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丁和傅说的故事看着非常传奇,要是再添加点调料的话估计就要被腐女们妥妥地掰弯了。不过我们都知道,鬼神是不存在的(想要以证伪学识和我争论的还是请绕道吧),而既然鬼神不存在,那么武丁就不可能做梦梦见傅说,则后面的那一堆事情就肯定都是扯淡的。所以历史的真相就是:他撒谎了。 他当然要这么做,因为傅说的地位实在是太卑贱了,为了摆脱贵族们的非议,武丁只得借助商人迷信的传统而糊弄大家,不然没法服众。 那么既然武丁是在骗人,那么他又是怎么找到傅说的呢? 最简单的解释往往就是最合理的(请始终记住这句话):他俩早就认识了。 所以故事的经过应该是这样的——武丁即位三年后一直在寻找人才,而因为他曾经久居民间,所以能够放下身段来打探下层人民的口风,七里八里地便听闻了傅岩那里工地里有个搬砖的家伙特别有才,经常和城管、包工头谈笑风生,偶尔还会迸出几句“苟富贵勿相忘”的语句,于是武丁便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产生了关系(听着怎么怪怪的),一番促膝长谈后,他被这个民工渊博的见识所折服,所以想让他来朝堂主持改革。而为了减少上层的阻力,武丁被迫编出了那么个上帝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梦境出来,最后终于顺理成章地将傅说给带了回来。 至于后世的话,写史书的也都是些上层知识分子(呃,我读书少,古代下层貌似没有知识分子)出于粉饰历史的需要,于是便强行将傅说的阶级属性划为了“隐士”,还有模有样地说他本是一世外高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只是隐居太久没饭吃了,所以便出山搬起了砖。隐士嘛,不拘小节!不过虽然他干的是粗活贱活,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咱们统治阶级的人,所以那些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童鞋们还是洗洗睡吧!这社会是我们的,有时候也是你们的,但终究还是我们的! 这些人无法相信、也不愿意相信,一个扭转了商朝乾坤的人,来自底层,来自民间,来自贫民。但是历史一直都是这样的,不是吗? 平心而论,上层人有上层人的长处,优雅、大方,因为条件宽裕,所以他们能够有时间有精力来承担一般人所无法承担的推动文明发展进程的事情,比如艺术创作、科学发明等。但是我们更多要看到的是,大部分公子小姐的人生确实是在虚幻的享受中度过的,尤其当一个人自我感觉高人一等的时候,他是无法理解什么是屌丝文化、什么是民众需求的。哪怕是武丁这样的英明领袖,面对商朝复杂的社会情况,他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所以他也只能算是二等君主。 按我的标准,君主也好,其他各个时期的上层领导人也罢,大体可分为五种,最差的是隋炀帝、晋惠帝这种往死里作、最后终于光荣作死了的(当然,晋惠帝是个白痴,按照现在的法律,他的行为是可以不负责的);好一点的就是大多数浑浑噩噩度过自己(执政)生涯的;往上就是崇祯那种,起码知道有问题,但是不知道如何下手,最后越办越砸;再就是武丁,虽然也不晓得怎么具体解决问题,但至少知道该怎么决策、该相信什么人。 最厉害的皇帝是既知道问题所在而且能亲手解决问题的人——这个水平一般就只有开国君主能达到,因为他们大多就是从底层摸爬滚打上来的,不但知道底层是什么情况,而且还比一般人更清醒。所以你看朱元璋就敢往死里砍头,从上至下砍个精光他都满不在乎,这在别的王朝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但是老朱就有这个底气:你们都死了,我照样可以从下到上重建一个班底出来,因为劳资是全中国出身最低贱的皇帝! OK,言归正传,既然武丁如此信任傅说,那么傅说能否投桃报李,帮助这位沉默寡言的君主实现其理想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