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记者 小李卓 一个人在长沙打拼,下班后不想做饭,吃够了外卖,拿起手机下单,可以去附近邻居家吃一顿本地家常菜;另一边,退休在家的父母做得一手好菜,平时菜做多了,可以把剩余的厨房产能销售出去,既展示厨艺还能赚点外快,这样的场景马上就能在长沙体验到。 即将于3月31日开幕的“2017移动互联网岳麓峰会”,以目前大热的“共享经济”为主题。记者昨日从长沙高新区信息产业园了解到,已经在北京运行两年多的共享家厨平台“回家吃饭”,即将进入长沙市场。这个由浏阳伢子创办的共享厨房平台,让千千万万个私家厨房,敞开家门迎客。与共享单车等平台理念来自国外不同,这是国内本土共享经济的一大创举。 缘起 浏阳伢子蹭饭时得到灵感, 私家厨房为你做菜 说起这个创意的来源,在阿里巴巴工作多年的唐万里颇有感触,“刚开始就是经常到同事家里蹭饭吃,工作十几年,特别想念湘菜的味道。”能在外地吃到正宗的家乡口味是很多北漂的期望,而共享家厨平台给了这些北漂们外卖之外的另一种选择。 2014年上线的“回家吃饭”,是一个基于地理定位、共享身边美食的O2O平台,把渴望吃到家常菜的上班族和闲置的家庭厨房连接起来,一方面解决的是城市白领的吃饭问题,让他们在普通餐厅和外卖模式外又多了一种选择,目前主要服务范围限制在3公里内,既可以选择自行前往吃饭,也可以选择配送;而对于很多赋闲在家的大爷大妈以及美食达人,也给了他们发挥厨艺的机会,只要自家有厨房,并且有三个以上拿手菜,就可以在平台上接单。他的团队则在线下对厨房进行审核、培训和饭菜试吃,并要求用户提供健康证明。 进驻 长沙将在三个月后正式上线服务 “我们已经从北京派驻团队来长沙,长沙‘移动生活之都’的定位也与共享家厨的理念相符,”唐万里表示,目前长沙分公司的筹备工作正在进行,并听取了长沙食药监部门的建议,位于长沙高新区内的“共享家厨”样板间也正在建设中,预计三个月后将正式在长沙开通服务。 目前“回家吃饭”在北京的选址,包括国贸、望京等都是拥有大量写字楼的区域,未来长沙的选址如何考虑?唐万里表示,会选择年轻人集中的区域首先开通服务,年轻人对于家厨的需求更大,人口密度会是首先考虑的因素。而目前对于长沙当地家庭厨房的招募工作也已开始。 安全 会上门监督,并为每一单都购买保险 就在2月10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网络餐饮服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第8条规定:“利用互联网提供餐饮服务的,应当具有实体店铺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按照食品经营许可证载明的主体业态、经营项目从事经营活动,不得超范围经营。”有观点认为,没有实体店铺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网络外卖的卫生和安全问题难以保障。 由于长沙尚未开通服务,记者下载该APP后将定位选择在北京,体验后发现,在下单等使用方式上与目前众多外卖平台如饿了吧等并无不同,最大的差别,是这些菜都由附近的阿姨在自家厨房小锅炒出来的。唐万里告诉记者,他们也与国家食药监局进行了沟通,“回家吃饭”不仅要对申请入驻的家厨考核和培训,还要检查他们的身份证和健康证。“家厨开设之初,我们会派出工作人员上门进行监督,并根据厨房卫生状况分级,卫生状况和评分良好的家厨,我们会半年上门检查一次,而较差的每个月都会上门检查,每次都会拍照评分,并对社会公布。大数据系统还可以看到评分,而且我们还为每一单都购买了保险。”唐万里表示,他们内部有个安全委员会来确保执行。 配送 相比其他外卖平台较慢,已开始自建配送团队 记者采访了一位在北京读书的岳阳妹子小王,她认为,很多家厨的味道跟饭店里做出来的确实不一样,而且就在小区附近,很多厨房的情况可以看到,比较卫生,但是除非自己上门吃,否则在配送时间上会较专业外卖慢一些,另外,价格也比一般外卖贵。记者看到,大部分家厨的人均消费都在30元左右,相比饿了吧等外卖平台,价格贵且配送速度较慢。 “配送确实是我们的痛点。”唐万里坦言,“回家吃饭”目前与达达、蜂鸟、闪送等第三方平台进行合作。家厨可以在平台上发布需求,第三方接单进行配送。同时,他们已开始自建配送团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