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是幸福生活散发出的光亮。一个人有无快乐或有多少快乐,折射出的不仅是你的情绪,还包括你的心态、心境、心力、胸怀、气度,等等。老年人需要快乐,犹如禾苗需要阳光和雨露一样。
快乐之所以值得讨论,最主要的不是因为有谁不懂得快乐的重要,而是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快乐。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你在寻求快乐,却经常被痛苦缠身。生活中更有这样的情况,眼看着快乐就要降临,但转眼间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这究竟是因为什么?我们应当破解其中的秘密。
生活告诉我们,快乐与痛苦从来就是人生的两个伙伴,二者虽然表现不同,却相克相存、相辅相成。

斯宾诺莎说过:“快乐是一个人从较小的圆满到较大的圆满的过度,痛苦是一个人从较大的圆满到较小的圆满的过渡。”对这位哲人的话,我们可以这样去解读:
★快乐与痛苦都是人的情绪的一种过渡。如果说,快乐是从忧到喜,痛苦则是从喜到忧;如果说,快乐是从低处走向高处,痛苦则是从高处走向低处;如果说,快乐是从寒冷过渡到温暖,痛苦则是从温暖过渡到寒冷。
★快乐与痛苦既然是一种过渡,就必然有始有终。快乐是喜的延伸与发展,痛苦是忧的持续与强化。快乐的起点是“较小的圆满”,其终点是“较大的圆满”。痛苦则相反,它以“较大的圆满”为始,以“较小的圆满”告终。
★快乐与痛苦互相渗透。无绝对的乐,也无绝对的苦,常常是乐中有苦,苦中有乐。乐多于苦,则表现为快乐;苦多于乐,则表现为痛苦。
★快乐与痛苦还互相转化。当“较大的圆满”向你告别之时,痛苦即会向你招手;当“较小的圆满”与你分手之际,快乐则可能为你露出笑脸。乐极生悲是常有的,悲极生乐也是间或有的。

由此看来:人为了多一点快乐,少一点痛苦,有几条是应该注意的:
★不要指望没有痛苦。为了赢得快乐,必须先接受一番痛苦。有时候要把痛苦作为换取快乐的代价,有时候要把痛苦当做获取快乐的阶梯,有时候还要把痛苦也看作是一种快乐。痛苦犹如耕耘,快乐好比果实。痛苦不仅是快乐的产婆,而且是快乐的土壤。懂得痛苦才能理解快乐,经受痛苦才能赢得快乐。
★不要忘记过去的痛苦。痛苦是源头,快乐是流水。要让快乐的流水永不干涸,就必须记得曾经饱尝过的痛苦。记着痛苦,才能珍惜快乐;忘记了痛苦,就意味着对快乐的亵渎。快乐与痛苦都能感奋人、激励人,但相比之下,痛苦要比快乐具有更大的魅力。快乐容易使人陶醉,痛苦则更能使人清醒;只有记着过去的痛苦,才能更好地品尝今天的快乐。
★警惕快乐悄悄从身边溜走。苦不扎根,乐不永存。快乐最容易在快乐中失去。不让快乐从你的身边溜走,那就必须切记要“乐得适度”。微笑是快乐的使者,傻笑则是痛苦的先声。快乐中的松弛是美丽的,但因快乐而放纵却是危险的。在快乐中最需要保持的是冷静和理智。冷静可以美化快乐,理智可以获得加倍的快乐。

快乐对老年人具有特殊的价值,老年人获得快乐要有特别的艺术。这方面,经验告诉我们的有以下三点:
(一)要有超凡的气度。即使非常圆满的人生也会有遗憾之处,即使非常幸福的生活也难免有烦恼之事,你应当把这些均视为一种正常。快乐多来自平常之心,痛苦多缘于失态之中。一个人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其快乐必定会变得很多,其痛苦必定会变得很少。快乐与痛苦都是一种存在。你有理由痛苦,就有理由快乐。你觉得快乐,你就有快乐。你不觉得痛苦,即使有,它也不能把你怎样。无论快乐还是痛苦,首先都是一种感受,而所有的感受都与你的气度密切相关。大度大气者感受到的多是快乐,小肚鸡肠者感受到的多是痛苦。你要多一点快乐,就一定要多一点大度与大气。
(二)应有良好的心境。对人的健康快乐来说,心理环境要比生态环境显得更加直接和重要。生活中有垃圾,人体中有垃圾,人的心理中也何尝没有垃圾!快乐缺乏者的悲哀往往就在于,因为心理垃圾堆积过多而导致的痛苦也太多。人心理中的垃圾有多种多样,诸如不同程度的奢望、忧虑、自私、狭隘、偏见等。一些人的痛苦不正是由这些心理中的垃圾所招来的吗?其快乐也不正是被这些心理中的垃圾所赶跑的吗?所以,你要多一些快乐,就务必保持良好的心境,把那些心理上的垃圾清扫的干干净净。
(三)可有适度的自欺。自欺本来就是应当反对的,但对于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来说,有一点儿适度的自欺大概也是有好处的。适度的自欺不是要蒙住自己的眼睛,堵塞自己的耳朵,封上自己的嘴巴,使自己成为一个瞎子、聋子、哑子,而是为了多一点宽容,多一点忍让,多一点糊涂。作为高龄老人,能够有意识地在宽容、忍让、糊涂中得到快乐是最好的。倘若难以如此,面对自己的儿女和亲人,能够在自欺中赢得快乐又有什么不好呢?此时适度的自欺,决不是自我压抑,恰恰相反,它是在特定情况下的一种自慰和解脱。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话是对的;“我们所谓的快乐,就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为了多一点快乐、少一点痛苦,老年人还应当记住下列各点:
★不要总以为自己缺什么,只要快乐,你就什么也不缺。
★不要总被那些心中的疙瘩所折磨。“那疙瘩不论怎样千缠万绕,解开了就是一条直线。”
★不要总与青年时代比。你虽然失去了春天的美丽,却拥有秋天的收获,晚霞与朝霞一样灿烂。
★不要有太高的目标。你已经做了许多,你的知识、经验与贡献,都已融入了历史的长河。
★不要只想着得到。该放弃的一定要放弃,放弃一个奢望,你就能驱走一片烦恼,得到加倍的快乐。
★不仅你自己要快乐,还要善于为别人创造快乐。如果你在快乐的同时又能为别人带来快乐,那你就算真正进入了快乐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