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汇总┃这些年,糖尿病患者用药常犯的错

 渐近故乡时 2017-03-27

一旦患上糖尿病,就意味着要与药物打上一辈子的交道,所以患者只有把药选准、用对,才能达到良好控制血糖之目的。然而,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能够真正掌握用药之道的糖尿病患者少之又少,大部分患者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用药误区。


笔者将临床上普遍存在的用药误区加以归纳及总结,希望能对广大糖尿病患者有所帮助。


错误1

新发糖尿病,一律先不用药


以往对于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通常先采取2~3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和减轻体重),倘若血糖仍然控制不好,最后再启动药物治疗。然而通过长期研究发现,仅靠生活方式干预,绝大多数患者的血糖不能完全达标,而持续高血糖会对血管和胰岛细胞造成损害。


为了尽早解除高血糖的毒性作用,使血糖尽快控制达标,保护甚至逆转胰岛功能,新的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推荐,糖尿病一经确诊,即可同时启动生活方式干预和降糖药物治疗,并将二甲双胍列为首选降糖药物。


错误2

“东施效颦”,忽视个体化用药


有些患者往往看别人吃什么药好自己也跟着吃什么药。殊不知,糖尿病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代谢性疾病,不同患者之间以及同一患者在不同病程阶段,其病理机制、胰岛功能、伴随疾病、血糖谱特点均有很大差别。因此,临床用药应当个体化,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如糖尿病类型、身体胖瘦、肝肾功能状况、年龄等)来选择用药。


举例来说,2位2型糖尿病患者,一位体形肥胖,空腹血糖偏高;另一位明显消瘦,主要是餐后血糖高。前一位患者适合用二甲双胍,因为双胍类降空腹血糖效果较好,而且还可以辅助降低体重;后一位患者则适合用短效胰岛素促泌剂(如糖适平或诺和龙),因为这类药物侧重于降低餐后血糖,而且有一定的增重作用。


切记:根本不存在人人皆宜的“好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错误3

同类药物联合应用


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口服降糖药可分为胰岛素促泌剂(包括磺脲类和格列奈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DPP-Ⅳ抑制剂等若干种类。


由于同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基本相同,彼此联用非但不会明显加强降糖效果,反而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


因此,原则上同类药物之间(如糖适平与美吡达、二甲双胍与苯乙双胍、诺和龙与倍欣等)不得联用。


错误4

降糖图快,超量服药


人体的内环境需要相对稳定,往往对血糖骤变难以迅速适应。所以,在控制血糖时,千万不要急于求成。


有些患者为了尽快把血糖降下来,往往擅自加大用药剂量,结果导致头晕目眩,甚至严重低血糖发作。因此,在使用降糖药物时,一定要遵守医嘱,从小剂量开始,循序渐进。


错误5

急于求成,频繁换药


不同降糖药物起效有快慢之分,比如胰岛素增敏剂往往需要服用2~3周之后才能充分起效。许多患者不了解这一点,刚用药没几天,见血糖降得不理想,便认为药物无效而急于换药,这是很不明智的。


正确的做法是:根据血糖水平逐渐调整用药剂量,加至该药的最大有效量时,若血糖控制仍不理想,再改换其他药物或与其他药物联用。


错误6

用药跟着感觉走


有些糖尿病患者凭感觉服药,自我感觉好的时候就不服,感觉不好的时候才服,这种做法要不得。


这是因为:①单凭症状来估计病情并不准确,有些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很高,但口渴、多饮症状并不明显;②吃吃停停,往往会导致血糖反复波动,而血糖波动的危害比持续高血糖更甚。


错误7

用药方法不正确


疗效的好坏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要选对药,另一方面还要用对药。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服用方法。


格列奈类药物应在餐前即刻服用;磺脲类药物应在饭前半小时服;双胍类药物应在餐中或餐后服;糖苷酶抑制剂应在开始进餐时随饭嚼碎同服。不按规定正确服药,不仅会降低疗效,而且会增加不良反应,产生不良后果。


错误8

见好就收,擅自停药


糖尿病迄今尚不能根治,需要长期治疗。患者经过药物治疗,血糖恢复正常、自觉症状消失,但这并不意味着糖尿病已经痊愈,还应继续维持用药,同时不能放松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切忌擅自停药,否则会造成高血糖卷土重来、病情恶化。


错误9

单纯依赖药物,忽视非药物治疗


糖尿病的治疗需要综合治疗,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缺一不可。


临床实践充分证实,药物治疗需要在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的配合下才能取得良好的降糖效果,不把好饮食这一关,降糖药物再好,疗效也会大打折扣。


有些患者对此不了解,认为用药之后,多吃点儿也无妨,并试图通过增加药量来抵消多进食,这是很不明智的。这样做的结果不利于血糖控制,容易使身体发胖,加重胰岛素抵抗,而且还会增加胰岛负担,加速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


错误10

胰岛素当用不用


许多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有抵触,即便口服降糖药已经失效,也不愿意注射胰岛素,究其原因,是担心用上胰岛素后会形成“依赖”。


事实上,胰岛素是由我们自身胰腺分泌的一种降糖激素,任何人都离不开它,至于是否需要补充外源性胰岛素,完全取决于患者自身的胰岛功能状况。如果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完全衰竭,就必须终生使用胰岛素,此乃病情需要,这与“依赖、成瘾”完全是两回事。近年来,糖尿病的治疗理念不断更新,提倡2型糖尿病尽早使用胰岛素,而不是等到病情严重、并发症都出现了再用。


这样做有两大好处:①可以保护胰岛β细胞的功能;②可以更快、更好地控制血糖,有效减少并发症。许多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胰岛功能可以得到迅速恢复,此后患者甚至可以停用一切药物,仅靠饮食控制便可维持血糖正常达数年之久。


错误11

迷信中药或保健品的虚假广告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目前还都没有解决糖尿病的根治问题。有些无良媒体发布虚假广告,一方面渲染、夸大西药的不良反应,另一方面宣称可以用中药甚至某些保健品根治糖尿病。


许多糖尿病患者被误导,擅自停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改服虚假广告中的产品,结果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导致酮症酸中毒等严重后果。


作者: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 王建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