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豪杰聊大汉(17):百闻不如一见赵充国 屯田有法平边疆

 金色年华554 2017-03-27

在上一文中,豪杰讲到了满而不溢的张安世,忠心辅佐宣帝最终被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第二位。今天,豪杰就说一说另一位麒麟阁功臣,赵充国。

豪杰聊大汉(17):百闻不如一见赵充国 屯田有法平边疆

赵充国从小就熟读兵书,是个积极向上的励志榜样。同时,还还对羌族和匈奴的情况比较了解,而这一点也为他的一生征战奠定了基础。那么赵充国何以崭露头角的呢,这还得从草包将军李广利说起。

公元前99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奉命攻打匈奴,结果反被匈奴围起来打脸。眼看就要被活捉,这时赵充国带着一队壮小伙冲出了一个口子,才让李广利趁势突围。

后来,李广利把赵充国的英勇事迹奏给了武帝,让武帝大为惊叹并给他升职加薪。

豪杰说,赵充国的发迹经历可谓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当贰师将军和李陵叛逃匈奴后,赵充国则成了戍守大汉边关的中坚力量。这而也为他后来拥立汉宣帝,名垂青史奠定了基础。

豪杰聊大汉(17):百闻不如一见赵充国 屯田有法平边疆

元平元年,赵充国和霍光一起拥立了汉宣帝刘病已为皇帝。功劳不可谓不高,因为他被宣帝封为营平侯。不过归根结底武将还是以打仗为己任,不久他就赶赴前方阵地打匈奴了。

这一次,他统领三万精骑杀向匈奴!由于没赶上先行一步的盟友,结果打了一路只杀了几百匈奴人俘获了数千匹牛羊。既然收获不大,那就权当是遛遛马吧。

不过,豪杰觉得这功劳还是得记上的:某年某月,赵充国率领数万铁骑深入匈奴数百公里,斩获无数。

豪杰聊大汉(17):百闻不如一见赵充国 屯田有法平边疆

后来,匈奴集结十余万大军打算进攻汉朝。此间正好有匈奴人率部投降了汉朝,赵充国率领的汉军侦探到了匈奴的战略意图后率先在边境布防。匈奴人感觉一来士气受到了影响,又被看出了底牌,不敢冒进就选择退兵了。

虽然此次拒敌赵充国没费一兵一卒,但不代表战争的局势有所变化。因为,原来归顺大汉的羌族人开始躁动起来了。

这里豪杰要说下历史背景,由于羌族部落之间经常你争我斗无法一致对外,所以老大哥汉朝一句话就能让各个部落俯首称臣。后来各个部落终于达成实现统一,想要一起搞事情了。

豪杰聊大汉(17):百闻不如一见赵充国 屯田有法平边疆

这个情报汉朝知道后,十分震怒!于是派了一位使者前往处理。不想这位使者做出十分无脑的举动:把很多部落领导抓起来全给突突了!

这事儿的直接后果是,羌族人要联合起匈奴要一起攻打汉朝。

篓子是给捅下了,救火队员赵充国必须得马上顶上。于是宣帝问已年过七旬的赵充国该派谁为将,带兵多少前往平叛。这时赵充国说,廉颇老矣尚能上阵杀敌,还得我老赵来!

豪杰聊大汉(17):百闻不如一见赵充国 屯田有法平边疆

具体带兵多少现在也没法定论,等我前往前沿阵地一看便知。于是才有了百闻不如一见的典故。

随后,赵充国率领大军压境,采用边招降边打击的措施很快平复了叛乱。但边境的匈奴依然虎视眈眈,于是他建议撤兵后在边境采取亦农亦兵的屯田措施,一来可以随时与来犯的敌军对抗,二来可以为边境军士提供给养,极利于边境战事和安全。

经过朝廷上下的反复讨论,汉宣帝批准了这项措施,为汉朝后来数十年的边境安稳奠定了基础。

豪杰聊大汉(17):百闻不如一见赵充国 屯田有法平边疆

在赵充国死后,宣帝深感他的功绩,就把他列入麒麟阁为后人景仰,可谓荣耀之至。

豪杰说,赵充国的戍边策略和卫青霍去病有所不同。他倡导“不战而屈人之兵”,这种不求封狼居胥但求稳操胜券的方式,在热血青年看来一点儿都不酷,但确保证了国富民强。

想一想,武帝何其威武,但国强民真的也富了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