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flex 通过降低呼气开始时(患者可能不适应CPAP 的时间)的压力以及在呼气结束之前将其恢复至设定CPAP 水平增强传统的CPAP。压力释放量由C-Flex 设置和呼气流量决定。设置数值(1、2 或3)越高以及呼气流量越大,压力释放就越大(仅适用于呼气激活时间)。仅适用于CPAP 模式。 以下三幅图分别表示患者在应用CPAP 时,C-Felx 关闭、C-Felx 为1、C-Felx 为3 的压力、流量、容量—时间曲线及参数的图形。 图一
自己试了一下这种CPAP 下的C-Flex 设置确实比传统的CPAP 的舒适性要好很多,在呼气相时没有过于强烈的持续气流,同时因为呼气开始时压力的释放对于潮气量也有所增加(图一到图三可以看到潮气量是递增的);但是对于上呼吸道梗阻而致的睡眠呼吸疾病的患者,这种呼气开始时的压力下降能否起到呼气相维持气道开放的效果还有待考究。对于使用CPAP 而同时需要微控CO2 水平而的患者,C-Flex 是一个不错的应用选择。 二、压力上升时间 压力上升时间在不同类型的呼吸机的称呼有所不同,有叫压力上升坡度,也有叫压力上升百分比,当然其调节的值或单位也有所不一,但原理都是一样的。下面从三幅图的波形来看一下压力上升时间的特点。 图一
如果单独看第三幅图的压力—时间曲线,其吸气支未形成平台而是徐徐上升至高尖,考虑的因素主要有: (1)呼吸回路有漏气或 (2)吸气流速不足(需同时检查流速曲线查明原因), (3)有的呼吸机缘于设计的最大吸气峰流速限制。但从第三幅图到第一幅图,发现主要的症结在于压力上升时间太慢而致吸气初始流速不足而不能形成压力平台。其次可以看到吸气初流速从图三到图一也是相应地增加。对于呼吸急促的患者如果压力上升时间相对较长,则满足不了其吸气初期的高流速。相反对于呼吸平缓的患者压力上升时间较短则出现吸气气流冲鼻的效应。 三、关于压力上升延迟时间 无创通气初始上机参数设置的原则之一是:低水平压力让患者先适应,然后再逐渐升至目标压力。 图一
压力上升延迟时间则可以自动地完成由低压到目标压力的转化,时间可根据病情需要从5min到45min 调整。自己尝试了一下5min 的设置,给自己的感觉是先适应了压力或者无创通气的这种环境,之后压力在不知不觉间上升而不会有太大的觉察,这样就减少了初次上机患者在一上机就进入高压环境的不适感。起始压力是由呼吸机本身按照相应的公式自动计算设定: 但是这种设置对于一部分急性呼衰的患者可能效果并不一定好。为何?因为急性呼衰的患者起病急,呼吸困难或缺氧的症状更重,如果这时设置一个压力延迟时间,从低压开始可能满足不了这种急性患者对高的呼吸支持的需求。所以在临床上,这个设置应用的范围可能被缩小。 以上三个参数的调整我们较少去关注,更少地亲自去尝试这些参数改变后所带来的通气相关变化,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