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加家长容易忽视孩子身高的变化,很少家长会过问孩子的身高并记录对比。因此导致很多身高出现问题的儿童(矮小症)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身高无法达标,遗憾终身。 矮小症是病,务必早发现: 矮小症指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的孩子身高低于正常人群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每年增长速度低于5厘米者,就属于矮小症。预防矮小症的关键,就在于家长是否关注孩子的身高成长变化。 孩子身高是否正常?身高标准是否达标?家长应该注意两个方面: 第一,要了解孩子每年应该长多少? 第二,孩子每年跟同龄的孩子比较,在班级里的个头属于什么阶段?是中等个,是高个子,还是矮个子。 儿童生长期可分为三个阶段:0-3岁、3岁到青春期、青春期以后 不同年龄阶段,身高增长不同: a足月出生时(0-1岁):身长约50厘米; b出生后第一年(1-2岁):约增长25厘米左右; c第二年(2-3岁):约增长10厘米左右; d第三年至青春期开始(3-13岁):增长速度为每年平均5至7厘米; e青春期(13-22岁):每年增长8至12厘米,并持续2到3年。 孩子矮小症找准病因: 如果孩子的身高并没有达到以上平均水平,找准影响孩子身高生长异常的具体原因: 一、3岁以前的孩子矮小,大多都是营养方面的问题,比如说孩子拉肚子,或是其他疾病的影响; 二、3岁以后(包括3岁)的矮小症,我们一般都在生长激素和内分泌两方面找原因,内分泌方面主要检查:甲状腺生长因子、胰岛素生长因子蛋白是否正常,此外还有一部分遗传因素。 3-22岁是治疗矮小症黄金期: 这里我要呼吁广大家长朋友,及早孩子矮小症,早发现早治疗,不要错过孩子的黄金生长期。矮小症的治疗有一个时间性,在青春期前后,也就是3至22岁治疗矮小症效果最好。生长发育问题请加主任微信: cdsfw120 微信号上面我们将结合孩子自身的情况为你指引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