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阻碍企业成长的5大瓶颈

 伟天英 2017-03-28

企业从创业阶段进入成长阶段后,通常会遭遇一些瓶颈。面对瓶颈时,如果一味逃避与无视,企业是不可能做强做大的。在这里盘点阻碍企业成长的5大瓶颈。

阻碍企业成长的5大瓶颈

管理过早完善

管理早熟必然导致管理过度,过度的管理理性一定会抑制经营野性。野性是阳,理性是阴,一阳一阴要恰到好处,缺一不可。在一个过分强调管理、强调制度、强调流程的企业,我们往往会发现,这个企业的员工是一群听话、压抑、谨小慎微的小绵羊,很难找到几只有开拓性、野性的狼。大伙儿整天忙碌着填表,开会,检查,开罚单,却很少有人关心经营面临什么问题,如何激发大家的能动性,团结起来去争夺市场,也很少有人理解这些活动对激活经营的价值。没有一个神秘的先进的管理体系,一下子披在企业的身上,然后企业就先进了;管理体系是在解决自己实际的管理问题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而不应是一个完美体系的嫁接;要激发自己的管理团队不断自己解决问题,然后在解决问题的前进中,形成了自己的管理体系,这样不会产生排异现象,同时企业在真正的成长。

管理角色转换

升任管理者后自身角色还没有快速调整,还以技术思维或业务思维方式做事,没有通过团队去贡献价值。企业从小发展到大之后,经常感叹缺乏“管理者”。一个人能把事做好,但是让他带领一个团队去做事,经常是自己忙得不亦乐乎,其余的人闲得慌;或者尽管大家也很忙碌,但也不知道忙什么;或者下属很多事情常常处理不好,而管理者也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说底下人能力太差,甚至认为这是人力资源部的责任,要么是工资太低,大家没有积极性,要么是招聘进来的员工不合适等等,整个团队成员没有成就感,士气低迷。

是创业精神而不是创业思考方式

企业创始人在企业成长阶段仍用创业思维方式思考成长阶段的问题,导致组织很难完善,而创业阶段的经验确实帮助企业度过了难关,但成长阶段要慢慢抽出身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管是经营者还是管理者要有自我批判精神,在成就自我的同时又要批判自我,这与传统文化“吾日三省吾身”是相通的。创业者的成功不断强化创业者的自信,企业非常容易形成一个强人的世界。创业者往往发展成为企业的“唯一家长”,对与错,需要“家长”发话,在一个组织的价值需要“家长”肯定。一个组织要么相互批判,意图在“家长”面前孔雀开屏,寻求价值肯定;要么就相互捧场,内部公关,也是寻求在“家长”面前价值不受损害。相互批判与相互公关,只会导致涣散、内耗与裹足不前。

诸侯官僚主义

首先如果管理不为经营服务;如果管理建设不是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往前进;如果管理建设没有充分的沟通,得到核心决策层的认同和决心;如果管理建设过程,只有生硬的原则,而缺乏充分沟通,获得理解和基于实际的灵活实施;如果核心决策层没有充分的认识、达成一致、形成决心等等,这都会给管理建设带来问题,这些问题自然就给了“大员”们反对的理由。

其次是由于管理建设的特殊性。因为管理建设的过程确实是有一个混乱的过程,所以,有人就说了,没有管理的时候很好,反倒是一管理更乱效率更低。另外,管理建设本身是建规则,规则有时候是没事的时候觉得也没什么用,有事的时候,觉得还是应该有个规则,而且相当一部分规则是建立秩序,应对未来长期的内部稳定与协调,而不是解决当下的业务问题,所以,有时候给人的感觉是一群人在玩文字,花架子,而且不是紧要的事情。

最后是因为需要改变“大员”们过去做事的习惯思维,因此就带来了组织惯性抗拒。因为这些“业务大员”在过去攻城略地时,就像游牧民族一般,自己直接向创始人负责,经常掌握生杀大权,不受限制,又冲又杀,好不快意。现在突然有规则了,有这样的流程,有那样的标准,还要被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们管着,内心实在不爽和失落,然后举着“我只认老板,我忠于老板”的大旗,为自己不守规则或飘忽于组织外找个借口。有的甚至以掌握着重要业务为拿捏,不受规则束缚,寻求自己在组织中不同于其他人的地位和威信,从这个层次来说格局小了点,企业要发展于是自我批判又来了,这种军阀作风是对组织建设最大的破坏。

组织腐败惰怠

高层一旦拥有资源,就容易“腐败”。这种腐败不是直接贪钱财,一个组织一定要做到两点,这也是华为在组织建设上给我最大的启发思考,一个叫“力出一孔”,一个叫“利出一孔”。“力出一孔”实际上是有凝聚能力,“利出一孔”是让这个组织没有漏洞。如果高层腐败,每个人都拿把刀往企业这个肌体上捅一刀,去接点油,那再强大的组织都会失血过多、都会崩盘,从这一点来讲,企业成功了,高层要有足够的利益保证,但是绝对不能贪否则组织整个文化被破坏,企业最怕堡垒从内部攻破,腐败就是堡垒从内部被攻破的致命武器,内部的腐败就导致了外部的竞争力减弱。历史上有两个王朝,明和清王朝,没有想到会从外部攻破和内部瓦解开始。有了钱以后,大家追求工作与生活平衡。当然不反对工作、生活平衡,但是确实有很多管理者达到一定位置以后,不思进取,不再愿意承担责任,这就是所谓的惰怠。

想学习更多系统实战的经营管理方法?10年来,深耕于民企总裁教育的博商,已全面掌握民企成长的规律,并为学员提供管理整体解决方案,至今已助力387家企业成为行业隐形冠军。

【更多企业管理文章_企业管理培训课程—博商管理研究院-中国民营企业自己的商学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