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好的父亲在这里 ——《让童年发生奇迹——一个天才少女父亲的教育》的家教智慧(1)

 mugerenjia 2017-03-28



许多与老咪接触过的人,都称其是一个通透天宇与生命微妙的天下奇才。


老咪,原名王筱菲。4岁多开始诗歌创作,出口成章。诗文俱佳,哲思飞扬,让人拍案叫绝。1993年,老咪被授予“济南小名士”称号;1994年,在中央电视台“六一”儿童节举办的“跨世纪少年雏鹰行动”评选活动中,她成为7名获奖人之一;1995年,被吸收为“中华少年诗社”社员;1996年,她竞选为青岛市市南区红领巾理事会主席;1997年,被国家教委与中国作协等单位命名为“小作家”,并获得“全国百名好少年”的殊荣。济南电视台、山东电视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华少年》《山东少年报》等新闻媒体都报道过老咪写诗读书的情况。25岁之前的她就出版5本著作。

老咪从少年时即游学英国,历时8年,获得伦敦大学电影学学士学位及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硕士学位。自2015年始,在古城西安攻读哲学博士,并访学美国加州大学,开始对先秦文化与玛雅文化进行比较研究。

十多年来,老咪辗转东西万里路,浏览古今万卷书,而且有着属于她的丰富而奇妙的阅历。为报纸杂志写过专栏,主持过电视节目,为企业做过策划,也创过业,在英国拍过纪录片,在美国当过教会服务人员,是美国催眠协会的注册催眠师,英国巴哈花精的实践者。

从25岁开始,老咪就在每年一届的中国教育报刊社宣传策划中心主办的“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上做精彩演讲,其哲理性的诗化语言,独特而又深邃的内容,让所有参会者为之折服与惊叹。在2016年11月中旬第九届济南研讨会上,她所做的“写作作为一种自我疗愈”讲座再一次引起轰动。

于是,叩问老咪成此大道的深层原因者也越来越多,作为从1997年就开始采访她,到今天依然与她有一种忘年之交的文友的我,就成了不少人探寻的对象。

原因自然非止一端,可如果追根溯源,与其爸爸王辉湘从小对她大智慧的发现与开发当有着内在的维系。



王辉湘同样是我的文友与采访对象,近二十年来,我与他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笔者发现,老咪的大才大智与其爸爸教育有道的大境界,已经相得益彰地和谐成“水天一色”的一曲文质兼美的乐章。


说:出口成章,妙语连珠


王辉湘认为,说是一门口才技巧的艺术,有时也是一种对人生感悟的解码。 如何培养女儿“说”的水平,就成为王辉湘研究和实践的一个课题。

首先,培养老咪由看到说的能力。



当老咪刚学会走路时,王辉湘便带领她到大自然中去观察领略那独具的风光之美。老咪对白云悠悠或灿烂星空、青翠树木、低吟浅唱的虫子鸟儿等,都有着极大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老咪对大自然的这种特殊的“乐”,为王辉湘指导女儿观察、说话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他指导老咪细察事物的特点,形成一个共同议论的话题。老咪想象奇特,用优美的童音描述着她眼里的审美客体;爸爸则与女儿一唱一和,将这一观察后的思考引向深入。他俩还常常针对植物的不同形态,进行有声有色的比较分析,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无穷。一张灵巧的小嘴,总似黄莺一样不停地歌唱。而王辉湘,则异常兴奋地为这歌唱而歌唱,而激赏。

老咪不仅常常见景而出言,而且对动物、人、事等,也多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所以,在爸爸的引领下,老咪未入学便有了出口成章的超级“说”术。



其次,王辉湘着意培养了老咪由想到说的能力。

人的大脑是一个极其神奇的世界,是挖掘其潜力使其想象奇妙,还是压抑其灵性导致其流于沉寂,这是对家长教育观念与行为的严峻考验。王辉湘不仅开发了老咪卓越的想象力,而且将这种想象力幻化成了说的艺术。

在老咪刚会说话的时候,王辉湘便开始给老咪讲有趣的故事。尤其是动物故事,吸引着老咪与这些动物共命运、同悲喜。老咪听故事时,神情特别专注,两眼一直望着爸爸。这种听,充盈了她的爱心,也丰富了她的想象。

两三岁的时候,老咪便与爸爸一道读了许多童话故事,这更加丰富了她的想象力。在这种基础上,王辉湘开始有意识地发挥老咪的想象力,并要其将这种想象用语言表述出来。这时候,老咪的脑子里充满了奇妙的想象,而且也有了自编自说故事的强烈欲求,于是,老咪的口头故事创作便纷至沓来。特别是到英雄山的无人之处,没有了外界的纷扰,父女二人就兴味盎然地自编自讲起故事来。秋天,看到落叶遍地,便给故事起名《落叶河》,从一片树叶落地讲起,驰骋想象,情节曲折的故事源源不断。而且是两个人轮着去讲,一讲就是20多集。故事动人心弦,讲者听者都沐浴在想象瑰丽的情节中,神游天外,乐而忘返。就是在这种讲故事中,老咪想象的翅膀飞翔起来,这为以后老咪的即兴赋诗与能言善辩设置了铺垫。



此外,王辉湘还着意培养了老咪敢于评说的能力。

对世上纷繁万象、千奇百怪的现象与问题,是充耳不闻、闭口不语,还是直面现实、敢于评说,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王辉湘不仅引导老咪关注这些现象和问题,而且让她思考、评说;有的时候,他也参与其中,与老咪共同评判,是者扬之,非者导之,从而使老咪说的艺术走向一个“思接千载”的世界里。

王辉湘经常带着老咪参加一些富有意义的文化活动,鼓励老咪主动地参与其中,大胆地陈述自己的看法,从而锻炼其敏锐的思维能力和临场应变的能力。一次在青岛召开的读书座谈会上,一位年届70的老者,教诲老咪必须将《论语》的全部章句背诵下来,不然便没有资格谈论《论语》的要义。老咪除肯定老者的合理意见外,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老爷爷,读书是在感受愉快中吸取其精华,而不是在痛苦的死记硬背中略知其表层。比如老爷爷您吧,昨天吃了几个馒头,喝了几碗汤,吃了多少菜,现在未必记得一清二楚,但其中的营养您吸收了。一个有悟性的读者,犹如一块能吸收许许多多水的海绵,自然而又迅速地吸进去的是水一般的书中的精华。所以,关键不在于背得熟不熟,而在于是否真正地理解与领悟了《论语》的真正内涵,并化解成一种有用的能力。”那位老者无言以对而又频频点首,并对这位小女孩刮目相看了。



这种有趣的语言交流,可以洞见老咪特有的机敏,也可以反映她的读书观。老咪几读《论语》,而且每读都有新的收获,并将其与《孟子》《道德经》《庄子》等书作以比较分析,谈论其间同异相间的奥妙。这比那种死记硬背与生吞活剥的读书,显然高出一筹。而王辉湘对老咪与大人们的语言交流,始终持一种支持欣赏态度。老咪也正是在爸爸的鼓励和自信中,于重要场合当仁不让于师,与大人们纵论天下大事与读书感受,从而将她的说的艺术推到一种与智慧交融的天地里。

老咪在学校里,眼观耳闻各种现象,并产生不同的感想。王辉湘便要求老咪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谈出来,从而了解其明辨是非的水平,培养其口头表述的能力。比如有人对学生的看法,往往受家长职业性质与地位高下的左右。对此,老咪颇有感慨地对爸爸讲了自己的看法:“世界上各种各样的职业,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有用性,甚至一定的艺术价值。比如做陶瓷的、拉二胡的,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时,便上升到一种艺术的品位。关键不在于职业的不同、地位的高下,而在于你干得好坏优劣。一个小品的台词说得好:‘有让人抛弃的人,没有让人抛弃的工作。’人们对职业所持有的偏见,实在令人费解。尤其是将这种偏见波及孩子身上,不应有的偏见笼罩在一些所谓职业不好、没有地位的人的子女身上,给他们锁上一些痛苦的精神枷锁,实在是可气可恨!”老咪对问题的认识与感受,颇令王辉湘高兴与鼓舞。他为老咪能够清晰地将自己的感受表述出来而自豪,更为孩子有一颗美好的心灵而欣慰。王辉湘在给老咪肯定表扬之后,继而进一步阐释了职业、地位和民族素质等一系列的问题,使老咪的疑惑冰释,并看到了美好的前景。

面对记者的提问,王辉湘要求老咪落落大方,从容应付,老咪更是成竹在胸,有问必答,而且多有独到的见解与警语似的评说。当笔者写完《智者老咪——一位当代罕见的少年奇才》并即将见诸报端时,我打电话要求老咪谈谈对这一题目的看法,她不假思考地说:“其实我是最最平凡的一个孩子。只是目前绝大多数的孩子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灵性与才分,在走向人生的道路上,不仅没有得到发挥与张扬,反而被父母或其他教育者扼杀了。而我却是在父母的教育中,保留了那种天然的禀赋,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别人都变了我却没有变,因为我是最最普通的一个孩子,而别人恰恰就有些特殊了。因为人们都将特殊视作了普通,我这普通平凡的一个便成了‘罕见’的了。上苍赋予人以生命,自是天才,但非奇才。至于是不是智者,我感到将来有一天能够达到,但目前尚且不是。”其间不乏谦虚之意,但也可以看出一些辩证与哲理性的思考,以及对目前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的不凡见识。



不管是何种形式的说,老咪都超越了中小学阶段教学中那种说话训练的浅层平面,都融进了她自己的独特思考,以及王辉湘循循善诱的引导,显示了老咪特有的天赋与才分,以及超常的创造力,也反映了王辉湘鼓励发挥这种天赋与创造精神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由此可见,老咪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是一个奇才,当有其必然的原因。

(未完待续)

(原载于《让童年发生奇迹——一个天才少女父亲的教育》,王辉湘 著;漓江出版社,2017年2月第1版。)


陶继新

taojixin6789


点击上方“xxx”关注我们


读书在没有充分的知识作为前提的情况下,即使行了万里路也不过是邮差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