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黎平历史名人

 老刘tdrhg 2017-03-27
   

 

 

黎平历史名人 - 龙迅 - 龙迅黎平历史名人 - 龙迅 - 龙迅

  吴勉(1334-1385)侗族,元朝末年五开卫(今贵州黎平)人。农民起义领袖。明朝初年,由于朝廷对侗族地区进行武装征服,肆意蹂躏人民,明太祖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六月,终于爆发了以吴勉为首的武装起义。义军发展到20万人,占领了湘黔桂边区广大地区,吴勉被推举为"铲平王"。十八年(公元1385年),明廷集30万大军进剿。"拔军下屯,拔民下寨",插标占地,把侗、苗人民驱赶到穷乡僻壤,更激起了侗、苗人民更大规模的武斗反抗,一时风起云涌,席卷"八洞"。上黄一战,起义军失利,四千余人惨遭杀害,吴勉及其子吴禄被俘,被解送京师南京就义。坚持八年之久的起义失败了,但他的英雄事迹被侗族人民世世代代传颂。

王大臣,字以道,明朝贵州五开卫(今贵州黎平县)人。是黎平第一位参加贵州乡试而举于乡的青年学子。明初置五开卫所,隶属湖广都司,五开卫的学生应举,必须乘船过洞庭湖,赶到湖北武昌去参加乡试,千里迢迢,道路险远,学生多裹足不前。直到明代嘉靖中期,贵州提学蒋信才请以湖广五开卫在贵州境者,即附贵州乡试,于是以五开卫辖境诸生附黎平永从学。明穆宗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王大臣乃以黎平中深,胡志相以永从中举。王大臣《丁卯试毕口占》一首云:"读罢月初上,吟余夜未央,黎阳寥寂久,好与破天荒。"流露出黎平人首次中举的兴奋激越之情,后曾官云南太和知县。

周大谟,字荆川,明朝贵州黎平府人。明穆宗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举人,历任国博历部司务员外郎、郎中,云南布政左参议。以清介闻名遐迩。是黎平人中第一位出任布政使的人。

吕应阳,明朝贵州五开卫(今黎平县境)人。明神宗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武举人。次年成进士。官浙江都司,历任黎靖参将,浙江副总兵。是黎平人中较早的武将。《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龙起雷字时声,侗族,明朝五开卫(今贵州黎平县)人。明神宗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举人,次年进士。他是黎平的第一个进士。他也是贵州侗族中的第一位进士。历官江西清江县知县、南京大理寺(明朝中央审判机关)少卿等。为官清廉,刚正不阿,曾弹劾首辅(内阁大臣)赵志皋等人,因得罪当权派吏部尚书李戴,被李戴废除大理寺卿官职。从此还乡,"淡泊自安,无所请属。"他与史龙起春、龙起渊等文行并有声,时称"三龙"。《黔诗纪略》录其诗二首。

胡臣,字滨澜,明朝贵州五开卫(今黎平县)人。明神宗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岁贡,曾任山西闻喜县知县。今仅见《赠星士张士魁》诗一首:"非颠却善颠,辟谷饮流泉,拂尘星辰动,挥毫风雨悬。吉凶知名误,三丰是洞仙。

梅友月,字望舒,明朝贵州黎平府(今贵州黎平县)人。明神宗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举人,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进士。历官四川重庆府推官,升吏部稽勋司主事,历员外郎郎中、通政司副使。他关心人民疾苦,当时夫役浩繁,要从贵州的五开卫和铜鼓卫运军粮至荆郧,路途极度艰辛,加上严寒酷署,夫役死者无数。望舒身为曹郎,非常同情百姓的不幸,他大胆上疏,反映征徭的艰苦,要求豁免。由于他的努力,终得豁免。当地老百姓非常感激他。后来,他又捐俸修郡西一里外福禄江上的石桥,贵州巡抚王三善为之作记,曰"成德"。《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朱万年,(?-1632),字鹤南,明朝黎平府(今贵州黎平)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举人,历任山东定陶知县,中城兵马司指挥,户部河南司主事,员外郎、郎中,山东莱州知府等。平生慷慨,持大节,见国是日非,每酒酣耳熟时对同僚说:"生作奇男子,死为烈丈夫,吾辈不当如是耶!"明思宗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叛军孔有德(后降清,堕落为汉奸)攻莱州,万年率军民固守。叛军久攻未破,乃诈降。巡抚命万年出城接收,万年知是诈,仍毅然领命出城,果被俘。万年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呼城内守军向叛军开炮,叛军杀万年。守军发炮,叛军精骑死过半。后明廷追赠朱万年为太常卿。朱万年是一个大义凛然的英雄,其死重于泰山。《黔诗纪略》录其诗二首。

何腾蛟,(1592-1649),字云从,明朝贵州五开卫(今黎平县)人。抗清民族英雄。明熹宗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举人。曾任山西榆次教谕、南阳知县、右佥都御史。明思宗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4月,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后,短短几年时间,崇祯、弘光、隆武三朝皇帝相继驾崩,北京、南京、福州等"皇城"接陷落,清军长驱直入,朝野一片混乱。在此危难之际,何腾蛟由崇祯帝时的兵部职方事、湖广总督到弘光帝的副都御史、隆武帝的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到永历帝时的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成了明末政权的重要支柱和抗清领袖。隆武时(公元1646年),何曾联络李自成旧部农民起义军共同抵御清军,出师攻克湘阳,连占腾溪。南明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清军攻陷湖南,他退至广西,守全州。在清军大举南下,明军土崩瓦解之际,他高举义旗,苦撑残局,联络各部人马,在广西、湖南一带多次与清军大战。永历二年(公元1648年)在桂林击溃清军,克服兴安、全州、永州、衡州,收复前期所失土地,抗清声势大振,坚守湖南数年。因他是南明统军之帅,清军视为大敌,便派大军远道围攻他的家乡黎平,抓起他的家人40多人,以要挟他投降。何坚决拒绝,全部眷属被害。永历三年(公元1649年),何入守湘潭,不幸兵败被俘,坚贞不屈,不为清军以高官厚禄诱降所动,绝食七日,慷慨就义。写有绝命诗一首:"天科人事苦难留,眉锁湘江水不流。炼石有心嗟一木,凌云无计慰三洲。河山赤地风悲角,社稷怀人雨溢秋。尽瘁未能时已逝,年年鹃血染宗周。"表现了他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死后追赠"中湘王",谥"文烈"。《黔诗纪略》录其诗二首,还有画《高士观瀑》图一幅传世。

黄飞鸾,(1592-1663),字翔御,明朝贵州黎平人。以参府材官从刘承允。在抗击清兵南下的战斗中屡立战功,授后营守备,擢升副总兵。清兵取湖南,刘承允投降,黄飞鸾坚决不降,去佐陈友龙复取宝庆,假总兵官镇守武冈,未几陈友龙也投降清兵。黄飞鸾乃以所部去投何腾蛟。饱历艰难,成为何腾蛟倚仗的心腹。逾年,飞鸾外出督粮,而何腾蛟被执,坚决不投降,慷慨就主义。黄飞鸾遂遁居楚粤之交地乡间,明忠义之士多奔乡间投依黄飞鸾。桂王走安龙时,孙可望去信以招黄,黄不应。到清朝康熙初年黄飞鸾71岁病卒时,犹不肯剃发,可见其忠于明朝之志气。

高继凯,字我侗,明朝贵州黎平府平茶所人。刚介尚气节,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举人,官海南琼州际海防同知。著有《四礼勺言》、《自明谱》。

顾景元,明朝贵州黎平人,明神宗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孝中武状元,官司副总戎。

黄朝英,明朝贵州黎平人。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举人。历任四川荣县教谕、云南北胜知州、广西桂林同知、福建邵武同知、广东高州知府。黄朝英为官清谦,官云南北胜知州时,州里狡猾的官吏经常将长官的短长记录下来,以便要挟长官与之一起徇私舞弊,由于黄朝英事事廉洁,使狡猾的官吏也无计可施。《黔诗纪略》录其诗六首。

刘宪模,字侗初,明朝五开卫新化所(今黎平县)人,明思宗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举人,十六年(公元1643年)进士。历官浙江海宁知且,绍兴府推官。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桂王迁武岗,五月改武冈为奉天府,宪模任奉天知府,后还任过辰沅道副使。以后不详,《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江见龙,字云卿,明朝贵州五开卫(今黎平县镜)人。明思宗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举人。曾官湖广新化县知县。桂王在桂林建立南明政权时,擢升他为御史,监湖南军,晋太仆寺少卿。江见龙为何腾蛟乡里高弟,文章品行颇称于当时。何腾蛟殉国后,江见龙不知所终。性娴雅、善诗,但遗稿已散亡,仅存二诗及《祭忠诚文》。

胡天玉,字石函,明朝贵州五开卫(今黎平县)人。明思宗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举人。少年时从学于何腾蛟,中举后授保宁府推官,后升辰州道副使,监军湖广,隶属于何腾蛟麾下,积极参加抗击清军南下的斗争。后来,何腾蛟在抗清斗争中全家殉难,胡天玉遂长匿不出。《黔诗纪略》录其《拜何文烈公墓》诗一首:"别来惟幄几经秋,痛哭今朝拜古丘。门客三千凭自散,雄师十万落谁收。哀猿叫月三更苦,枯叶鸣风五夜愁。只有孤忠在天地,长随湘水共悠悠。

倪知化,字六知,明朝贵州五开卫(今黎平县境)人。明思宗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举人。官四川保宁县,迁遵义府同知、擢升湖南佥事监军,转辰沅靖道副使。何腾蛟殉国后,他写祭文遥祭之。祭文云:"呜呼!公国柱也,而今摧矣。国柱其若之何,知化与公生同乡,幼同学,长同游,仕同方。誓以不负君者不负国,公殉不负国者也。公不负国,知化敢负公乎?滇粤战士,大半离心;北来降卒,率多背叛。日夜抚摩,无以塞责,迟日必有与公相会于地下,以共白其不渝之志也,公其鉴焉。"写完祭文,便绝食,七日而死。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詹霖,清朝贵州黎平人。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拔贡,曾任平越教授。有《元都观晓发》七绝一首,令人警醒:"大楚难消劫里尘,觉来幻景几番新,元都门外奔驰客,半是晨钟未醒人。

张应诏,(1654-1730),字采臣,一字图园,清朝贵州开泰县(今锦屏县)人。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举人。历任肃宁县知县,治水赈灾,颇得民心。擢泰州知州,未赴任,改补四川潼州知州,时潼州饥荒,他开仓赈济,使老百姓渡过灾年。在潼六年,迁刑部员外郎,陕西清吏司员外郎,兵部郎中,简放广东潮州知府,改放两淮盐运使,四年后改授江南道监察御史,擢升鸿胪寺少卿等,后告老还乡。著有《六六句记》、《问生篇》、《心学图集》、《孝子图说》、《图园集》、《楚辞评注》、《淮南子注》等。一生廉洁,归田后无余财。

黄甲英 ,字春江,明朝贵州黎平人。明神宗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举人。官苏州海防同知,有政声。朝廷奖给他"天下清官第一"的称号。告老返乡时,将其俸金结余全部用作资助家乡子弟学习。晚益嗜学,著述甚丰,可惜失传。

吴国佐,明朝黎平府永从县(县所在今永从乡永从村)人。侗族农民起义军首领。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因明朝廷从湖南调遣大军赴遵义诗伐杨应龙,黎平一带兵差徭役苛重,在吴国佐领导下,侗族人民起来武斗反抗,吴称天皇上将,围攻上黄堡、中潮,焚五开卫,攻克永从县城,杀死黎靖官运亨通备陈世忠,打开监狱,放出被无辜囚禁的群众。廿九年(公元1601年),明朝廷调来重兵镇压,农民军跃然奋勇抵抗,打死指挥佥事刘继光和五开卫右所百户唐世臣等,终因敌我从寡悬殊,吴国佐被俘牺牲,起义失败。

黄飞鸾,(1592-1663),字翔御,明朝贵州黎平人。以参府材官从刘承允。在抗击清兵南下的战斗中屡立战功,授后营守备,擢升副总兵。清兵取湖南,刘承允投降,黄飞鸾坚决不降,去佐陈友龙复取宝庆,假总兵官镇守武冈,未几陈友龙也投降清兵。黄飞鸾乃以所部去投何腾蛟。饱历艰难,成为何腾蛟倚仗的心腹。逾年,飞鸾外出督粮,而何腾蛟被执,坚决不投降,慷慨就主义。黄飞鸾遂遁居楚粤之交地乡间,明忠义之士多奔乡间投依黄飞鸾。桂王走安龙时,孙可望去信以招黄,黄不应。到清朝康熙初年黄飞鸾71岁病卒时,犹不肯剃发,可见其忠于明朝之志气。

高继凯,字我侗,明朝贵州黎平府平茶所人。刚介尚气节,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举人,官海南琼州际海防同知。著有《四礼勺言》、《自明谱》。

刘宪模,字侗初,明朝五开卫新化所(今黎平县)人,明思宗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举人,十六年(公元1643年)进士。历官浙江海宁知且,绍兴府推官。清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桂王迁武岗,五月改武冈为奉天府,宪模任奉天知府,后还任过辰沅道副使。以后不详,《黔诗纪略》录其诗一首。

何琮,(1666-?)字莹庵,清朝贵州黎平人。他是抗清民族英雄何腾蛟之族曾孙,邑庠生,清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他依据同里周必达(贡生),顾鼎新(解元),张赞台(举人)所收藏杂稿撰写成何腾蛟之行状。六十年(公元1721年),何琮又亲赴浙江山阴县峡山谒祖庙,得《何氏族谱》,以及钱谦益(常熟人,与马士英共同拥立福王,顺治三年降清,晚年以著述自娱、家中藏书颇富,死于康熙三年)、董瑞生所集诸传及《明季遗闻》、《樵史》二书,于六十二年(公元1722年),汇编成《先文烈公编年纪略》。他汇编此书,前后费时二十二年,史料大都是与何腾蛟同时的人士的收藏,具有较高的真实性。

胡奉衡,字平玉,一字平与,晚号石林逸老,清朝贵州黎平人,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举人,历任石阡教授,湖北黄州教授,博学多才,诗文并佳,尤擅草书,间作山水,一时名流如洪昉思、张图园、王宓草、八大山人等皆与之友善,著《藏拙窝诗文集》、《山居吟》等。书画作品已难觅见,而其题画诗饶有意趣,可见其画风。如"俗客何曾到草堂,松音鸟语叶宫商,柴门远听潺潺响,一片孤云过水凉"。

顾海,字汇川,清朝贵州黎平人。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举人,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行人(掌朝廷传旨、册封等事)。其《山居》诗流露出厌倦作官,情愿归田的情思:"春朝好鸟弄枝头,饱饭儿童自放牛。樽酒田家多乐趣,盘飧野老足风流。闲题槛外含烟竹,静数溪边鸡水鸥。回首京华薇省伴,几人得识此中游"。

胡学望,字小牙,清朝贵州黎平人。清康熙(公元1662-1722年)中岁贡。他是清代黎平人第一位有诗传于后世的人。著有诗集《求志轩集》、《黔诗纪略后编》录其诗二十首,遵义黎伯容官开泰校官时,曾欲辑黎平四家诗,推学望诗为第一。他的《秋感》诗写道:"晚凉频到舍,薄倦且亲床。任意开丛菊,无知凋众芳。俗诗徒自苦,新酒未成逛。何计留华发,明朝渐有霜。"是一首悲秋之佳作。

顾滋柳(1721-1797),字万纶,号即山,贵州黎平人。乾隆年间贡生,工书法,小楷绝类褚河南,兼娴绘事。

吴文彩(1798-1845),清朝贵州黎平人。侗戏祖师。从小入私塾读书,因家境清贫,十三岁跟父干农活。秉性开朗,聪明好学,对侗族叙事歌、礼俗歌、情歌、酒歌有浓厚的兴趣,不仅爱唱、弹、跳、舞,而且爱编歌。他编写的《开天辟地》、《财主贪财》及情歌,有的已成为古今绝唱。中年时,出游过王寨、茅坪、洪江、古州、丙妹、三江等地,开阔了视野,看了汉戏、桂戏和阳戏,便萌发了编侗戏的念头。回家后,闭门三年,于1830年移植编出《李旦凤姣》和《梅良玉》两部侗戏。经过160多年的风风雨雨,侗戏已传遍广大侗乡。从江、黎平、榕江等县的侗族群众,逢年过节,都要演唱侗戏,并举行纪念吴文彩的祭祀活动。

张文谟(约1800-1860),字康田,清朝贵州黎平人。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举人。曾任知县。道光年间,曾参与纂修《黎平府志》。善诗。

胡万育,字仁山,清朝贵州黎平人。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贡生。遵义黎柏容为开泰校官时,胡万育与之唱和颇多。著有《容膝山房诗集》二卷。

胡长新(1819-1885),字子和,贵州黎平县人。幼受业于莫友芝、郑珍,学有根柢。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举人,次年进士。以知县分发江苏。因受其父被降官职的影响,淡于荣进,弃知县不就,改任贵阳、铜仁等府教授。学使以学异推荐他,擢升翰林院典簿,又不受。遂辞职还乡,主讲于黎平书院,终老不倦,为家乡的文教事业作出了贡献。著有《籀经堂诗钞》、《籀经堂文钞》等,校刊《三忠合编》,擅小篆,得秦汉古玺遗意。其《闻升京官》诗,描述了作者闻调升京官消息后思想感情的波动和变化,抒发了作者对升迁官职的淡漠,流露了对官场的厌倦,表现了作者恬淡自守的情操。

王文淑, 女,清朝贵州黎平人。女诗人。其诗入选《黔诗纪略续编》。据《闺秀正始集》载,王文淑所嫁的丈夫是与她不相匹配的。其夫好赌博,以至倾家荡产。黎平有富家子窥文淑貌美而有才气,便诱其夫卖文淑以抵债。文淑不从,以刀毁面,才未被富家子买去。遂归母家。其夫死后,文淑仍收其尸葬之。其述志诗可见其贞洁之志:"人生为女子,缔缘有定分。盛衰不可逾,持躬贵淑慎,奈何林下贤,亦抱王郎愠。

任志儒(1861-1892),字珍圃,原字席珍,号仲鸿,清朝贵州黎平人。下雷州知州任志德之弟。生平刻苦治学,聪明过于常人,经史百家,靡不穷研。后为诗文高雅,不假构思,自成天籁耀士秋,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考取举人,拣选知县。十八年(公元1892年)应聘府署教授,日夕劳心,无不假年,不久病逝,年仅31岁,例赠文林郎。著有《仲鸿遗诗》行世,爱憎分明,其《漳河怀古》一诗,鞭笞了横行一世的奸雄曹操,指出独夫民赋终难逃脱历史的惩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