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静 |蒋婵琴

 真友书屋 2017-03-28

月光皎洁,穿透雾气,有大片湖泊,茫茫的丛林两边,花絮四飘,这一切宛如仙境。她的身体被人抬着不停向前走,那些模糊的人影,不知走向何处。她十分平静。醒来时,起床拉开窗帘,外面清冷寂静。此后,不知如何入睡才好。


又几日,在路边十字口,大雨倾盆,不知怎样选择拐角的方向。天色晚,也拒绝好心人的帮忙。


同样的梦境出现过2次。曾经有过的身心疲累,其实是在以另一种方式向她倾诉。可惜,那时内核坚硬,总是不知如何温柔的对待自己。

 

“人生就是一块痛苦、折磨和孤独铸成的纪念碑,而且它结束得太快了。在我眼中,生活大概就是这样。”伍迪·艾伦在他的一部电影里试图这样来解释生活的意义。


直白点说,生活就是苦、空、无常。有人说这是一种悲观主义的情怀。也有人认为,当一个人在认清了生活的本质后,也就不再会以悲观或乐观去武断与评判一个人和一些事。


我们的生命由肉体和心灵构成。肉体可以很脆弱,经不起烫、烧、雨淋……各种摧残。但我们的心灵可以经受得住各种外界的冲击与锤炼。得到考验与磨练后的心灵,就如同经过时间酝酿后的纯酒,也如同磨练细碎后的香料,让人欢喜和沉醉。这应该也是生活终极的意义所在。

又一次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站在广场中央的清晨,四周冷寂,清冽的空气,只有太阳像母亲子宫里胎盘的颜色,随着时间的变化,色泽与痕迹一点点变得清晰起来。大地被植物、花开、钢筋水泥建筑的房子所覆盖。


古老的城市变得庄严、肃穆起来,它们仿佛岁月沉淀后的面孔,清令、疏离、寡言,沉默如斯。

 

我坐在院子大门门槛上照过一张照片。镜头背后是的狭长逼仄的走廊,有斑驳光线照进,其余全是无尽黑暗。极其具有历史感,它们被迫我重新记起曾被岁月筛选过的人和事。有欣慰,也有唏嘘;有爱和温暖,也有遗憾和失落。


我并不是一个轻易喜欢回忆的人。但不知为什么,一旦回忆,记忆如同蓝天链接冰雪,回声穿透峡谷,静水穿过深海,无息不止。每当这时,我会刻意的打断它,告诉自己,我活着的现在的当下。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很多时候,回忆让我知道自己活过、爱过、也写过。且还将继续存在于这个世间。如今我专注于自己的生命,以旁观者的眼光看待所有慈悲喜舍,如同一粒尘埃,来去悄声无息。人生这样过去,就很好。

 

B城的秋天便开始变凉,偶尔有萧瑟的凉风,飘落的枯叶和凝重霜雾,还有夜间皎清的月光。我喜欢这样的时刻,走在路上,想到曾经有过的绝望与迷失,像阴郁的天空,让人怅惘。


那些来自内心的问题,能在残烈的现实面前,解决与和解,需要打开的不仅仅是思维的禁锢,还有自性的觉醒。而这些终究需要时间、历练、善知识的点拨、独自的悟性。


越发明白,人接纳自己的软弱与无助,并非是一件糟糕的事情。接纳意味着认同与如实。如实对待自己,比逃避、放纵、麻痹自己要重要得多。


三月的春天,在南方一个偏远城镇的大海边,站在夜色里,触碰沙粒的柔软,海水的温度,盘起的黑发,闭上的双眼,城市的声音逐渐消失。人走在期间,是逆转的时空。搓热的双手触及疲倦的面容,轻揉布满轻微血丝的眼睛。她看到身体的某些能量,及苍老的心在确定无疑的懂得之后,逐渐变得如海水般深沉。


月光倒影下,只有大海和脚步的声音。人在静夜与星光的陪伴下,心越发清静。


曾经读到过一句话:“人必须是清静的。一颗清静的心,必然展现希望、光明和活力。”


我想,过去的一年,最大的变化来自面孔,还有一颗清净的心。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