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知识必学:山慈菇(一)

 谷山居士 2017-03-27

 

老家广西许多人去广东打工,家里农田大多荒废,而且种个一亩三分的农作物往往不挣钱还赔上人工,于是有人承包起来种了慈菇之类的经济作物。

 

(慈菇田)

 

慈菇是南方比较常见的菜,喜欢尝鲜的人会买回慈菇做上一道慈菇鸡汤或慈菇烧肉。中药山慈菇也是南药之一,山慈菇之名,首见于唐代的《本草拾遗》,“山慈菇,有小毒,生山中湿地,惟处州遂昌县(今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所产者良,叶似车前,根如慈菇”,山慈菇叶形与车前相似,为宽卵形至宽椭圆形,根与慈姑的球茎相似,生境为山间水分充足的湿地,由此得名“山慈菇”。

山慈菇不是临床常用药,但近来山慈菇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肿瘤,在处方中常有应用,是临床常用抗肿瘤中药之一。山慈菇性味甘、微辛,凉,归肝、脾经;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的功效,主产于四川、贵州等地,于夏、秋二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分开大小置沸水锅中蒸煮至透心,干燥。质量以个大均匀、饱满坚实者为佳。

山慈菇的主要成分是菲类、联苄类、少量苷类、木脂素类及黄烷类。目前,对于山慈菇药理作用的研究报道大多数是针对于提取出的单体成分,其活性包括抗肿瘤、抗血管生成、降压等。

山慈菇味辛能散,寒能清热,故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效。常与雄黄、朱砂、麝香等解毒疗疮药合用,治疗痈疽发背,疔疮肿毒,瘰疬痰核,蛇虫咬伤,如紫金锭(《百一选方》),内服外用均可。《本草新编》:“山慈菇,玉枢丹中为君,可治怪病。大约怪病多起于痰,山慈菇正消痰之药,治痰而怪病自除也。或疑山慈菇非消痰之药,乃散毒之药也。不知毒之未成者为痰,而痰之已结者为毒,是痰与毒,正未可二视也。”紫金锭为开窍剂,源自宋·王璆的《百一选方》,原名太乙紫金丹、玉枢丹,《外科精要》始称为紫金锭,但其组成少雄黄朱砂,明·万全的《片玉心书》增加了雄黄、朱砂。方中重用山慈菇清热消肿,化痰散结,并能解毒;配伍麝香芳香开窍,行气止痛,共为君药。千金子霜、红大戟逐痰消肿;五倍子涩肠止泻;雄黄化痰辟秽解毒;朱砂重镇安神;俱为佐药。诸药共奏辟瘟解毒,消肿止痛之功。制作成一钱一锭,主治中暑,脘腹胀痛,恶心呕吐,痢疾泄泻,小儿痰厥;外治疔疮疖肿,痄腮,丹毒,喉风,历来被视为中医的救急灵丹,临床应用范围极广。

由于山慈菇有解毒散结消肿之功,近年来本品广泛地用于癥瘕痞块和多种肿瘤。如以本品配伍土鳖虫、穿山甲、蝼蛄等同用,治疗肝硬化,对软化肝脾,恢复肝功,有明显效果;若与蚤休、丹参、栀子、浙贝母、柴胡、夏枯草等制成复方,对甲状腺瘤有较好疗效。此外,本品尚有很好的化痰作用,如《奇效良方》中以山慈菇与茶同研调服,治疗由风痰所致的癫痫等证。

 

山慈菇花有明目去湿的功效,叶亦可作药用,其叶治疮肿痈毒,如取慈菇叶一把,捣烂外敷,可治蛇虫咬伤、诸恶疮肿及小丹毒,用慈菇叶捣烂调蚌粉涂患处,可治痒疹痛痒等。

近来山慈菇在临床上用来治疗肿瘤,处方中用量常在15克以上,甚至用到50克,因此目前临床需求量很大,加上近年来的过度采挖以及山慈菇为兰科植物,生长繁殖能力较差,野生山慈菇资源已受到严重威胁,价格也随之急剧上涨,正品山慈菇的天然资源已近枯竭。故现在山慈菇的一个研究热点便是对山慈菇进行野生资源调查,同时开展人工驯化栽培工作,制定野生资源保护措施和标准化栽培措施,对于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