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石牌坊位于四川省隆昌县,现存的17座牌坊集中分布于县城金鹅镇南北二关的古驿道上,分别建造于清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至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的49年间,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个朝代。石牌坊建造工艺精湛、造型端庄、雕刻精细、保存完好、寓意深远。 郭玉峦在清朝道光年间,购千余亩良田,所收租金大多用在为百姓谋福利上,其救贫扶困之举得到首肯。光绪十三年,经官员举荐,朝廷下旨准予为郭玉峦建牌坊,并施“乐善好施”匾额。 “乐善好施”石牌坊正门上刻的“乐善好施”的“善”字没有中间的两点。这种写法,是暗喻善行善举永无止境,。其意是告诫后辈子孙,世世代代要发扬“善”的精神。 舒承湜百岁坊,建于清德宗光绪六年(1880年)。是为了纪念舒承湜的百岁生日。“世上难逢”四字为四川总督丁宝桢所题。 节孝总坊,建于清文宗咸丰五年(1855年),一共表彰节妇188人。 李吉寿德政坊,建于清文宗咸丰五年(1855年)。 觉罗国欢宣慈惠和德政牌坊 ,建于清穆宗同治十年(1871年)。 这个牌坊的独特之处是它的顶部,有一个公猴,因此俗称“猴子牌坊”。其实它的寓意是“公侯百代”,表明大家对觉罗国欢的一种祝福。 牛树梅德政坊,此坊建于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 孝子总坊,建于清文宗咸丰六年(1856年)。一般说来,牌坊都是一人一坊,但这个孝子总坊一共记载了五名孝子。 隆昌牌坊群大多属清代鼎盛时期的典型作品,分别云集在县城的南、北二街两处,布局合理,相互映衬,给人以对称美之感。 历经几百年的沧桑和风雨侵蚀的一座座气势雄伟、雕刻精美的隆昌石牌坊,激励着后人,勤劳智慧、善美孝道、清廉守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