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磅||中国隐秘农业产业巨头:中化农业

 老玉米棒 2017-03-27


编辑 | 新锐恒丰研究院

来源 | 网络(新锐恒丰整理编辑)


昨天收到一份短讯《中化农业的第一次亮相》,上个月的 2 月 5日《一号文件》正式对外发布,接着农业部的《一号文件》也正式公布。


不知你知道今年年初的工作会议上,谈到中化农业,覃总都说了什么吗?


覃总明确提到:要借助集团整体改革的东风,通过全体共同努力,推进“中化农业”的渠道品牌,进一步增强对用户的影响力,强化“中化农业”的农业服务品牌形象。中化农业突然闯入大家的视线,也许那个时候你没有在意,昨天她有一次闯进你的视线,你还能不在意吗?


由于资料均来自网络,遗漏和错误在所难免,欢迎指正。我们主要想带大家去了解中化农业。


1. 中化农业的发展历程


1) 中化农业成立的时间


2015 年 10 月10日,中化集团全资设立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加快探索农业业务板块未来发展之路。


2) 她的使命


在中国最大最全农业投入品央企的优势基础上,中化集团整合资源,依托旗下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提供现代农业全程综合解决方案,致力于促进农业现代化、提升种植者收益、维护国家粮食稳定、保障食品消费安全并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3) 她的成长


(1) 2016 年 3月 23 日,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正式宣布将通过公开要约收购瑞士农化和种子公司先正达。先正达已发行股本金的总价值为 430 亿美元。


(2)2016 年 4 月 15 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简称“中化集团”)携手农业部在安徽省明光市举行 2016 “中化情 三农梦”中化集团农业服务现场会暨农业部种植业司、中化化肥农企合作推进配方肥应用,助力化肥零增长交流会。


(3)瑞士先正达公司和中国化工集团 8 月 22 日共同宣布,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已批准这两家公司的收购协议。这无疑为中国化工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这项430亿美元的并购大单扫清了一大障碍。


(4) 9 月 12 日,双方宣布战略合作当天,中化集团下属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简称中化农业)与中粮集团下属中粮国际(北京)也签署了合作协议。


(5)12 月 2 日,中化集团在北京召开关键岗位干部大会,在会上公布了集团的组织架构调整决定。中化集团官方微信消息称,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指出,改革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优化调整总部职能部门,将五大业务板块变为五大事业部及相关人事调整。


(6) 2017 年 1 月 10 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化集团”)与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总公司”)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双方建立长期稳定战略伙伴关系,在政策性收储、储备轮换粮、现代农业服务等多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7)2017年 1 月 18 日-19 日,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2017 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中化集团农业事业部总裁、中种集团党委书记覃衡德的带领下,中化集团希望把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服务等资源整合起来,建立一个很好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在这个服务体系中,品种是前提和基础。


(8)2017 年 3 月 6 日前商务部长:在其他国家的监管步骤完成后,中国将启动批准中化收购先正达的进程。


4) 她的核心业务


中化农业的核心业务包括种植整合解决方案推广、全程土地托管、农业投入品套餐定制、农业机械化配套、全程技术跟踪,以及农产品销售、订单农业、粮食银行及农业信息化等服务,农业生产信贷、农业金融租赁、农业保险等业务,同时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土壤改良、精准农业示范及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项目。通过集约化生产、标准化操作、专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金融及信息化支撑,助力农业种植主体降本增效升级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提升其整体抗风险能力与可持续盈利能力。


5) 她的今天


公司已在东北、西北及西南开展了相关业务,并有选择的开拓新的覆盖区域。现阶段,公司重点以从事主粮生产及经济作物生产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服务对象,并建设规模化现代农业标准示范园区,开展本地化农业技术研发、推广与全程综合服务,为“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贡献央企力量,助推中国现代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多方共赢。


6) 她的未来


未来,中化集团将继续以保障中国及世界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发展为己任,继续加大产业链核心环节建设,努力发展成为世界领先的农业投入品综合服务商。


2. 中化农业的业务版图


1) 化肥业务

中化集团的化肥业务以“全球领先的农业投入品及农化服务提供商”为发展愿景,基于全球视野发展资源、生产、技术、营销和服务,以为农民服务为宗旨,以化肥为核心发展上下游相关行业,运用科学技术服务社会,引领行业标准,推动行业发展。


公司重点实施客户导向的营销服务战略、先进制造的产业发展战略、全球视野的资源获取战略、服务产业的科技创新战略、引领转型的信息保障战略、推动发展的人才引擎战略等六大战略,以肥为中心,深入推进“矿肥一体化、肥化一体化、产销一体化、产品与服务一体化”经营,已从贸易型公司转变为一个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农业投入品和农化服务提供商,为迈向世界一流企业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2) 种子业务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种集团”)是 1978 年经国务院批准在原农林部种子局基础上成立的我国第一家种子企业,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科研、生产、加工、营销、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完整的大型种业集团,是国家八部委联合认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 1994 年起成为亚太地区种子协会(APSA)正式会员,是中国种子贸易协会的理事长单位。2007 年,经国务院批准,中种集团并入世界 500 强企业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简称“中化集团”)成为其全资子公司。2011 年,中种集团先后荣获了大公国际企业信誉评级AAAc级和中国种子协会行业信用评级AAA 级资质。2012年,中种集团被农业部核准为全国首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 2013年,中国种子协会授予中种集团中国种业信用明星企业资质。


中种集团作为以农作物种子为主营业务的育繁推一体化中央企业,业务领域涵盖水稻、玉米、小麦、蔬菜和油料等主要农作物种类,致力于不断提升全产业链核心竞争能力,建设“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国家级种业公司。

3) 农药业务


中化集团的农药业务涵盖产品研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及分装、产品登记、品牌营销等产业链各环节,其中专利农药开发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是目前中国为数不多拥有国际高端农药品牌的本土企业。农药业务经营规模居全国前列。


4) 服务业务


中化农业以助力现代农业种植主体实现持续稳定盈利的“农业服务”为切入点,以促进农业现代化、提升种植者收益、维护国家粮食稳定、保障食品消费安全和建设美丽乡村为己任,以整合先进科技与农业资源、推广种植综合解决方案、创新集约化农业生产模式为依托,致力于成为国际领先的现代农业全程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3. 三大版图的成员企业


1) 种子业务


(1) 她的成长


中种集团成立于1978 年,是我国第一家种子公司。三十余年来,公司见证了我国种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历经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风云变换。经过几代中种人的艰苦奋斗,公司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加工、营销、技术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完整的大型种业集团。


A.第一阶段:政企合一,履行职能推动全行业发展(1978 年-1987 年)


1978 年,根据邓小平同志指示,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时任农林部副部长刘锡庚兼公司总经理。农林部种子局、种子站、种子公司三位一体,统一负责全国种子行政、事业、经营工作。在这一阶段,公司主要工作一是推动建立产业化供种体系,改变了我国种子生产经营的落后状态;二是制定包括粮、棉、油、薯和杂交种子六大类种子生产和检验标准,引导规范了种业发展;三是引进先进种子加工成套设备,带动了我国种子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


B.第二阶段  政企脱钩,主营外贸取得快速增长(1988 年-1994 年)


1988 年,公司结束了行政、事业、经营三位一体的历史,成为当时农牧渔业部的部属企业。这一阶段公司以国际合作、对外制种、蔬菜种子的进出口贸易为主,并通过与地方种子公司联营合作取得了快速发展。公司还逐步加大科技投入,建设了涿州科研育种基地,着力提升企业发展后劲。同期,公司成为国际种子贸易协会正式会员和中国种子贸易协会理事长单位,开始作为我国种业的代言人参与国际种业事务,行业影响力不断增强。


C.第三阶段   把握机遇,调整布局实现产业化发展(1995 年- 2000 年)


公司以承担国家“种子工程”任务为契机,按种子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以种子育繁推,产供销一体化为目标,迅速形成了以大田作物为主、进出口贸易为辅的产业态势,并确立了在玉米、油菜、水稻、草种等作物领域在国内种业界的领导地位。这一阶段公司率先开发了我国目前最具优势的玉米制种基地“河西走廊”,建设了当时国内最大的现代化种子加工中心,初步实现了多元化、实业化、集团化的发展目标,同时带动了产业进步和地方经济发展。


D.第四阶段  直面市场,深化改革寻求企业转型( 2000 年- 2007 年重组前)


以 2000 年 12 月《种子法》颁布实施、2001 年12 月中国加入 WTO 为标志,我国种业进行大规模市场化改革与开放,各类种子企业迅速涌现,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公司在此阶段对内深化改革,完成劳动、工资、人事体制机制调整和事业部制管理;对外兼并合资,进一步扩大核心业务规模,不断探索由计划经营向市场化经营的转型之路。


E.第五阶段 并入中化,管理创新打造国家级种业公司(2007 年 6 月-至今)


2007 年 6 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司整体并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在中化集团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公司全面强化管理,构建了适应市场竞争需要的内控体系,明确了“中国第一、世界一流”国家级种业公司的发展目标、以及“12345”的市场化发展战略,并不断培育优秀企业文化。几年来,公司资本实力快速增长,经营规模大幅提升,经营质量显著改善,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产业地位和行业影响力全面增强。


(2) 她的孩子


中种集团通过市场化方式搭建区域产业平台,实施产业并购战略,先后投资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下属的四川川种种业有限公司、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下属的广东省金稻种业有限公司、湖南省岳阳市农科所下属的湖南洞庭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农垦集团共同发起成立了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控股河南联丰中种小麦种业公司,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共同投资建立了中种杂交小麦种业(北京)有限公司,与湖北省恩施州农业科学院共同投资建立湖北中种武陵种业有限公司,与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携手投资山东农科院下属的山东鲁研农业良种有限公司,投资控股四川省宜宾市宜字头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并整合孟山都公司在中国的全部玉米种子常规育种资源与基地,引进其全球种质资源和一流育种技术,组建由中种集团控股的“中种国际种子有限公司”。



2) 化肥业务


(1)她的成长


A. 第一次创业 1993-1998:1993 年 4 月 5 日,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化肥公司成立,从事中国化肥进口独家代理业务。1998 年,国务院出台 39 号文,中化化肥丧失独家进口代理权,但同时获得内贸经营权。


B. 第二次创业 1999-2005:1999 年,建立第一家内贸销售机构。2002年,公司获得了进口钾的独家代理。确立了中化在钾肥市场的领先地位。截止 2004 年底,公司加快建设分销中心,分公司发展至 14 家同年参股盐湖钾肥。2005 年 7 月,公司在香港上市,PSC参股。截止 2008 年,中化化肥参控股13家生产企业,总产能逾 1000 万吨,销量,利润达到峰值。2009 年,钾肥价格暴跌,公司经营跌入谷底,亏损 21 亿,给集团公司造成重大影响。


C.  第三次创业 2010-至今:稳定化肥产品供应,作为中国最大的化肥,供应商和分销服务商,公司加强研产销的一体化建设,与国际主要化肥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战略合作,保证国供应国内优质化肥资源的提供有力保证。


D. 她的今天: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为了应对市场挑战,确保公司在行业的领先的地位,集体进行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转变成中国最大的化肥供应商和分销服务商,涵盖资源、研发、生产、分销、农化服务全产业链。形成七大核心业务:上游资源、生产板块、国际业务、分销网络、物流配送、农化服务、科技创新。


(2)她的孩子


她通过参股、年度供应协议等战略合作形式,与盐湖股份等国内大型生产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境内产品稳定、低成本和多元化的供应。同时,中化化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饲料磷酸盐产品出口量占中国出口的 1/3 以上,居国内首位。公司已建成国内最大的分销网络,包括17家分公司、下属 31 个农业服务中心、 5641 个合作经营店。公司努力依托分销网络开展直销、直供,减少中间批发和流通环节,降低农业用肥成本,降低农民负担。



3) 农药业务


(1) 沈阳化工研究院的孩子及成长


A. 她的简介:沈阳化工研究院(简称沈阳院,英文简称 SYRICI)始建于 1949 年 1 月 8 日,是新中国成立最早的综合性化工科研院所。60 多年的光辉发展历程,积淀了深厚的科研文化底蕴,先后分立出北京化工研究院、上海化工研究院、天津化工研究院等7家我国骨干化工科研院所。1999 年 5月,经国务院有关部委批准,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2007 年 4 月,沈阳院与全球 500 强企业—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简称中化集团)重组,成为中化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B. 她的成长



1949 年 1 月东北化工局研究室成立(沈阳化工研究院前身)。


1953 年 4 月东北化工局设计公司研究室与浙江省化工试验所合并为中央重工业部化工局北京化工试验所,下设沈阳分所、杭州分所。


1954 年 2 月北京分所、杭州分所、沈阳分所合并,成立中央重工业部化工局化工试验所,简称'沈阳化工试验所'。


1955 年 1 月中央重工业部化工局将沈阳染料厂与化工试验所的中间试验工厂合并,将沈阳化工试验所更名为中央重工业部东北化工局化学工业综合研究所。


1956 年 9 月化工部成立后,将沈阳化学工业综合研究所更名为沈阳化工研究院,将沈阳化工研究院矿物肥料部所属研究室迁至上海,与天利化工厂及上海制酸厂合并成立上海化工研究院。


1957 年 12 月化工部将沈阳化工研究院的无机室和油漆研究室迁至天津,与天津化学工业研究所及永明油漆厂合并成立天津化工研究院。将塑料、橡胶、高分子、有机合成及化工、物化、无机、情报有关部分迁至北京,成立北京化工研究院。


1958 年 5 月将沈阳化工研究院改称北京化工研究院沈阳分院。明确沈阳院以农药、染料专业为主,留有塑料、高分子以及化工等专业。


1960 年恢复沈阳化工研究院称谓,重归化工部直接领导。


1956-1966 年化工部将沈阳化工研究院石油化工、防腐蚀及部分仪表自动化组迁至兰州,并入兰化公司研究院和化机所。国防军工部分迁至青海组成黎明化工研究院,将有机硅和工程塑料部分迁至四川,组成晨光化工研究院。 


1970 年 10 月沈阳化工研究院下放地方,隶属辽宁省石油化工局。


1978 年 1 月沈阳化工研究院重新恢复为化工部领导。 


1987 年化工部将感光专业从沈阳化工研究院分立,成立化工部感光技术材料研究开发中心。


1999 年 7 月经国务院有关部委批准,沈阳化工研究院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隶属于中共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


2003年3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沈阳化工研究院隶属关系由中共中央企业工作委员会改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07 年 4 月国务院国资委批准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与沈阳化工研究院重组,沈阳化工研究院成为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的全资子企业。


2008 年 11 月在中化集团公司的统一安排下,世盈(厦门)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注资沈阳化工研究院试验厂,组建沈阳化工研究院控股的沈阳科创化学品有限公司。


2009 年 7 月根据集团公司整体改制要求,经沈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沈阳化工研究院'更名为'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2 年 7 月根据集团公司整体工作安排,将中化天津有限公司持有的沈阳新纪化学有限公司、沈阳博美达化学有限公司股权以协议转让的方式转让至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博美达公司、新纪化学分别成为了沈阳院的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

2012 年 8 月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下,沈阳院将持有的沈阳科创 51 %的股权与中化农化公司 49 %的股权进行置换,调整后,沈阳院持有中化农化公司和沈阳科创各 49 %的股权,科创公司的管理主体转至中化农化公司。


C. 沈阳院的孩子


 沈阳院拥有沈阳化工研究院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沈阳设计)、沈阳新纪化学有限公司(简称新纪化学)以及沈阳博美达化学有限公司(简称博美达)三家高科技产业子公司



(2) 中化蓝天的孩子及成长


A. 中化蓝天的简介


中化蓝天化工业务涵盖氟化工、农药化工两个领域。在氟化工领域,作为国内领先的含氟化学品研发和生产企业,中化蓝天是我国唯一的国家 ODS 替代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单位,并获批建设含氟温室气体替代及控制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集资源开发和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公司拥有 3000 余万吨萤石资源储备,产品覆盖氟碳化学品、含氟特殊化学品、氟聚合物、无机氟化合物等,年产能 30 余万吨,其中,“金冷”HFC-134a、HCFC-123、HFC-125,“科花”三氟醋酸等十余个品种国内、国际市场份额第一;在农药化工领域,中化蓝天是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浙江基地的依托单位,专业从事农药新产品、农药中间体及精细化工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取得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成果奖励 60 多项,拥有 3 个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农药创制品种。


B. 中化蓝天的成长


 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浙江省石化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石化建材”),是 2003 年经浙江省政府批准由浙江省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合并组建的省级企业。

 
 2008 年 6 月,中国中化集团重组石化建材,石化建材成为中国中化集团的成员企业。 


 2009 年 7 月,石化建材更名为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化蓝天”)


C. 中化蓝天的孩子


 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拥有中化太仓化工产业园(简称“中化太仓”),中化近代环保化工(西安)有限公司,浙江省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天正设计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天正设计”),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简称“禾田化工”),浙江英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英特集团” 深圳A股),浙江化工院科技有限公司,浙江蓝天环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八家高科技子公司。


(2) 中化国际的孩子及成长


A. 中化国际的简介


中化国际农化业务发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延续、承接中化集团的农药贸易业务,在进口农药领域已经走过了十余载历程。目前,中化国际农化经营范围涵盖农资经营、实业投资、货物及技术进出口等业务,主营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等农药产品,是中国唯一拥有国际高端农药品牌的本土企业;营销网络覆盖中国、印度、泰国、菲律宾、越南、巴基斯坦、孟加拉及台湾地区等亚洲主要粮食产区;投资于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上游生产基地。


B. 中化国际的成长


中化集团的前身中国进口公司是伴随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而成立的新中国第一家国营对外贸易公司,1950 年 3 月 10 日成立,首任经理卢绪章。 1951 年 3 月 1 日,为冲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的“封锁禁运”,在周恩来总理亲自部署下,中国进出口公司成立。从 1951 年起,中国进出口公司委托香港华润公司作总代理,进口了大量国内急需的橡胶、化肥、农膜等物资。


1952 年 4 月3-12 日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国进出口公司卢绪章经理参会期间,同 30 个国家和地区的 100 余位工商人士进行广泛接触,并与英、法、西德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签订了总额达2亿多美元的贸易协议和合同。同年夏天,公司在东柏林设立代表处,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窗口,开始逐步建立与西欧国家的贸易关系。同年 12 月,中国与斯里兰卡(旧称锡兰)政府签订第一个《中国与锡兰关于橡胶和大米的五年贸易协定》(俗称《米胶协议》),即我国每年以 27 万吨大米换取锡兰 5 万吨橡胶。《米胶协定》的执行不仅为我国换得了急需的橡胶,支援了抗美援朝,同时也为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封锁禁运发挥了积极作用。


1955 年,中国进出口公司开始同时经营对苏联、东欧的进出口业务,转入了“苏、新、资合一,进、出口兼营”的轨道,业务从此面向整个世界。


到1957 年,公司与日本、印尼等 40 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家客户建立了进出口贸易关系,出口金额增加到 6000 万美元,出口品种增加到 30 多个。七年内共进口原油 162 万吨、各种石油产品 700 万吨、天然橡胶 60 万吨。不仅弥补了新中国经济建设对能源和原材料的进口需求,也开辟了国际石油和化工品的进口渠道,为成为石油、化工贸易的专业公司打下了基础。

 

1998 年 12 月,脱胎于中国中化集团橡胶、塑料、化工品和储运业务的中化国际在北京成立,并于次年 12 月在上交所首次公开发行A股1.2亿股,融资9.46 亿元。2000 年 3 月,中化国际股票挂牌上市。


中化国际上市后以市场化经营为价值导向,为贴近石化市场和主要客户,2001 年 7 月进行战略南移,总部迁到上海浦东。


中化国际坚持向产业上下游延伸的发展战略,努力从外贸代理型企业向具有市场营销能力和稳定盈利能力的综合服务商转变,化工物流、橡胶、农化、分销等核心业务的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客户遍及全球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销售收入已突破 20 亿美元。


C.  中化国际的孩子


先后在印度、菲律宾、泰国和澳大利亚等亚太地区的核心市场建立海外分支机构,组建自有营销团队,实施品牌制剂分销,营销渠道体系逐步完善。截至 2015 年底,公司农药业务已覆盖全球 60 余个国家和地区,拥有数十个制剂产品品牌。



中化国际主要控股子公司有,Sinochem International (Overseas) Pte. Ltd.GMGGlobalLtd,中化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海南中化橡胶有限公司,中化作物保护品有限公司,江苏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主要参股公司:中化兴中石油转运(舟山)有限公司,SIATNV。


后记:当你读到这个地方,就会突然明白中化农业体量有多大?按照以往宁总做事风格,他可能收购一家农业机械化集团或中国化工集团(先正达,农业机械)。也许中化农业完成先正达收购那天,她就是我们农业领域的华为。去年,我们写过一篇文章,大家还不相信?现在的你呢?面对争议,面对困难,你需要的思考这个困难形成的本质,需要进行上个层级的思考,也许答案就在那里。


参考文献:


http://www./1707.html

http://www./

http://www./

http://www./

http://www./

http://www./cn/index.htm

http://www./1707.html

http://www./1680.html

http://money.163.com/

中化集团2015年可持续发展报告

中化集团2015年年报

http://forex.cnfol.com/huishizhibo/20170306/24388297.shtml


编辑@新锐恒丰研究院

联系: novoseed@163.com 



点击下方,阅读近期相关报道:


未来中国种业将只剩下约5-8家种子公司

 用资本思维,重新定义中国种子企业

 新锐恒丰 2017 年经纪玉米品种信息发布公告

中国种业 6 大家族初现端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