北大读书时,看到学校东门,有个摆摊的小伙子。
小伙子摆摊,卖水果。对面是他女友的摊,卖些发卡、电池什么的。
东门比较偏,也没人管。所以这对小情侣,不管是刮风下雨,哪怕是寒冬腊月,都守着他们的摊子。进进出出的北大学子,很高傲的,经常会有学子喝得烂醉,意气风发的冲摆摊小情侣吼叫,或是刁难。这对小情侣只是一味的点头讨好,大气都不敢喘。
一年后,摆摊的小情侣,成为了小夫妻。他们的摊,也转为了校门里的一个小超市。
学校里不止一家超市,但多是晚上九点关门。而学生都是夜游神,不管多晚,都会看到小夫妻的超市,仍然亮灯营业。
所以每天夜里九点至凌晨2点,是小超市的黄金营业时间。
两年后,一家小超市,变成了两家,和两家水果店。
三年,小夫妻有了孩子,并在北京购置了房产。
四年,一大拨意气风发的年轻学子,走出校门,仰天恸呼:北上广之大,何处安放我们的青春、爱与婚床?而那对小夫妻,却已经买下幢复式小别墅,并开起了水果连锁公司。
教授说:我们这些年轻孩子,在校园里学到了屠龙之技,拿了数不清的证书。但说到生存,贫寒中起家的小夫妻,才是他们的老师。
教授说,不是说让大家撂下课本,都出门去摆摊。而是说你在校园里所学到的知识,其价值远高于一个水果摊。可你为什么不会使用?
故事发人深思,做什么事都好,你一定要努力。努力就有希望,不努力就连希望都没有。回到上面的对联,“执一艺”就是要努力学习一门看家本领,你自然能在社会立足,自然是“贤子孙”了。


【简注】●陈璞(1820~1887),字子瑜,号古樵,又号尺冈归樵,晚号息翁,番禺石楼镇赤岗村人。咸丰元年(1851年)举人,曾任江西安福县知县、学海堂学长,分纂府、县各志,叙次有法。工诗、书、画,粤人以黎简、谢兰生与璞推为“画家三杰”。晚年于村南废圃筑堂,名曰“息园”。暇则纵情书画以为乐。著有《尺冈草堂遗诗》、《尺冈草堂遗文》等。民国《番禺县续志》有传。●见香港白福臻1998年《联谜》第4期。●笃:忠实,一心一意。



陈道镕自题门联 

逸兴多,俗事少,积善家风好;
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


【简评】
考此联在清代吴荣光书法中已出现,书写年代是1830年。道光年间香山县人鲍俊也写过此联。 陈道镕资料不详,唯简注谓“见1981年1月13日《番禺报》 ”,对联恐非其所作。
逸兴多,俗事少,积善家风好。前面一多一少是果,后面的积善才是因。西谚说:“赠人玫瑰,手有馀香”,乐于做好事,心情也跟着舒畅,烦扰的事自然就少了。 
布衣暖,菜根香,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越低,幸福感就越高。何况有书可读。 所以洪应明说:“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 。”
【简注】●见1981年1月13日《番禺报》。



陈素檀励志联

励志联其一
恐修名之不立;
欲寡过而未能。


【简评】
此联见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吴熙载(1799-1870) 《赠仲陶四兄隶书六言联》。应非陈素檀联作。修名即美好的名声。明刘城《秋怀》诗:“惟有修名在,千秋不可欺”。寡过即少犯错误。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苟无知人之明,则循规矩蹈绳墨,以求寡过。”这是以不立与未能来表达自己的追求,砥砺前行。



励志联其二

真学问从五伦起;
大文章自六经来。


【简评】
考此联出处,多记载为金煥丰题韩国武城书院联。清代书家伊秉绶(1754-1815)及清代名臣林则徐皆有此对联书法传世。按陈素檀(1857~1942)生平,居上述三人之后,此联应该是借用书以自勉。
五伦即五种人伦关系。古人以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五伦”。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 。 
旧时读书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甚至行不知南北,食不辨五谷。对联作者提出在人际交往关系中学习真学问,无疑是真知灼见。



梁鼎芬题广雅书院联


尊其所闻,行其所知,合岭南东道、岭南西道人才,互相师友;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会汉儒经学、宋儒理学宗旨,同造圣贤。


【简评】
传统教育与现行教育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传统教育重视学生的心智养成,讲修齐治平之道,传道先于授业。现行教育重视技能的培养,是科学的,可量化的。授业高于一切,对人格塑造的办法不多或根本忽视。可以这么说, 今人办学求利,古人办学求道。
广雅书院此联,提出教育需在“知、闻、行、文、礼”去落力,不论儒学理学,讲究知行合一,这个固然属于传统教育的模式。但是,对联作者的眼界不仅在此,他 把书院放在更大的格局去着笔。从地域讲,涵盖广东广西;从时间上讲,上溯到宋代汉代。地不论广东广西,道不论宋学汉学。互相师友,是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心态去学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同造圣贤,是对书院办学的期望。当然,古人办学不是以招多少生,出多少论文,创造多少利益为目标的;而是希望培养更多于家国有用之材,成就更多品行高洁的贤人。近期央视播出几期有关推动家庭教育的节目。其实成功的家庭教育,在于培养一个人健全的心智。至于这种教育模式是什么,早已有人给我们提前解答了。
此联见《中国对联集成·广东卷》,作者一作张之洞。


【简注】●岭南东道、岭南西道:为唐代政区。这里指广东、广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