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种药物的用药提示

 渐近故乡时 2017-03-28

“是药三分毒”

药物既能治病,也能致病。即使是常用的非处方药,也并非绝对安全,如果使用不当,有可能引来其他疾病。

“拉唑”引起骨质疏松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PPI),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强,起效快,广泛用于治疗胃酸相关疾病的药物,包括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和卓-艾氏综合征。但部分人用药后可能出现头痛、腹泻等不良反应。PPI和抗凝药华法林一起用时,会增加后者的药效,引发意外出血或凝血;长期用这类药,可能引起维生素B12缺乏,出现手脚无力、麻木,情绪异常等神经系统症状;有研究发现PPI可感染骨代谢,导致骨质疏松或骨折,引发的骨质疏松常位于椎体和髋部,老年人尤其应当注意。建议服用这类药后,如发现副作用及时咨询医生/药师。

可待因长期用药的风险

含可待因的止痛药和止咳药水常见的副作用有嗜睡及头晕、情绪改变、便秘等,需要注意的是,可待因是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长期使用易成瘾,连续使用不宜超过3天(有医生建议的情况除外)。2015年3月13日,欧洲药品管理局警戒风险评估委员会建议限制使用含可待因的药物治疗儿童咳嗽和感冒,因为这些药物有产生严重副作用包括呼吸问题的风险。

激素类药物的皮肤副作用

湿疹、过敏性皮炎等皮肤病常用醋酸氟轻松乳膏等治疗,但是并非所有皮肤病都能用激素软膏,该类药物长期大面积应用,可引起皮肤萎缩及毛细血管扩张,发生痤疮样皮炎和毛囊炎等。面部等较薄嫩的部位应慎用激素软膏。如果病情不明确,建议应先就诊,请医生判断。

抗前列腺增生药无效的处理

前列腺增生的症状和前列腺癌有时较难区分,老年男性服治疗排尿困难的抗前列腺增生药物一段时间后若效果不佳,最好去泌尿外科进一步检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抗生素滴眼液的合理使用

用于治疗结膜炎的抗生素滴眼液疗程一般为5~7天,如果症状一好转就立即停用,此时感染并未被完全清除,容易复发,而且耐药的风险也更高。建议在用药期间应保持眼睛清洁,按疗程规律用药,如果一周后病情没有明显好转,应咨询医生/药师并更换药物。

警惕抗过敏药的副作用

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常常导致嗜睡、困倦和眼睛、口腔、皮肤干燥等不适,用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等。一般不建议自行使用这类药超过1周,使用期间应注意观察副作用。如果需要长期治疗过敏性疾病,可咨询医生定期调整用药种类,或对症使用鼻腔喷雾剂、滴眼液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