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企业分析思路和框架的粗浅思考

 昵称40573513 2017-03-27

关于企业分析思路和框架的粗浅思考

我之所以一直没敢分析具体的企业,主要是对分析企业的思路和框架没有完全理清楚。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思考,似乎有了一些感觉,所以记录下来,作为备忘。

前面我说过,值得投资的企业,应该具备好赛道、好赛手、好价格三个基本条件。所以,分析企业,首先要看其主营业务品类所处的阶段及其发展前景。一般来说,所谓的好赛道可以分为这几类:一是虽然存在时间已久,但可预见的未来依然会长期存在,比如可乐、糖果、酒类。二是品类处于发展初期,但基本可判定前景广阔,比如当前比较热的人工智能、电动汽车。三是品类已经进化到分化阶段,出现了破坏性创新的机会。如果企业在这三种情形中具有竞争优势,则值得关注。

分析企业最主要的还是要关注企业本身。这里面我认为有几个问题值得关注。

一是定位。分析企业的定位,其实就是分析企业的战略,企业对于做什么不做什么的价值选择。每一个企业,无论其具备多么丰富的资源和能力,注定只能聚焦于一定范围来创造顾客价值。那么就要看企业是否有明确的价值主张,企业的价值主张是什么,企业主营业务在品类中是何定位,企业主营品牌是否已经构成了竞争优势或者即将具备竞争优势。比如茅台,聚焦于高端白酒,而在在白酒品类中具备明显的竞争优势。

二是商业模式。商业模式是企业定位配称的重要内容,就是企业如何构建商业生态圈来创造顾客价值。我认为好的商业模式应该是这样的:企业在商业生态圈中处于强势谈判地位、企业能以最少的资源调用商业生态圈的广大资源创造最多的顾客价值。一般来说,企业要处于强势谈判地位,必须自己有强大的资源,包括品牌优势。比如天猫,依靠强大的品牌优势和支付系统,在商业生态圈中占据有利的谈判地位。而能以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多的顾客价值,则是企业获得超额利润、构成强大竞争力的来源。这里面有很多模式。比如德国中型连锁超市Aldi,依靠削减SKU数量、减少工作人员等方式,大大降低运营成本,从而能以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多的顾客价值,使得竞争者沃尔玛在德国无法生存。

三是关键资源和能力。这是支撑企业构建商业模式、创造顾客价值的基础。每个企业所需要的关键资源和能力不完全一样。尽管包括巴菲特在内的很多人认为企业管理者没有那么重要,但我认为对于大多数企业特别是成长中的企业来说,企业管理者是影响企业发展的很重要的因素。企业的目的是在创造顾客价值中实现自我,企业管理者的目的也应该是在企业发展壮大中实现自我,他们应该有自我实现的自觉和能力。A股一些上市公司之所以出现很多问题,就是企业管理者没有这样的抱负,往往只是为了套现走人。

四是企业的盈利模式。盈利模式与商业模式高度相关。传统的商业模式大致分为四类:工匠、地主、挑夫、掮客。工匠的盈利模式就是收制造费,地主的盈利模式就是收租金,挑夫的盈利模式是要工钱,而掮客的盈利模式就是收介绍费。而现代很多企业的盈利模式有了很多新的变化,比如很多内容生产商内容免费送,靠广告收费。这些新的盈利模式都是传统商业模式的变种。富于创造力的盈利模式能给企业提供强大竞争力。这里还要举京东这个例子。尽管很多人不认可京东的定位,但我还是认可的,我认为京东的问题在于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靠重资产模式的挑夫要工钱的盈利模式,是很难复制和发展的。

五是财务验证。前面的分析,更主要的是定性的分析。是否果真如此,还需要进行财务验证。在进行财务验证时,我认为需要关注这几个方面:一类是几个主要指标,包括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每股净资产;二类是资产负债表,要看资产质量如何、企业谈判地位、经营杠杆比例等等;三类是利润表,要看毛利率、费用率等;四类是现金流量表,要看自由现金流以及经营、筹资、投资三个现金流等。

在进行以上分析基础上,基本可判断出企业是否具有成长性、是否有较强竞争力,然后统一按ROE和PB估值。我喜欢按ROE和PB估值,这样很容易统一标准。至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可以根据轻资产还是重资产、成长弹性等,赋予一定的权重即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